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修饰层的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植入器械技术

技术编号:3395768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修饰层的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植入器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超亲水单体在电离的同时喷涂吸附至附着有过渡段反应物的支架基体上,第一次干燥,得具有修饰层的支架初品;将支架初品与过渡段反应物溶液混合并进行第二次接枝,采用滴加方式将超亲水单体溶液加入至支架初品与过渡段反应物溶液的混合体系中反应,第二次干燥,得具有修饰层的支架。上述制备方法与现有的血流导向装置化学接枝工艺相比,通过电解后原子键能的吸附,使涂层的牢固度大大提升,同时还有效提升了产品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制备出的支架产品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抗凝血性及涂层牢固度,在植入器械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修饰层的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植入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修饰层的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植入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通常采用神经介入方法植入密网支架进行动脉瘤治疗(尤其是脑部动脉瘤的治疗),运用血流动力学原理密网支架可显著降低进入动脉瘤的血液流速和流量,逐步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进而通过血液代谢消除血栓重构病变处血管,其具有安全性高、适用症范围广、操作便捷等诸多优势。但密网支架作为异物植入动脉血管后,会引起机体相关组织免疫反应,对治疗动脉瘤最不利的是急性凝血反应,这会在密网支架表面及内部形成血栓甚至血块,进而堵塞密网支架,影响脑部供血,有脑梗死等风险。当前主要做法是患者术后服用双抗药物,不仅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而且对患者而言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0003]因此,对密网支架进行表面功能修饰以提高其抗凝特性,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是研究的重点。但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密网支架至少具有抗凝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修饰层的支架的制备方法,以至少提高支架的抗凝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具有修饰层的支架。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植入器械的具有修饰层的支架。
[0008]本申请可这样实现: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修饰层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将超亲水单体在电离的同时喷涂吸附至附着有过渡段反应物的支架基体上,第一次干燥,得具有修饰层的支架初品;
[0011]将支架初品与过渡段反应物溶液混合并进行第二次接枝,随后采用滴加方式将超亲水单体溶液加入至支架初品与过渡段反应物溶液的混合体系中反应,第二次干燥,得具有修饰层的支架。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喷涂功率为15

25W,喷涂时间为20

40s。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超亲水单体溶液的滴加速度为2.5

3.5mL/min。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滴加超亲水单体溶液之前,还包括去除支架初品与过渡段反应物溶液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水。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分子筛去除支架初品与过渡段反应物溶液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水。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分子筛为3A分子筛。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均独立地于50

80℃下进行。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架基体的材料包括聚乳酸、聚己内酯、镍钛、钴铬、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渡段反应物包括氨基酸、氨基氯苯甲酸甲酯、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脲、氨基己酸、氨基比林和氨基硫磺中的至少一种。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氨基酸包括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酸、络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超亲水单体包括磷酸胆碱和聚乙二醇。
[00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超亲水单体还包括透明质酸、尿素、海藻酸和乙磷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修饰层的支架,经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
[002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植入器械,含有前述实施方式的具有修饰层的支架。
[00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植入器械为治疗脑血管动脉瘤的植入器械。
[002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7]本申请通过采用将超亲水单体在电离的同时喷涂吸附至接枝有过渡段反应物的支架上的方法,使过渡段反应物与超亲水单体反应并在金属支架基体表面形成牢固的涂层(修饰层)。
[0028]该方法较现有的血流导向装置通过浸泡方式进行化学接枝工艺相比,通过电解后原子键能的吸附,使涂层的牢固度大大提升,延长了修饰层的有效作用时间,进而提高了支架的抗凝血效果。
[0029]第二次接枝后,采用滴加方式将超亲水单体溶液加入至支架初品与第二过渡段反应物溶液的混合体系中,可使得第二次接枝后的过渡段反应物与新加的超亲水单体均匀充分地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提高了涂层的均匀性、平整性和牢固性,更利于提高支架的抗凝血效果。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1]图1为试验例1中UP滴水实验数据结果图;
[0032]图2为试验例1中UP滴水实验的测试结果图;
[0033]图3为试验例2中半体试验截图;
[0034]图4为试验例2中试验后各支架的扫描电镜图;
[0035]图5为试验例3中的荧光染色结果图;
[0036]图6为试验例4中凝血试验后各支架的扫描电镜图;
[0037]图7为试验例5中疲劳加速测试后各支架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9]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具有修饰层的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植入器械进行具体说明。
[0040]专利技术人经研究提出:现有技术中,浸泡方式进行化学接枝的手段所获得的涂层与支架之间牢固性较差,容易脱落和剥离,导致改性后的支架抗凝血的作用时间较短,无法实现良好的抗凝血效果。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修饰层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将超亲水单体在电离的同时喷涂吸附至附着有过渡段反应物的支架基体上,第一次干燥,得具有修饰层的支架初品;
[0042]将支架初品与过渡段反应物溶液混合并进行第二次接枝,随后采用滴加方式将超亲水单体溶液加入至支架初品与过渡段反应物溶液的混合体系中反应,第二次干燥,得具有修饰层的支架。
[0043]可参考地,将“超亲水单体在电离的同时喷涂吸附至接枝有过渡段反应物的支架上”可采用超声带电粒子喷涂雾化设备进行。
[0044]作为可选地,喷涂功率示例性地可以为15

25W,如15W、16W、17W、18W、19W、20W、21W、22W、23W、24W或25W等,也可以为15

25W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0045]喷涂时间示例性地可以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修饰层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超亲水单体在电离的同时喷涂吸附至附着有过渡段反应物的支架基体上,第一次干燥,得具有修饰层的支架初品;将所述支架初品与过渡段反应物溶液混合并进行第二次接枝,随后采用滴加方式将超亲水单体溶液加入至所述支架初品与过渡段反应物溶液的混合体系中反应,第二次干燥,得具有修饰层的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涂功率为15

25W,喷涂时间为20

40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亲水单体溶液的滴加速度为2.5

3.5mL/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滴加所述超亲水单体溶液之前,还包括去除所述支架初品与所述过渡段反应物溶液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水;优选地,采用分子筛去除所述支架初品与所述过渡段反应物溶液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水;优选地,所述分子筛为3A分子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均独立地于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万国江何俊淅王文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百瑞恒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