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盖板、比色皿与电化学组件;所述的反应池体正面具有凹槽,可容纳反应所需的电解液以及电化学组件,背面设有电化学组件的连接通道;所述的盖板与比色皿之间相互契合,通过螺丝固定在反应池体正面的凹槽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的电化学组件包括工作电极夹、对电极、参比电极以及进气管与排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三电极体系和气路系统,使得测试可以在外加电压和固定气氛下进行,可以进行工况下的三相反应荧光测试,从而避免了离线测试中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测试中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测试中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A three-phase reaction cell for fluorescence spectrum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光谱
,具体为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
技术介绍
[0002]催化反应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光物理过程,其中,载流子的产生、迁移或复合情况对催化反应有者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荧光光谱技术,我们可以得知材料的荧光强度、量子效率以及荧光寿命等重要信息,但在光电催化领域,传统的荧光测试不能满足工况条件,在开放体系中测试得到的数据与在偏压与固定气氛下的测试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出一种能够在工况条件下进行荧光测试的反应装置,获得真实的荧光测试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外加电压、固定气氛的条件下实现荧光光谱表征的三相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检测装置不能同时满足外加电压、固定气氛的条件下对催化反应进行荧光光谱表征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盖板、比色皿与电化学组件;所述的反应池体正面具有凹槽,可容纳反应所需的电解液以及电化学组件,背面设有电化学组件的连接通道;所述的盖板与比色皿之间相互契合,通过螺丝固定在反应池体正面的凹槽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的电化学组件包括工作电极夹、对电极、参比电极以及进气管与排气管。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三相反应池工作前,先将三个电极与气管从池体背部插入,并使用密封圈进行密封与固定;然后将催化剂固定在工作电极夹上;将池体平放,向池体内加入适量电解液后,在比色皿与池体之间铺设垫圈,将比色皿扣在池体凹槽上,使用盖板进行密封,并拧紧螺丝将盖板与池体进行固定;将电化学工作站与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相连,通过进气管通入需要的气体,然后采集催化剂表面的荧光光谱数据,从而实现了在外加电压、固定气氛的条件下的荧光光谱表征。
[0007]优选的,所述的比色皿为石英材质,厚度为1mm。
[0008]优选的,所述的比色皿入射面与出射面与催化剂呈45度,沿法线的距离为5mm,总光程10mm。
[0009]优选的,比色皿与池体凹槽契合,通过盖板进行固定。
[0010]优选的,池体背部设有三电极体系的通道,以及两个气路通道,皆可使用垫圈与螺塞进行密封和固定。
附图说明
[0011]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中反应池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中比色皿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中盖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中工作电极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
‑
图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包括盖板1、比色皿2、反应池体3以及电化学组件,其中:
[0018]盖板1设有能恰好与比色皿2突起面契合的凹槽12,并具有与反应池体1对应的螺孔13。
[0019]反应池体3背面具有工作电极孔34、对电极孔35、参比电极孔36、进气孔37、出气孔38。
[0020]反应池体3为长方体,正面具有凹槽,凹槽的边缘32恰好能放置比色皿2,且周围具有与盖板1对应的螺孔31。
[0021]电化学组件包括工作电极夹4、对电极5、参比电极6、进气管7、出气管8。
[0022]工作电极夹4包括电极夹主体41、夹片42、螺丝42。
[0023]本实施例中,工作电极夹4、对电极5、参比电极6、进气管7、出气管8都通过密封垫圈进行密封,使用螺帽进行固定;比色皿2嵌入反应池体3的凹槽边缘32,通过盖板1进行固定,并提前放置密封垫圈进行密封;盖板1与反应池体3通过螺丝固定;催化剂通过工作电极夹4进行固定与电路连接。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在使用的时候,先将催化剂或涂有催化剂的导电基底固定在工作电极夹4上,并通过工作电极孔34固定在反应池体3凹槽内,并调整催化剂角度使其与比色皿2的入射面呈45度,以满足荧光测试的光路需求;将对电极5、参比电极6分别通过对电极孔35和参比电极孔36,用垫圈和螺帽固定在反应池3的凹槽内,并将电化学工作站与工作电极夹4、对电极5、参比电极6进行连接,构成三电极体系,满足外加电压下的荧光光谱测试要求;通过进气管7将外部气体通入反应池体内,并从出气管8排出,满足固定气氛下的荧光光谱测试要求;将反应池平放,补充电解液至凹槽容积的2/3,将垫圈与比色皿2通过盖板1固定在反应池凹槽边缘32上,用螺丝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反应池体中的密闭体系。将反应池放入仪器中,可通过调整工作电极与比色皿的距离,获得更好的测试信号,从而实现工况下三相反应的荧光光谱测试。
[0025]本专利技术所有窗口、各密封件等零部件均可拆卸,在每次实验结束后,可将与反应液密切接触的窗口、密封垫片等部件拆卸后单独清洗,以保证该反应池的长期检测效果。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体、盖板、比色皿和电化学组件;所述的电化学组件由工作电极夹、对电极、参比电极以及进气管与排气管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体,背面设有进气、出气口,通过细硅胶管进行气体的输入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体,背面设有放置参比电极、对电极以及工作电极夹的带螺纹通道,通过螺帽固定各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三相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螺纹通道,螺帽与池体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荧光光谱工况实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莹,刘佳鑫,张凤英,蒋毓蔓,郭恒,张瑞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