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模拟插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影响的拟静力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554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模拟插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影响的拟静力计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了水下结构开挖过程,将土体划分为桩靴下压导致的柱孔区、水下结构的开挖区、影响区三个区域进行分析,依据柱孔扩张理论,将桩靴贯入过程对周围土体的作用力简化为作用在桩靴下压深度处的基底压力和作用在土体侧壁的扩孔张力,进而准确计算实际工程中插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变形及应力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静力分析步,计算效率高,耗时短,计算水下结构变形和应力数值可靠,计算结果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有效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符合工程实际,方法简单明确,易于计算。易于计算。易于计算。

A pseudo sta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simulating the influence of pile insertion on adjacent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模拟插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影响的拟静力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值模拟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模拟插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影响的拟静力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耗,而陆上油气资源的开发程度很高,已探明的可开发油气资源越来越少。相比之下,海上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大规模开发海上油气资源已成必然趋势。自升式钻井平台属于海洋移动平台,具有定位能力强、作业稳定性好的优势,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桩靴直径一般在10~20m之间,钻井作业时桩靴的插拔会排开大量土体,土体的移动势必会对周边平台基础或水下防护结构等产生不利影响,危害设施安全,如何评估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拔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0003]目前,常用的研究桩靴插拔对邻近结构物影响的数值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ABAQUS数值分析软件的耦合欧拉

拉格朗日(CEL)方法。CEL方法主要用来做流固耦合仿真或者大变形仿真,其在解决桩靴插拔对邻近结构物的影响问题时,存在三个缺陷:

无法准确处理插桩对周边开挖坑槽等孔穴结构的影响。现有CEL方法中一般在欧拉土体上方10m范围内设置空穴,为桩靴插拔过程中土体向上隆起变形提供空间,插桩作业时土体不断向上方空穴流动。但若土体存在开挖结构,其在开挖处需将欧拉土体也设置为空穴,此时土体流动机制改变,甚至会出现时间效应,影响邻近结构物的应力和变形。

由于CEL方法原理是计算过程中空间网格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保持不变,土体在网格间不断流动,因此使用CEL大变形算法计算得到的承载力曲线不稳定,得到的邻近结构物变形结果偏大。

CEL算法计算效率低,耗时较长。
[0004]针对以上问题,以柱孔扩张理论为依据,基于ABAQUS中的静力分析,提出了一种分析插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此方法可考虑存在开挖坑槽等孔穴存在时桩靴插拔对周围土体及结构物的影响,且采用静力分析方法,计算耗时短,有效解决了计算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模拟插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影响的拟静力计算方法,该方法依据柱孔扩张理论,将桩靴贯入过程对周围土体的作用力简化为作用在桩靴下压深度处的基底压力和作用在土体侧壁的扩孔张力,并使用ABAQUS中的单元生死功能,实现静力法对桩靴连续贯入过程的模拟,进而准确评估实际工程中水下结构受桩靴插拔作用的影响。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模拟插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影响的拟静力计算方法,其具体计算步骤
为:
[0008]S1、根据分析工况,建立对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具体包括:土体模型和水下结构模型,土体模型划分为三个区域,包括:桩靴下压导致的柱孔区、水下结构的开挖区和影响区,桩靴直径即柱孔区的直径为D1,桩靴贯入深度即柱孔区的深度为d,开挖区直径为D2,开挖区的深度为h,影响区的宽度为≥10D1,影响区的深度为≥10d;水下结构模型的外径为D2,水下结构模型的高度为H,水下结构模型的壁厚为t。
[0009]S2、建立土体材料属性和水下结构材料属性,并将其分别赋予土体模型与水下结构模型。
[0010]S3、根据计算工况,将水下结构模型与土体模型装配至一起,形成装配体,需设置的参数包括:桩靴与水下结构模型之间的距离和水下结构模型的埋置深度。
[0011]S4、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的计算分析步。共建5个分析步,包括:地应力分析步、水下结构安放分析步、水下结构开挖分析步、柱孔区形成分析步和柱孔区扩张分析步。
[0012]S5、建立相互作用。首先建立水下结构与土体的接触属性,一般采用面面接触。然后使用相互作用中的单元生死功能,模拟水下结构的安放与内部土体开挖过程及桩靴下压产生柱孔区的过程。具体步骤为:使用单元生死功能将水下结构在地应力分析步设置为无效,并在水下结构安放分析步设置为重激活;将水下结构开挖区在开挖分析步设置为无效,以模拟该区域土体的开挖;将柱孔区在柱孔形成分析步中设置为无效,以模拟该区域土体由于桩靴下压形成柱孔区。
[0013]S6、建立模型的边界条件。对土体模型设置合理的位移边界,包括:土体底部全约束、土体侧面放开沿深度方向的位移,其余全约束、土体顶面约束沿深度方向的位移。
[0014]S7、建立荷载条件。包括:

在地应力分析步中对全部土体施加重力。

在水下结构安放分析步中对水下结构施加重力。

在柱孔区扩张分析步中对区域内底部土体表面施加等同于基底压力大小的压强。

在柱孔区扩张分析步中对区域内侧向土体表面施加等同于扩孔力大小的压强。
[0015]S8、对土体施加地应力场。
[0016]S9、对土体模型及水下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0017]S10、提交作业进行计算。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9]1、考虑了水下结构开挖过程,将土体划分为桩靴下压导致的柱孔区、水下结构的开挖区、影响区三个区域进行分析,依据柱孔扩张理论,将桩靴贯入过程对周围土体的作用力简化为作用在桩靴下压深度处的基底压力和作用在土体侧壁的扩孔张力,进而准确计算实际工程中插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变形及应力的影响。
[0020]2、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静力分析步,计算效率高,耗时短,计算水下结构变形和应力数值可靠,计算结果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有效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002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符合工程实际,方法简单明确,易于计算。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土体模型区域划分示意图。
[0023]图2是柱孔扩张示意图。
[0024]图3是环肋相对位置示意图。
[0025]图4是有限元网格划分示意图。
[0026]图5是离心试验钢圆筒位移及应变片测点布置图。
[0027]图6是钢圆筒筒身应变离心试验与数模结果对比图。
[0028]图7是钢圆筒筒身位移数值计算云图。
[0029]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进一步表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计算效果,结合附图列举如下实例进行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S1、根据分析工况,建立对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具体包括:土体模型和钢圆筒模型。并将土体模型划分为三个区域,包括:桩靴下压导致的柱孔区、钢圆筒内部开挖区和影响区。桩靴直径即柱孔区的直径为D1,桩靴贯入深度即柱孔区的深度为d,开挖区直径为D2,开挖区的深度为h,影响区的宽度为≥10D1,影响区的深度为≥10d;水下结构模型的外径为D2,水下结构模型的高度为H,水下结构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模拟插桩作业对邻近结构物影响的拟静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S1、根据分析工况,建立对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具体包括:土体模型和水下结构模型,土体模型划分为三个区域,包括:桩靴下压导致的柱孔区、水下结构的开挖区和影响区,桩靴直径即柱孔区的直径为D1,桩靴贯入深度即柱孔区的深度为d,开挖区直径为D2,开挖区的深度为h,影响区的宽度为≥10D1,影响区的深度为≥10d;水下结构模型的外径为D2,水下结构模型的高度为H,水下结构模型的壁厚为t;S2、建立土体材料属性和水下结构材料属性,并将其分别赋予土体模型与水下结构模型;S3、根据计算工况,将水下结构模型与土体模型装配至一起,形成装配体;S4、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的计算分析步;S5、建立相互作用,首先建立水下结构与土体的接触属性,然后使用相互作用中的单元生死功能,模拟水下结构的安放与内部土体开挖过程及桩靴下压产生柱孔区的过程;S6、建立模型的边界条件,对土体模型设置合理的位移边界;S7、建立荷载条件,包括:

在地应力分析步中对全部土体施加重力,

在水下结构安放分析步中对水下结构施加重力,

在柱孔区扩张分析步中对区域内底部土体表面施加等同于基底压力大小的压强,
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郝心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