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69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岩溶地区隧道施工中的岩溶水排放,一般通过沿隧道主洞设置通长的泄水洞实现,工程规模较大,过大的水压力还会导致二次衬砌开裂、渗漏水、仰拱隆起等病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体系包括隧道主洞及其一侧的储水横洞,所述储水横洞与所述隧道主洞正交连接;所述储水横洞上方设置有竖向的泄水管,所述泄水管的顶端接入岩溶管道水,所述泄水管的底端接入所述储水横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的收集隧道周边岩溶管道水,降低地下水压对衬砌的不良影响,有效解决了工程中排水、降水压问题,针对性强、施工简便,可靠性高,排水降压能力强。排水降压能力强。排水降压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穿越岩溶地区的施工中,遇岩溶管道涌突水已成为一个常见现象。因此,对岩溶管道涌突水病害的勘察设计研究成为隧道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可溶岩地区修建隧道,因现有勘察技术无法准确探明岩溶地区隧道周边岩溶及地下水发育情况,在隧道修建过程中经常遇到岩溶通道、暗河等导致隧道原设计排水沟排水能力不足或承受水压过大的情况,地下水会对隧道衬砌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工程中岩溶发育区域水无法排放,给隧道施工运营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0003]在岩溶地区隧道设计与施工中,岩溶水的排放是一个关键问题,常规的做法是沿隧道主洞设置通长的泄水洞,工程规模较大,且岩溶水中的泥沙、化学结晶物质容易导致隧道排水系统堵塞,从而使整个隧道排水系统失效,而过大的水压力还会导致二次衬砌开裂、渗漏水、仰拱隆起等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以至少解决岩溶区隧道岩溶水的排泄问题,并有效降低水压力对衬砌的影响。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所述体系包括隧道主洞及其一侧的储水横洞,所述储水横洞与所述隧道主洞正交连接;
[0007]所述储水横洞上方设置有竖向的泄水管,所述泄水管的顶端接入岩溶管道水,所述泄水管的底端接入所述储水横洞。r/>[0008]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横洞与所述隧道主洞的连接区具有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外侧设置有下沉的沉砂池。
[0009]进一步地,所述沉砂池的内侧设置有竖向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连接平台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隧道主洞内具有隧道既有排水边沟,所述隧道既有排水边沟与所述沉砂池之间设置有排水管;
[0011]所述排水管的内端接入所述隧道既有排水边沟,所述排水管的外端穿过所述挡水板接入所述沉砂池。
[0012]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横洞自内向外包括加强衬砌段和普通衬砌段,所述加强衬砌段位于所述连接区。
[0013]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横洞的加强衬砌段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
[0014]所述储水横洞的普通衬砌段包括初期支护。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平台上设置有竖向的隔断,所述隔断在所述连接区全断面隔开所述隧道主洞和所述储水横洞;
[0016]所述隔断上设置有防火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可有效的收集隧道周边岩溶管道水,降低地下水压对衬砌的不良影响;横洞内所沉淀的的积水通过预埋排水管引排至隧道既有排水沟,有效解决了工程中排水、降水压问题;避免了常规的沿隧道通长设置泄水洞的方式,节省了工程的建造成本,减少了施工工期,针对性强、施工简便,可靠性高,排水降压能力强。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0020]图1是储水横洞与隧道主洞连接的平面图。
[0021]图2是储水横洞与隧道主洞连接的纵断面图。
[0022]图3是储水横洞与隧道主洞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是储水横洞的加强衬砌段衬砌结构方案图。
[0024]图5是储水横洞的普通衬砌段衬砌结构方案图。
[0025]图中标识为:
[0026]1‑
隧道主洞,2

储水横洞,3

隧道既有排水边沟,4

泄水管,5

挡水板,6

排水管,7

防火门,8

岩溶管道水,9

初期支护,10

二次衬砌,11

加强衬砌段,12

普通衬砌段,13

沉砂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8]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顶”、“底”、“上”、“下”、“横”、“纵”、“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9]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接入”、“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30]如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
[0031]所述体系包括隧道主洞1及其一侧的储水横洞2,所述储水横洞2与所述隧道主洞1
正交连接。
[0032]如图2,所述储水横洞2上方设置有竖向的泄水管4,可选规格为Φ100mm,所述泄水管4所述泄水管4的顶端接入岩溶管道水8,所述泄水管4的底端接入所述储水横洞2。泄水管4能将岩溶管道水8引排至储水横洞2,起到降压储水的作用,泄水管4的数量、管径、及布置位置等均可根据岩溶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0033]如图2,所述储水横洞2与所述隧道主洞1的连接区具有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外侧设置有下沉的沉砂池13,形成储水横洞2的下沉式结构。所述沉砂池13的内侧设置有竖向的挡水板5,高为1m

2m,所述挡水板5位于所述连接平台上,进一步提高了沉砂池13的相对深度。由泄水管4导入的岩溶管道水8引排到沉砂池13中存储,静置沉淀,后期可定期清理。
[0034]如图2和图3,所述隧道主洞1内具有隧道既有排水边沟3,所述隧道既有排水边沟3与所述沉砂池13之间设置有排水管6,可选规格为Φ160mm。所述排水管6的内端接入所述隧道既有排水边沟3,所述排水管6的外端穿过所述挡水板5接入所述沉砂池13。排水管6纵向等间距设置多处,可将沉砂池13内上层的水体导入隧道既有排水边沟3,进而通过隧道的既有中心沟排出隧道。
[0035]如图1和图2,所述储水横洞2自内向外包括加强衬砌段11和普通衬砌段1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包括隧道主洞(1)及其一侧的储水横洞(2),所述储水横洞(2)与所述隧道主洞(1)正交连接;所述储水横洞(2)上方设置有竖向的泄水管(4),所述泄水管(4)的顶端接入岩溶管道水(8),所述泄水管(4)的底端接入所述储水横洞(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横洞(2)与所述隧道主洞(1)的连接区具有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外侧设置有下沉的沉砂池(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13)的内侧设置有竖向的挡水板(5),所述挡水板(5)位于所述连接平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溶区隧道的正交降压储水横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主洞(1)内具有隧道既有排水边沟(3),所述隧道既有排水边沟(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平岳林博曹校勇徐平李建斐寇宝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