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水压止血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系一种自动水压止血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常规捆绑加压式止血带有如下缺陷:(1)对于创伤,止血带多从外部对创伤肢体进行捆绑与加压,其对动静脉的阻断作用,固然达到了止血效果,但容易导致远端肢体坏死,需要定期松解止血带,造成再出血;(2)无法缓解创伤导致的剧烈疼痛,甚至加重之,需要注射全身止疼剂,疼痛还直接导致丧失活动能力;(3)常规止血带只能用于四肢,不能用于躯干创道的出血,这类出血目前尚无有效的止血方法。
[0003]本专利技术人于2015.06.12提出授权专利号为2015103196070创伤麻醉止血注液器,创用了一种全新的通过注液对组织加压以封闭破裂血管的止血技术,提出了直针经周围皮肤围绕创道平行刺入,与经创道向侧壁斜行刺入的两种设计;随后,针对每一个注液点只能确保在半径2cm 的范围内维持组织持续高压状态,为了实现战场及和平时现场救护时盲穿救护,于2019年6月13日提交《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注液装置》(申请号201910508196.8);专利技术人通过小型猪股动脉破裂模型实验,发现只要使破裂的血管周围处于高静水压状态,即可封闭破裂血管止血,快速注液的同时封闭创口可以更快止血,在兔肝破裂与大网膜动脉破裂模型,腹腔加压注液同样可以封闭破裂血管迅速止血,为此研制了用于皮肤裂口的牵拉闭合注液器与用于腔道的冲击注液监视器,于2021年1月15日,提交了《止血用牵拉闭合冲击注液监视器》(申请号202110051244.2)。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水压止血系统, 其特征是:它包括十字形穿刺器(1)、定压换液单元(2)、传感器单元(3)、执行器单元(4)以及机柜(5)组成;其中,定压换液单元包括入液容器(2.1)、入液袋(2.2)、入液连接管(2.3)、入液压气管(2.4)、出液容器(2.5)、出液袋(2.6)、出液连接管(2.7)、出液压气管(2.8);根据容器内腔形状制备的适形入液袋(2.2)(2.2)和出液袋(2.6)分别放置于入液容器(2.1)和出液容器(2.5)底部,大容量储运;入液容器(2.1)和出液容器(2.5)分别放置于入液称重传感器(3.1)和出液称重传感器(3.2)台面上,台面和病人腋后基线相对高度为H
入0
(cm)和H
出0
(cm),入液袋(2.2)和出液袋(2.6)各自液面即刻总高度H
入
(cm)=H
入满
(cm满袋高度)
×ꢀ
W
入
(g即刻重量)/W
入满
(g满袋重量)+H
入0
(cm),H
出
(cm)=H
出满
(cm)
×ꢀ
W
出
(g)/W
出满 (g)+H
出0
(cm);入液容器(2.1)经入液压气管(2.4)连接接入液气压传感器(3.4)、入液排气阀(4.3)与入液气泵(4.2),出液容器(2.5)经出液压气管(2.7)接出液气压传感器(3.5)、出液排气阀(4.4)与出液气泵(4.5),容器定压子程序根据主程序设定的入液容器和出液容器气压P
入气设
(mmHg)和P
出气设
(mmHg),启动气泵或开启排气阀,维持入液气压传感器(3.4)和出液气压传感器(3.5)测定的容器即刻气压P
入气
(mmHg)和P
出气
(mmHg)于设定的水平;入液袋(2.2)的入液连接管(2.3)自容器底部孔洞穿出后连接入液十字形穿刺器(1a),出液袋(2.6)的出液连接管(2.7)自容器底部孔洞穿出经电磁夹管阀(4.2)、血红蛋白浓度检测单元(5.2)连接出液十字形穿刺器(1b);穿刺器分别刺入出血腔隙的两端,对腔隙分别产生注水压力P
入
(mmHg)=P
入气
(mmHg)+H
入
(H2Ocm)/1.347(H2Ocm)/mmHg和P
出
(mmHg)=P
出气
(mmHg)+H
出
(H2Ocm)/ 1.347 (H2Ocm)/mmHg;设定P
入设
=P
入气设
(mmHg)+H
入
(H2Ocm)/ 1.347 (H2Ocm)/mmHg和P
出设
(mmHg)=P
出气设
(mmHg)+H
出
(H2Ocm)/ 1.347 (H2Ocm)/mmHg,H
入
和H
出
会不断变化,此时通过P
入气设
(mmHg)=P
入设
(mmHg)
‑
H
入
(H2Ocm)/ 1.347 (H2Ocm)/mmHg,P
出气设
(mmHg)=P
出设
(mmHg)
‑
H
出
(H2Ocm)/ 1.347 (H2Ocm)/mmHg的计算,重新设定入液和出液容器的气压,对H
入
和H
出
变化进行补偿;体腔液压传感器(3.6)插入两个穿刺器之间的出血腔隙,并与机柜(5)的接口连接,及时测定腔隙止血水压P
腔
(mmHg),P
腔
(mmHg)一般在P
入
(mmHg)和P
出
(mmHg)之间波动;机柜(5)内的血压测量单元(5.1)为独立模块,定时进行自动测量,完成测量后,血压数据存入缓存中,供主程序直接读取即时血压中的收缩压(mmHg),初始设定实测收缩血压BP的3/4(mmHg)为目标腔隙止血水压P
腔设
,P
腔设
=(P
入设
+P
出设
)/2,当P
入设
高于P
腔设
5mmHg时,则P
出设
要低于P
腔设
5mmHg,P
入设
高于P
出设
10mmHg的压差以驱动定压换液;机柜(5)内单片机或计算机单元(5.2)用于自动控制,机柜(5)外有较大的触控屏(5.4),用于显示和输入。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水压止血系统, 其特征是:十字形穿刺器(1)由外套管(1.1)、水平内芯(1.2)、垂直穿刺内芯(1.3)和垂直注液管(1.4)构成,外套管(1.1)呈空心的十字形状,左右两个水平管(1.1.1)内腔呈椭圆形,垂直管(1.1.2)内腔呈圆形,下端为垂直管内口(1.1.2.1),上端为垂直管外口(1.1.2.2),有外螺口(1.1.2.3),末端为伞状部(1.1.2.3),可放入密封圈(1.2),密封螺帽(1.3)在的外螺口(1.1.2.3)旋紧时,推挤伞状部(1.1.2.3)压迫密封圈(1.2)密封;水平内芯(1.4)呈椭圆形,一端为封闭的盲端(1.4.1),另一端内芯开口处设有挡板(1.4.2),水平内芯内腔(1.4.3)开口接液体连接管(1.4.4),内芯上方有上圆孔(1.4.5),下方有下椭圆孔(1.4.6),下椭圆孔前缘(1.4.6.1)与上圆孔(1.4.5)缘平齐,下椭圆孔后缘(1.4.6.2)向开口延伸; 垂直穿刺内芯(1.5)的下端是呈锥形的穿刺头(1.5.1),通过连杆(1.5.2)与 手柄(1.5.3)连接;垂直注液管(1.6)为一中空的注液直管(1.6.1)末端与垂直注液连接管(1.6.2)连接;水平内芯(1.4)的盲端(1.4.1)自外
套管(1.1)的水平管入口(1.1.1.1)插入,当水平内芯(1.4)的盲端(1.4.1)与外套管(1.1)的水平管出口(1.1.1.2)末端平齐时,水平内芯(1.4)的上圆孔(1.4.5)与外套管(1.1)的垂直管(1.1.2)的垂直管内口(1.1.2.1)与垂直管外口(1.1.2.2)对齐使后两者相互连通,此时,可以将垂直穿刺内芯(1.5)插入外套管(1.1)的垂直管(1.1.2),其前端穿刺头(1.5.1)与外套管(1.1)的垂直管内口(1.1.2.1)配合,可经皮肤穿刺进入病人出血腔隙内;对于小的出血腔隙,也可以将垂直注液管(1.6)插入外套管(1.1)的垂直管(1.1.2),较细的注液直管(1.6.2)突出于垂直管内口(1.1.2.1),较粗的垂直注液连接管(1.6.2)则在垂直管外口(1.1.2.2)被密封;也可插入内镜和内镜手术器械;继续将水平开关内芯(1.4)推入水平管(1.1.1)直至水平内芯(1.4)的挡板(1.4.2)被外套管(1.1)的水平管入口(1.1.1.1)阻挡时,水平内芯(1.4)的上圆孔(1.4.5)被封闭,垂直管内口(1.1.2.1)与垂直管外口(1.1.2.2)之间通道关闭,水平内芯内腔(1.4.2)继续通过下椭圆孔(1.4.6)与外套管(1.1)垂直管内口(1.1.2.1)相通,外套管(1.1)与水平内芯内腔(1.4.3)较大的内径可以确保进行大流量快速注换液;对于小的出血腔隙,也可以将垂直注液管(1.6)的注液直管(1.6.1)从外套管(1.1)插入垂直管(1.1.2)并自垂直管内口(1.1.2.1)穿出,此时,注液直管(1.6.1)接注液管,而水平内芯(1.4)接出液管。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水压止血系统, 其特征是:血红蛋白浓度检测单元(5.2)包括暗室(5.2.1)、绿色光源(5.2.2)、管前绿色滤光片(5.2.3)、两个避光管段(5.2.4)及透明管段(5.2.5)、管后绿色滤光片(5.2.6)、光亮度检测器(5.2.6)、导轨(5.2.7)、滑块(5.2.8)、电磁推拉阀(5.2.7)构成,在暗室(5.2.1)内,两个避光管段(5.2.4)避免外源性光线的干扰,管后绿色滤光片(5.2.6)与光亮度检测器(5.2.6)固定于滑块(5.2.8)上,在滑轨(5.2.7)上两个限制挡板之间移动;绿色光源(5.2.2)产生的绿光经过管前绿色滤光片(5.2.3)进一步过滤、穿过透明管段(5.2.5),再经管后绿色滤光片(5.2.6)过滤被光亮度检测器(5.2.6)检测,电磁推拉阀(5.2.7)断电处于原位时,透明管接近圆形,T(光透过率)=ε(吸收系数)*HB(血红蛋白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六一B一七一二,
申请(专利权)人:阮仕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