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式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42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0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隔式茶壶,包括壶体、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均设置在壶体的内部腔体内。上层滤网部署在内部腔体的上半部,且位于壶体的出水口下方。下层滤网部署在内部腔体的下半部,且与壶体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本申请通过在出水口的下方设置上层滤网,从而避免在倒出茶水时茶叶随着茶水流出造成饮茶的不方便以及浪费茶叶;通过设置与壶体内部空腔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的下层滤网,可以保证在不冲泡时,茶叶被隔离在下层滤网上,不会与壶底的茶水接触,从而避免残留在壶体的茶水长时间浸泡茶叶,影响茶水的口感。影响茶水的口感。影响茶水的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隔式茶壶


[0001]本申请涉及茶壶
,特别涉及一种分隔式茶壶。

技术介绍

[0002]茶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日常饮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热捧。饮茶时人们通常用茶壶来泡制茶水,传统茶壶的底部为平底结构且配置有茶盖。通常人们泡茶时需要将头次茶叶泡洗后,才进行后续泡茶。使用传统茶壶进行第一次泡洗时,只能通过打开茶盖,将泡洗的茶叶水倒掉,来实现茶水分离。在倾倒废茶水时,一方面会使一部分茶叶顺着倒掉的废茶水而倒掉,造成茶叶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使废茶水倾倒不干净,残留在茶壶中的茶水会严重影响后面茶水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分隔式茶壶,旨在解决现有茶壶在冲泡时既造成茶叶浪费有影响茶水口感的弊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隔式茶壶,包括壶体、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所述上层滤网和所述下层滤网均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内部腔体内;
[0005]所述上层滤网部署在所述内部腔体的上半部,且位于所述壶体的出水口下方;
[0006]所述下层滤网部署在所述内部腔体的下半部,且与所述壶体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隔式茶壶,包括壶体、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均设置在壶体的内部腔体内。上层滤网部署在内部腔体的上半部,且位于壶体的出水口下方。下层滤网部署在内部腔体的下半部,且与壶体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本申请通过在出水口的下方设置上层滤网,从而避免在倒出茶水时茶叶随着茶水流出造成的浪费;通过设置与壶体内部空腔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的下层滤网,可以保证在不冲泡时,茶叶被隔离在下层滤网上,不会与壶底的茶水接触,从而避免残留在壶体的茶水长时间浸泡茶叶,影响茶水的口感。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分隔式茶壶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09]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分隔式茶壶的整体结构右图;
[0010]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分隔式茶壶沿剖面A

A的内部剖视图;
[0011]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层滤网的结构侧视图。
[0012]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14]参照图1至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隔式茶壶,包括壶体1、上层滤网2和下层滤网3,所述上层滤网2和所述下层滤网3均设置在所述壶体1的内部腔体内;
[0015]所述上层滤网2部署在所述内部腔体的上半部,且位于所述壶体1的出水口下方;
[0016]所述下层滤网3部署在所述内部腔体的下半部,且与所述壶体1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
[0017]本实施例中,分隔式茶壶包括壶体1、上层滤网2和下层滤网3,上层滤网2和下层滤网3均设置在壶体1的内部腔体内。具体地,上层滤网2安装在内部腔体的上半部,并且位于壶体1的出水口的下方,以保证上层滤网2能够有效阻隔茶叶从出水口流出。下层滤网3部署在内部腔体的下半部,并且与壶体1内部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即下层滤网3与壶体1内部的底部具有一定的间隔空间,下层滤网3不会直接与底部接触)。在冲泡茶水时,将茶叶放置在下层滤网3上,然后盖合上层滤网2,使得茶叶位于上层滤网2与下层滤网3之间。在首次冲泡茶叶时,将水倒入壶体1内直至漫过上层滤网2(或者将水倒至溢出壶口),茶叶所包含的杂质会透过上层滤网2的孔洞漂浮在水面,将首次冲泡的茶水倒出后即可完成对茶叶的冲洗。在后续的冲泡过程中,壶体1内的茶叶会被上层滤网2阻隔,不会随着茶水从出水口流出,从而避免浪费茶叶。在冲泡的间隔期间,残留的茶水会沉积在壶体1内部的壶底,而茶叶部分会附着在壶体1的内壁面,部分会堆积在下层滤网3上,因此不会与壶体1残留的茶水直接接触,从而避免茶叶在冲泡的间隔期间被残留的茶水长时间浸泡,影响下一次冲泡时茶水的风味。
[0018]本申请通过在出水口的下方设置上层滤网2,从而避免在倒出茶水时茶叶随着茶水流出造成的浪费;通过设置与壶体1内部空腔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的下层滤网3,可以保证在不冲泡时,茶叶被隔离在下层滤网3上,不会与壶底的茶水接触,从而避免残留在壶体1的茶水长时间浸泡茶叶,影响茶水的口感。
[0019]进一步的,所述壶体1的内部壶底呈阶梯状设置,所述下层滤网3卡设在所述内部壶底的上部阶梯,与所述内部壶底的底面具有所述预设距离。
[0020]优选的,所述下层滤网3的边缘包裹有防滑橡胶,所述防滑橡胶抵接在所述壶体1的内壁面上。
[0021]本实施例中,壶体1的内部壶底呈阶梯状设置,下层滤网3卡设在内部壶体1的上部阶梯,从而与内部壶底的底面具有预设距离,避免堆积在下层滤网3的茶叶与内部壶底的残留茶水直接接触,影响下一次冲泡的茶水口感。优先的,下层滤网3的边缘包裹有防滑橡胶,当下层滤网3设置在壶体1的下半部时,防滑橡胶与壶体1的内壁面现相抵接,从而增大下层滤网3与壶体1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在倾倒茶水时,下层滤网3因重力作用来回滑动,甚至有可能导致来回滑动后下层滤网3安装错位,导致茶叶落到内部壶体1。因此,下层滤网3边缘处的防滑橡胶能够有效提高下层滤网3在壶体1内的安装稳固度。
[0022]优选的,下层滤网3还可以通过螺丝锁紧或卡扣等方式,固定安装在内部壶底的上部阶梯上,在此不对下层滤网3的安装方式做具体限制。
[0023]进一步的,所述壶体1的壶口处设置有挂设部,所述上层滤网2包括滤网本体201和固定部202,所述固定部202的一端边缘与所述滤网本体201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固定部
202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挂设部上;
[0024]所述滤网本体201位于所述出水口下方。
[0025]优选的,所述固定部202开设有出水缺口101,所述固定部202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挂设部上时,所述出水缺口101对准所述出水口。
[0026]本实施例中,壶体1的壶口处设置有挂设部,上层滤网2包括滤网本体201和固定部202,其中,固定部202的一端边缘与滤网本体201的边缘密封连接,另一端则卡设在挂设部上,从而实现将上层滤网2整体安装在壶体1的上半部。上层滤网2的滤网本体201位于出水口下方,使得在倾倒茶水时,茶叶能被滤网本体201阻隔,而茶水能从滤网本体201的空洞流出。优选的,上层滤网2的固定部202开设有出水缺口101,固定部202的另一端卡设在壶体1的挂设部上时,该出水缺口101对准壶体1的出水口,从而使得茶水能够沿着出水口流出。
[0027]进一步的,分隔式茶壶还包括壶盖,所述壶盖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壶体1的壶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且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挂设部上方;
[0028]所述壶盖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的配合固定盖合在所述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隔式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所述上层滤网和所述下层滤网均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内部腔体内;所述上层滤网部署在所述内部腔体的上半部,且位于所述壶体的出水口下方;所述下层滤网部署在所述内部腔体的下半部,且与所述壶体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内部壶底呈阶梯状设置,所述下层滤网卡设在所述内部壶底的上部阶梯,与所述内部壶底的底面具有所述预设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壶口处设置有挂设部,所述上层滤网包括滤网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边缘与所述滤网本体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挂设部上;所述滤网本体位于所述出水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隔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开设有出水缺口,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挂设部上时,所述出水缺口对准所述出水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隔式茶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宜强陈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立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