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50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大型生物高压培养模拟实验研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包括高压舱主体、转动机构、转移通道、转移高压舱以及固定结构,高压舱主体的作用为深海生物的高压培育舱,转移高压舱为生物样品的转移获取舱,转动机构、转移通道为深海生物转移的时必不可少的机构,固定结构是深海大型生物高压固定的实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高压转移过程中,经过转移装置解决了高压下大型生物高压转移技术;材料采用耐腐蚀性能强的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大型生物高压培养模拟实验研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深海拥有深海平原、海山、热液、冷泉(冷渗)等特殊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生命过程。耐压及嗜压大型生物、微生物是深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类群。随着耐压探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更有研究尝试通过控温控压模拟实验和现场培养实验对相关大型生物、微生物的进行了研究。但纵观国内外,对高压条件下的岸基模拟平台建设不足的制约而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缺乏大型生物高压实验设备,导致无法对其生理生化过程的高压状态进行刻画与验证,导致仅能实现对大型生物的短期常压蓄养,致使对相关过程的解析仍易受压力影响,而无法真实反映深海原位状态及过程机制。
[0003]于2014年12月17日公告、授权公告号为CN204022810U的“便携式高压微生物转移与培养装置”,于2017年3月15日公告、授权公告号为CN206014873U的“不泄压连续取样式高压微生物培养装置”,于2014年12月24日公告、授权公告号为CN204039411U的“静置式电控高温高压微生物培养装置”,于2014年1月29日公开、公开号为CN103540521A的“深海冷泉模拟及低温高压微生物培养系统”,于2014年11月19日公告、授权公告号为CN203947097U的“微生物培养反应系统”等专利,都是对微生物在高压体系下的培养设备,尤其是模拟高压条件对深海环境生存的微生物实现纯培养,涉及到大型生物的设备极少。同时,已有培养设备高压运行后无法在保压的条件下进行大型生物取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目前高压大型生物培养的瓶颈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技术包括提拉油缸、高压舱主体、冷水域舱、转动托盘、转移通道、球阀、转移高压舱、固定挤压组合管、推动油缸及整体框架,其中高压舱主体外部设有对高压舱主体内部海水制冷的冷水域舱,所述高压舱主体及冷水域舱均安装于整体框架上,所述高压舱主体上方设有安装于整体框架上的提拉油缸,所述提拉油缸的提拉油缸活塞杆连接有高压舱上盖,所述高压舱上盖通过提拉油缸与高压舱上沿压紧密封;所述高压舱主体内部设有可转动的转动托盘,所述转动托盘上开设有转动通孔,所述高压舱主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并分别转动安装有主动转动轴、遮挡盘转动轴,所述主动转动轴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动托盘连接,所述遮挡盘转动轴位于高压舱主体内的一端连接有控制转动通孔开关的通孔遮挡盘;所述转移通道的上端与高压舱主体连通、下端与所述转移高压舱相连通,所述转移通道上设有控制开关的球阀;所述转移高压舱内设有固定舱,所述固定舱内通过挤压活塞分隔为封闭的挤压舱及与转移高压舱内部连通的固定舱水舱,所述挤压舱内的海水仅能单方向
流向转移高压舱内部,所述转移高压舱内部设有固定液袋,所述固定液袋内的固定液仅能单方向流向挤压舱内;所述转移高压舱上安装有固定挤压组合管,所述推动油缸安装于整体框架上,所述推动油缸的输出端通过穿过固定挤压组合管的水舱杆与挤压活塞连接。
[0007]其中:所述整体框架上安装有抱箍油缸,所述抱箍油缸的抱箍推进杆连接有高压舱抱箍,所述高压舱上盖与高压舱上沿之间通过高压舱抱箍夹紧密封。
[0008]所述转移高压舱前端为转移高压舱前盖,所述转移高压舱前盖上设有前盖把手,所述转移高压舱前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抱箍及右抱箍,所述左抱箍及右抱箍分别通过安装于整体框架上的合盖油缸驱动开合。
[0009]所述高压舱上盖内部分别安装有测量高压舱主体内部压力状态的压力计及用于观察高压舱主体内部大型生物、转动托盘和通孔遮挡盘动作情况的摄像头。
[0010]所述主动转动轴及遮挡盘转动轴均为通舱轴,即所述主动转动轴及遮挡盘转动轴的上端均位于高压舱主体内,所述主动转动轴及遮挡盘转动轴的下端均位于高压舱主体外,所述通孔遮挡盘位于转动托盘与高压舱主体底部之间。
[0011]所述传动机构位于高压舱主体内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及咬合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于主动转动轴的上端,所述咬合齿轮与转动托盘连动、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传动,转动所述主动转动轴的下端,通过所述主动齿轮与咬合齿轮的啮合传动带动转动托盘转动;所述转动托盘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转动格挡。
[0012]所述转移通道包括依次通过螺纹连接的转移通道上端、球阀及转移通道下端,所述转移通道上端的转移通道孔与高压舱主体底部的通孔相连通,所述转移通道下端的转移通道孔通过转移高压舱上的转移舱体掉落通道与固定舱相连通。
[0013]所述固定舱的前端为固定舱前盖,所述固定舱前盖上设有两个接口,一个接口通过单向阀A与所述固定液袋相连,另一个接口连接有单向阀B,所述单向阀A的流向方向是固定液袋流向挤压舱,所述单向阀B的流向方向是挤压舱流向转移高压舱内部;所述固定舱的后端为与转移高压舱后端相连的固定舱后盖。
[0014]所述固定挤压组合管包括平衡水舱、海水平衡管、隔离舱及推动油缸,所述推动油缸通过油缸支撑架安装于整体框架上,所述隔离舱的一端与推动油缸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平衡水舱的一端连接,所述平衡水舱的另一端与转移高压舱相连,所述水舱杆分别由隔离舱及平衡水舱穿过,且所述水舱杆在隔离舱及平衡水舱内部的部分均设有活塞密封;所述平衡水舱内部通过活塞密封分为存放水舱及与外界连通的空气舱,所述海水平衡管的一端与存放水舱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转移高压舱内部相连通。
[0015]所述存放水舱的体积始终与穿过存放水舱的水舱杆的体积相等,即因所述水舱杆进入固定舱水舱而被由固定舱水舱排到转移高压舱内的海水通过所述海水平衡管再回到存放水舱。
[0016]所述隔离舱内部通过活塞密封被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均设有隔离舱冲洗口;所述推动油缸上设有两个油口,所述推动油缸的油缸活塞杆与水舱杆相连或为同一根杆,所述水舱杆在固定舱水舱中的部分为与挤压活塞相连的活塞杆;所述推动油缸位于油缸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油缸活塞杆上安装有位于油缸支撑架另一侧的固定螺栓,通过调节所述固定螺栓在油缸活塞杆上的位置限制所述活塞杆的前后移动范围。
[0017]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18]本技术在高压转移过程中,经过转移装置解决了高压下大型生物高压转移技术;材料耐腐蚀性能强,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
[0021]图3为图2中去掉整体框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去掉整体框架、高压舱主体及冷水域舱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3中高压舱主体内部及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显示转移高压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转动托盘、通舱轴、转移通道及球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拉油缸(1)、高压舱主体(5)、冷水域舱(6)、转动托盘(29)、转移通道、球阀(8)、转移高压舱(11)、固定挤压组合管(59)、推动油缸(18)及整体框架(19),其中高压舱主体(5)外部设有对高压舱主体(5)内部海水制冷的冷水域舱(6),所述高压舱主体(5)及冷水域舱(6)均安装于整体框架(19)上,所述高压舱主体(5)上方设有安装于整体框架(19)上的提拉油缸(1),所述提拉油缸(1)的提拉油缸活塞杆(2)连接有高压舱上盖(3),所述高压舱上盖(3)通过提拉油缸(1)与高压舱上沿(4)压紧密封;所述高压舱主体(5)内部设有可转动的转动托盘(29),所述转动托盘(29)上开设有转动通孔(35),所述高压舱主体(5)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并分别转动安装有主动转动轴(33)、遮挡盘转动轴(34),所述主动转动轴(33)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动托盘(29)连接,所述遮挡盘转动轴(34)位于高压舱主体(5)内的一端连接有控制转动通孔(35)开关的通孔遮挡盘(31);所述转移通道的上端与高压舱主体(5)连通、下端与所述转移高压舱(11)相连通,所述转移通道上设有控制开关的球阀(8);所述转移高压舱(11)内设有固定舱(57),所述固定舱(57)内通过挤压活塞(43)分隔为封闭的挤压舱(39)及与转移高压舱(11)内部连通的固定舱水舱(54),所述挤压舱(39)内的海水仅能单方向流向转移高压舱(11)内部,所述转移高压舱(11)内部设有固定液袋(40),所述固定液袋(40)内的固定液仅能单方向流向挤压舱(39)内;所述转移高压舱(11)上安装有固定挤压组合管(59),所述推动油缸(18)安装于整体框架(19)上,所述推动油缸(18)的输出端通过穿过固定挤压组合管(59)的水舱杆(46)与挤压活塞(4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框架(19)上安装有抱箍油缸(52),所述抱箍油缸(52)的抱箍推进杆(51)连接有高压舱抱箍(50),所述高压舱上盖(3)与高压舱上沿(4)之间通过高压舱抱箍(50)夹紧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高压舱(11)前端为转移高压舱前盖(12),所述转移高压舱前盖(12)上设有前盖把手(13),所述转移高压舱前盖(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抱箍(24)及右抱箍(23),所述左抱箍(24) 及右抱箍(23)分别通过安装于整体框架(19)上的合盖油缸(22)驱动开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舱上盖(3)内部分别安装有测量高压舱主体(5)内部压力状态的压力计(27)及用于观察高压舱主体(5)内部大型生物、转动托盘(29)和通孔遮挡盘(31)动作情况的摄像头(2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动轴(33)及遮挡盘转动轴(34)均为通舱轴,即所述主动转动轴(33)及遮挡盘转动轴(34)的上端均位于高压舱主体(5)内,所述主动转动轴(33)及遮挡盘转动轴(34)的下端均位于高压舱主体(5)外,所述通孔遮挡盘(31)位于转动托盘(29)与高压舱主体(5)底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超李超伦王敏晓张鑫栾振东曹磊陈浩周丽王昊张峘刘合义钟兆山马文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