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力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68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弹力面料,属于弹力面料技术领域。该高弹力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下表面连接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下表面连接有聚酯纤维层,所述聚酯纤维层下表面连接有亚麻纤维层,所述亚麻纤维层下表面连接有内层,所述内层包括与亚麻纤维层连接的第一针织线;通过设置有交错设置的第一针织线和第二针织线使得内层整体的柔软性好,手感舒适,硅胶丝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在保温层和高弹纤维层上均匀分布,高弹纤维层采用/斜纹组织编织而成,具有持续的弹性,呈双组分螺旋结构,具有了导湿快干的特性,同时亲肤性、舒适性和吸湿性好,能够很好的保证面料的舒适性和吸湿排汗性能。性能。性能。

A high elastic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力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弹力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弹力面料。

技术介绍

[0002]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499558.8的技术专利中的面料能够抵挡来自外界的摩擦,降低了弹力棉面料起球的可能性,但是面料的亲肤性、舒适性和吸湿性不好,不能够很好的保证面料的舒适性和吸湿排汗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弹力面料。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高弹力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下表面连接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下表面连接有聚酯纤维层,所述聚酯纤维层下表面连接有亚麻纤维层,所述亚麻纤维层下表面连接有内层,所述内层包括与亚麻纤维层连接的第一针织线,所述第一针织线上缠绕有第二针织线,所述第一针织线下表面连接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下表面连接有高弹纤维层,所述高弹纤维层下表面连接有保温层,所述高弹纤维层下表面和保温层的上表面分别向内凹陷形成若干个圆弧槽,所述高弹纤维层的圆弧槽与保温层的圆弧槽交错设置,所述圆弧槽均内安装有硅胶丝。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面料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吸汗槽,所述吸汗槽内粘结有吸汗层。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面料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酯纤维层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面料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布层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纱线,所述纱线的一端与弹力层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纱线的上端贯穿所述通孔延伸至基布层外部并连接有透明凸起。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面料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明凸起为有机玻璃材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面料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硅胶丝内部呈中空状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面料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布层通过弹力包芯纱采用珠地网眼组织编织而成,轻薄透气,抗皱性好。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面料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的内部材质为棉絮,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面料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汗层由木棉纤维编织而成。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通过设置有交错设置的第一针织线和第二针织线使得内层整体的柔软性好,手感舒适,硅胶丝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在保温层和高弹纤维层上均匀分布,高弹纤维层采用斜纹组织编织而成,具有持续的弹性,呈双组分螺旋结构,具有了导湿快干的特性,同时亲肤性、舒适性和吸湿性好,能够很好的保证面料的舒适性和吸湿排汗性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19]图3为内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1]图中:1、基布层;11、透明凸起;12、通孔;13、纱线;2、弹力层;3、聚酯纤维层;4、亚麻纤维层;5、内层;51、第一针织线;52、第二针织线;53、纤维层;54、吸汗槽;55、高弹纤维层;56、吸汗层;57、保温层;58、硅胶丝;6、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3]请参阅图1

3,一种高弹力面料,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下表面连接有弹力层2,所述弹力层2下表面连接有聚酯纤维层3,所述聚酯纤维层3下表面连接有亚麻纤维层4,所述亚麻纤维层4下表面连接有内层5,所述内层5包括与亚麻纤维层4连接的第一针织线51,所述第一针织线51上缠绕有第二针织线52,所述第一针织线51下表面连接有纤维层53,所述纤维层53下表面连接有高弹纤维层55,所述高弹纤维层55下表面连接有保温层57,所述高弹纤维层55下表面和保温层57的上表面分别向内凹陷形成若干个圆弧槽,所述高弹纤维层55的圆弧槽与保温层57的圆弧槽交错设置,所述圆弧槽均内安装有硅胶丝58。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交错设置的第一针织线51和第二针织线52使得内层5整体的柔软性好,手感舒适,硅胶丝58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在保温层57和高弹纤维层55上均匀分布,高弹纤维层55采用斜纹组织编织而成,具有持续的弹性,呈双组分螺旋结构,具有了导湿快干的特性,同时亲肤性、舒适性和吸湿性好,能够很好的保证面料的舒适性和吸湿排汗性能。
[0025]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57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吸汗槽54,所述吸汗槽54内粘结有吸汗层56。
[0026]进一步地,所述聚酯纤维层3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6。
[0027]进一步地,所述基布层1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2,所述通孔12内设置有纱线13,所述纱线13的一端与弹力层2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纱线13的上端贯穿所述通孔12延伸至基布层1外部并连接有透明凸起11,所述透明凸起11为有机玻璃材质。
[0028]进一步地,所述硅胶丝58内部呈中空状结构。
[0029]进一步地,所述基布层1通过弹力包芯纱采用珠地网眼组织编织而成,轻薄透气,
抗皱性好。
[0030]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57材质为棉絮,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0031]进一步地,所述吸汗层56由木棉纤维编织而成。
[00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面料时,首先将基布层1与弹力层2粘结,再依次将弹力层2与聚酯纤维层3、聚酯纤维层3与亚麻纤维层4、亚麻纤维层4与内层5粘结,同时第一针织线51和第二针织线52交错缝合连接,且在第二针织线52下表面粘接纤维层53,再将保温层57和高弹纤维层55进行粘结。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力面料,包括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下表面连接有弹力层(2),所述弹力层(2)下表面连接有聚酯纤维层(3),所述聚酯纤维层(3)下表面连接有亚麻纤维层(4),所述亚麻纤维层(4)下表面连接有内层(5),所述内层(5)包括与亚麻纤维层(4)连接的第一针织线(51),所述第一针织线(51)上缠绕有第二针织线(52),所述第一针织线(51)下表面连接有纤维层(53),所述纤维层(53)下表面连接有高弹纤维层(55),所述高弹纤维层(55)下表面连接有保温层(57),所述高弹纤维层(55)下表面和保温层(57)的上表面分别向内凹陷形成若干个圆弧槽,所述高弹纤维层(55)的圆弧槽与保温层(57)的圆弧槽交错设置,所述圆弧槽均内安装有硅胶丝(58)。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庆晏金龙黄彦威刘桂荣黄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懋兴业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