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滑模控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燃料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计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燃料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成为当下研究的热门。火箭回收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伞降回收、伞降加气囊回收、有翼水平回收、垂直回收以及旋翼方式回收等。其中,垂直回收方式最具有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已经被成功的应用于猎鹰9等火箭。
[0003]由于火箭返回过程空间跨度大,各飞行阶段任务不同,飞行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干扰,对着陆要求苛刻。除此之外,还需要满足动压、热流、过载、可用燃料等约束条件。制导技术一直是RLV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滑模控制的动态响应速度快、算法简单、物理实现容易、对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不敏感、鲁棒性和适应性好,适用于火箭垂直着陆。垂直回收的重点之一是实现速度可控,实现软着陆。现有针对RLV的滑模制导方法研究较少,且通常只针对无动力滑行段或作为跟踪制导的参考轨迹,并未考虑速度与燃料的影响,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燃料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以伪高度变量τ为自变量的数学模型:学模型:学模型:学模型:学模型:其中,v为速度,θ为弹道倾角,m为导弹质量,g为地球重力加速度,P为发动机推力,δ为发动机偏转角,α为攻角,I
sg
为发动机比冲,F
e
=[F
ex
,F
ey
]为离心惯性力,F
k
=[F
kx
,F
ky
]为哥氏惯性力,d
w1
和d
w2
为外部扰动,D为气动阻力,L为气动升力,右上带“'”表示关于τ的一阶导数;步骤二、制定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RLV垂直软着陆的速度控制策略火箭回收可分为调姿段、动力减速段、气动减速段和垂直着陆段四个阶段,其中,动力减速段和垂直着陆段需要利用发动机推力控制火箭速度,由于动力减速段空气稀薄,垂直着陆段速度较小,即在控制速度时,气动力较小,可将其作为干扰项,又因为攻角和发动机偏转角较小,可以近似为零,则公式(3)简化为:其中,d为复合干扰,火箭垂直软着陆的关键在于速度控制,设如下状态误差变量e为:e=v
‑
v
f
ꢀꢀꢀꢀꢀꢀꢀꢀꢀꢀꢀꢀꢀꢀꢀꢀꢀꢀꢀꢀ
(7);其中,v
f
为常值期望速度,由公式(6)和公式(7)可得如下一阶非线性系统:针对上述一阶非线性系统设计如下任意一阶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