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849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送料单元、取向单元以及加热单元;送料单元主要包括储料筒与电机,储料筒用于存放再生碳纤维悬浮液,通过电机将储料筒中再生碳纤维悬浮液输送至取向单元;取向单元中的导管连接送料单元的储料筒,悬浮液经取向喷头完成对再生碳纤维的取向;加热单元用于蒸发再生碳纤维悬浮液中的水分;通过顶置搅拌器与超声波制备再生碳纤维悬浮液并放入储料筒中,铝块加热至设定温度,再生碳纤维悬浮液取向喷头沉积至铝块表面,待水分蒸发完全后获得再生碳纤维取向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具有环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可获得高度取向的再生碳纤维毡。可获得高度取向的再生碳纤维毡。可获得高度取向的再生碳纤维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弹性模量高、重量轻、耐腐蚀、抗疲劳等优异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业、海洋、体育器材与医疗器材以及新能源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些废弃物经处理后得到的再生碳纤维同样具有优异的性能,用于制备再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0003]再生碳纤维大多是蓬松、分散以及杂乱无章的状态,具有高度的各向异性,制备再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传统方法主要采用将短纤维直接加入树脂等基体材料当中,利用注塑等工艺手段获得再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但这些方法获得的复合材料其再生碳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再生碳纤维分散及取向均匀性相对较差,严重影响了再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为了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通过单独使再生碳纤维取向制备再生碳纤维取向毡,再与树脂等基体复合获得再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0004]目前,制备再生碳纤维取向毡的方法主要包括磁场取向法、电场取向法、气动取向法以及湿法取向法。磁场取向法要求再生碳纤维具有良好的磁性能,通过此方法得到的再生碳纤维毡取向程度低、装置复杂。同样地,电场取向法要求碳纤维具有良好的电性能,与磁场取向法类似,通过此方法得到的再生碳纤维取向程度低及成本高。通过气动取向法得到的再生碳纤维取向度更低。湿法取向法得到了再生碳纤维取向毡,取向程度相对较高。公开号为CN107447370B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渐缩螺旋流道实现短切纤维连续取向的装置,该装置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旨在通过简便装置获得取向度高、质量好的再生碳纤维毡。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包括送料单元、取向单元以及加热单元;所述送料单元的导管插入所述取向单元的取向喷头内孔,所述加热单元的铝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取向单元的移动平台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取向单元包括固定座、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螺母、Z轴运动滑轨、联轴器、第二电机、移动平台、控制面板、Y轴运动滑轨、蝶形老虎夹、X轴运动滑轨、取向喷头、支架,所述第二丝杆通过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安装在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X轴运动滑轨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固连,所述X轴滑轨设置有所述蝶形老虎夹,所述蝶形老虎夹夹持所述取向喷头可沿着所述X轴运动滑轨左右滑动,所述支架设置有Z轴运
动滑轨和Y轴运动滑轨,所述X轴运动滑轨可沿着Z轴运动滑轨上下滑动,所述Y轴运动滑轨设置有所述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可沿着所述Y轴运动滑轨前后滑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丝杆直径为6mm

12mm,所述导管内径为4mm

8mm,所述取向喷头的高度为20mm

60mm、渐缩的角度为8
°‑
25
°
、出料口的狭缝宽度为1mm

2mm、出料口的长度为8mm

20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温控箱、铝块、电热管、热电偶,所述铝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取向单元的移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电热管内置于所述铝块内部,所述热电偶的感温端内置于所述铝块内部,所述温控箱分别与所述电热管与热电偶电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铝块的长度为100mm

300mm,宽度为100mm

300mm,高度为10mm

20mm,加热温度为0℃

400℃。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的导管、一字连接板、铝棒、铝棒螺母、压板、活塞杆、储料筒、卡扣夹、铝棒固定座、丝杆支撑座、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母、支架、丝杆固定座、联轴器、电机安装座、减速器、第一电机。所述一字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铝棒通过所述铝棒固定座安装于所述一字连接板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丝杆通过所述丝杆支撑座与所述丝杆固定座安装于所述一字连接板与所述支架上,所述压板通过所述铝棒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安装于对应的所述铝棒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压板与所述活塞杆固连,所述活塞杆内置于所述储料筒中,所述储料筒通过所述卡口夹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直连,所述减速机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杆的直径为6mm

12mm、导程1mm

4mm、长度为300mm

500mm,所述铝棒的直径为6mm

12mm,所述储料筒(24)长度为150mm

200mm、内径为30mm

40mm,所述第一电机转速为10r/min

30r/min。
[0014]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a:制备分散液:将去离子水与羟乙基纤维素加入烧杯中,先通过顶置搅拌器进行搅拌,再将超声波发生器的变幅杆放入溶液中进行振动;
[0016]步骤b:制备悬浮液:将再生碳纤维加入所述分散液中,先通过所述顶置搅拌器进行搅拌,再将超声波发生器的变幅杆放入溶液中进行振动;
[0017]步骤c:将制备好的再生碳纤维悬浮液加入至所述储料筒中,启动所述温控箱,对所述铝块进行加热;
[0018]步骤d:启动所述第一电机致使与所述压板固连的所述活塞杆下行,所述储料筒中的再生碳纤维悬浮液受压经所述导管流向取向单元;
[0019]步骤e: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所述取向喷头按照设定的切片路径进行移动,所述再生碳纤维悬浮液经所述取向喷头沉积至所述铝块表面,获得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毡。
[0020]进一步地,所述羟乙基纤维素与所述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8g/L

16g/L,所述顶置搅拌器的搅拌桨转速为300r/min

500r/min,时间为10min

30min,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超声波频率为20khz

50khz、功率为400W

800W,时间为10min

30min。
[0021]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碳纤维长度为0.2mm

10mm,所述再生碳纤维与所述分散液的质量体积比为3g/L

6g/L,所述顶置搅拌器的搅拌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单元(Ⅰ)、取向单元(Ⅱ)以及加热单元(Ⅲ);所述送料单元(Ⅰ)的导管(10)插入所述取向单元(Ⅱ)的取向喷头(13)内孔,所述加热单元(Ⅲ)的铝块(15)通过螺栓与所述取向单元(Ⅱ)的移动平台(7)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向单元(Ⅱ)包括固定座(1)、第二丝杆(2)、第二丝杆螺母(3)、Z轴运动滑轨(4)、联轴器(5)、第二电机(6)、移动平台(7)、控制面板(8)、Y轴运动滑轨(9)、蝶形老虎夹(11)、X轴运动滑轨(12)、取向喷头(13)、支架(18),所述第二丝杆(2)通过所述固定座(1)安装于所述支架(18)上,所述第二丝杆螺母(3)安装在所述第二丝杆(2)上,所述第二电机(6)通过所述联轴器(5)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所述控制面板(8)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所述X轴运动滑轨(12)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3)固连,所述X轴滑轨(12)设置有所述蝶形老虎夹(11),所述蝶形老虎夹(11)夹持所述取向喷头(13)可沿着所述X轴运动滑轨左右滑动,所述支架(18)设置有Z轴运动滑轨(4)和Y轴运动滑轨(9),所述X轴运动滑轨(12)可沿着Z轴运动滑轨(4)上下滑动,所述Y轴运动滑轨(9)设置有所述移动平台(7)所述移动平台(7)可沿着所述Y轴运动滑轨(9)前后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2)直径为6mm

12mm,所述导管(10)内径为4mm

8mm,所述取向喷头(13)的高度为20mm

60mm、渐缩的角度为8
°‑
25
°
、出料口的狭缝宽度为1mm

2mm、出料口的长度为8mm

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Ⅲ)包括温控箱(14)、铝块(15)、电热管(16)、热电偶(17),所述铝块(15)通过螺栓与所述取向单元(Ⅱ)的移动平台(7)固定连接,所述电热管(16)内置于所述铝块(15)内部,所述热电偶(17)的感温端内置于所述铝块(15)内部,所述温控箱(14)分别与所述电热管(16)与热电偶(17)电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块(5)的长度为100mm

300mm,宽度为100mm

300mm,高度为10mm

20mm,加热温度为0℃

4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切再生碳纤维高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单元(Ⅰ)包括的导管(10)、一字连接板(19)、铝棒(20)、铝棒螺母(21)、压板(22)、活塞杆(23)、储料筒(24)、卡扣夹(25)、铝棒固定座(26)、丝杆支撑座(27)、第一丝杆(28)、第一丝杆螺母(29)、支架(30)、丝杆固定座(31)、联轴器(32)、电机安装座(33)、减速器(34)、第一电机(35);所述一字连接板(19)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架(30)固定连接,所述铝棒(20)通过所述铝棒固定座(26)安装于所述一字连接板(19)与所述支架(30)上,所述第一丝杆(28)通过所述丝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焕波周金虎郭立军王华锋钱正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