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82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包括供暖炉体、燃烧室、换热室,供暖炉体外侧设置有烟尘过滤盒和控制盒,供暖炉体顶部设置有排烟管和供暖管道,所述燃烧室设置在供暖炉体底部,所述换热室设置在供暖炉体上方并与供暖炉体连通,所述烟尘过滤盒设置在换热室侧方并通过排烟管与换热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燃烧室和换热室内的电热隔板实现了本装置兼具燃料供暖和电热供暖的特性,能够在日间有人照看添加燃料的情况下进行燃料供暖,在夜间无人照看的情况下进行电热供暖。相比传统纯燃料供暖的装置使用更加安全,灵活性更强,同时也能够减少燃烧污染;而相比传统纯电热供暖更加节能。加节能。加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菌菇种植栽培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对环境的要求并不太高,但在出菇或出耳时,则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传统的暖风炉为烧燃料供暖空气污染大,而电暖暖风炉则能耗高经济成本高不符合低碳理念。因此设计一种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
[0005]一种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包括供暖炉体,所述供暖炉体内有设置有燃烧室、换热室,供暖炉体外侧设置有烟尘过滤盒和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供暖炉体顶部设置有排烟管和供暖管道;所述燃烧室设置在供暖炉体底部,所述换热室设置在供暖炉体上方并与供暖炉体连通,所述烟尘过滤盒设置在换热室侧方并通过排烟管与换热室连通;
[0006]所述燃烧室前端设置有加料口,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灰箱,所述灰箱前端设置有清灰口,所述灰箱上方设置有炉条,燃烧室顶端设置有烟火通道与换热室连接,所述烟火通道与换热室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电动挡板;
[0007]所述换热室内设置有电热隔板、换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热隔板交错安装在换热室的前后壁面上在换热室内形成由下至上的蛇形通道,所述蛇形通道下端与烟火通道连接,蛇形通道上端与排烟管连接;所述换热管安装在蛇形通道内,所述换热室的左右壁面与供暖炉体左右壁面形成两个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安装在换热室左右壁面上并与换热腔连通,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供暖炉体壁面连接,另一端与电热隔板对应的换热室壁面连接,使换热腔与换热管形成蛇形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底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安装有鼓风机,所述换热通道顶部与供暖管道连接;
[0008]所述烟尘过滤盒内设置有烟尘收集槽、多级滤网和出烟口,所述烟尘收集槽设置在多级滤网一侧与排烟管连通,所述出烟口设置在多级滤网另一侧,所述烟尘收集槽与排烟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电动挡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电热隔板、温度传感器、鼓风机、第一电动挡板、第二电动挡板、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热隔板设置3

5块,电热隔板内设置有电热丝,电热隔板外侧设置有石墨烯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设置2

3排,每排设置若干根。
[0012]进一步地,所述烟尘过滤盒的烟尘收集槽底部设置有排灰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供暖炉体的材料为保温材料。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燃烧室和换热室内的电热隔板实现了本装置兼具燃料供暖和电热供暖的特性,能够在日间有人照看添加燃料的情况下进行燃料供暖,在夜间无人照看的情况下进行电热供暖。相比传统纯燃料供暖的装置使用更加安全,灵活性更强,同时也能够减少燃烧污染;而相比传统纯电热供暖更加节能。
[0016](2)本技术设置有烟尘过滤盒,能够将部分燃烧烟气中的烟尘过滤后再排出,能够降低燃料供暖对空气的污染。
[0017](3)本技术的电热隔板上设置有石墨烯层,能够增强电热板的热传导性能,增强换热效率提高热能的利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的左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
供暖炉体、11

排烟管、12

供暖管道、2

燃烧室、21

加料口、22

灰箱、221

清灰口、23

炉条、24

烟火通道、25

第一电动挡板、3

换热室、31

电热隔板、32

换热管、33

蛇形通道、34

换热腔、341

挡板、35

换热通道、351

进风口、4

烟尘过滤盒、41

烟尘收集槽、411

排灰口、42

多级滤网、43

出烟口、44

第二电动挡板、5

控制盒、51

显示屏、52

控制按钮、6

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参阅图1

3所示,一种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包括供暖炉体1,所述供暖炉体1的材料为保温材料,供暖炉体1内有设置有燃料制暖的燃烧室2、电热制暖的换热室3,供暖炉体1外侧设置有烟尘过滤盒4和控制盒5,所述控制盒5上设置有显示屏51和控制按钮52,控制盒5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供暖炉体1顶部设置有排出烟气的排烟管11和与菌菇棚连接的供暖管道12;所述燃烧室2设置在供暖炉体1底部能够通过添加燃料燃烧制暖,所
述换热室3设置在供暖炉体1上方并与供暖炉体1连通,所述烟尘过滤盒4设置在换热室3侧方并通过排烟管11与换热室3连通;所述燃烧室2前端设置有加料口21能够添加燃料,燃烧室2底部设置有灰箱22能够收集火灰,所述灰箱22前端设置有清灰口221能够清理燃烧的火灰,所述灰箱22上方设置有炉条23能够放置燃料,燃烧室2顶端设置有烟火通道24与换热室3连接,所述烟火通道24与换热室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电动挡板25能够将换热室3与燃烧室2隔离避免电热制暖时电热隔板31产生的热量进入燃烧室;所述换热室3内设置有电热隔板31、换热管32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热隔板31交错安装在换热室3的前后壁面上在换热室3内形成由下至上的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能源菇棚供暖装置,包括菇棚供暖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菇棚供暖装置本体包括供暖炉体,所述供暖炉体内有设置有燃烧室、换热室,供暖炉体外侧设置有烟尘过滤盒和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供暖炉体顶部设置有排烟管和供暖管道;所述燃烧室设置在供暖炉体底部,所述换热室设置在供暖炉体上方并与供暖炉体连通,所述烟尘过滤盒设置在换热室侧方并通过排烟管与换热室连通;所述燃烧室前端设置有加料口,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灰箱,所述灰箱前端设置有清灰口,所述灰箱上方设置有炉条,燃烧室顶端设置有烟火通道与换热室连接,所述烟火通道与换热室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电动挡板;所述换热室内设置有电热隔板、换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热隔板交错安装在换热室的前后壁面上在换热室内形成由下至上的蛇形通道,所述蛇形通道下端与烟火通道连接,蛇形通道上端与排烟管连接;所述换热管安装在蛇形通道内,所述换热室的左右壁面与供暖炉体左右壁面形成两个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安装在换热室左右壁面上并与换热腔连通,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供暖炉体壁面连接,另一端与电热隔板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建荣徐志兴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荣漾核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