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式电动机节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40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相式电动机节电器,它的取样电路由交流互感器LH组成。大功率集成电路模块IC的一端与电动机、交流互感器LH相连,另一端与电压输入端相连;二极管D1-D4,电容C1-C2,集成块IC1构成电源电路的整流电路;交流互感器通过电阻与放大器IC2B、IC2A相连,IC2B与二极管D5相连,D5与放大器IC4B相连;IC2A与开关IC3A相连,IC3A与K1、集成块IC4A相连,并构成相位检测电路。本器节电效果显著,适于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相式电动机节电器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节电器,特别是移相式电动机节电器,属于电动机节电
现有的电动机节电器,均是采用双向可控硅或六只单向可控硅反并联后形成主回路,其控制回路采用分立元件或集成电路,可控硅主回路与控制回路分离,其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很难进入工业应用领域。且存在着调试不便,同步不好,一致性不好等不足,不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且大部分运行中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均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的状况,能源浪费十分严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大功率集成电路模块作为核心器件,它与其它附属电路配合,控制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便于工业化生产的节能降耗的移相式电动机节电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取样电路、放大电路、整流电路构成,取样电路由置于电路板外的交流互感器LH构成。其结构要点是:大功率集成电路模块IC的一端与电动机、交流互感器LH相连,另一端与电压输入端相连;二极管D1-D4,电容C1-C12,集成块IC1构成整流电路与交流互感器的L1相连;交流互感器的次级通过插头I2与电阻R5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放大器IC2B相连,IC2B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5相连,二极管D5的输出端与电容C15、电阻R21相连,电阻R21与放大器IC4B相连;交流互感器通过电阻R5与放大器IC2A相连,IC2A的1脚与开关IC3A相连,IC3A与开关K1、集成块IC4A相连,并构成开关电路;放大器IC5B与二极管D10相连,D10通过电阻R13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由集成电路IC6A、IC6B、IC7A、IC7B、IC8A、IC8B构成保护电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大功率集成电路模块将可控硅等大功率器件和触发控制电路集成在一起,使产品的控制精度高,产品的一致性好。2、整机性能稳定,调试方便,适应工业化生产。3、节能效显著,本装置设计最大降压幅度为380伏的10%,根据三相电路电功率公式P=cos可估算出,电动机的节能值为10%以上。附图图面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本技术是移相式电动机高效节电器。它的设计思想是:可控硅经移相触发后可以对交流电进行调压,适当降低轻载运行的电动机的供电电压,来实现节能降耗的作用。本技术的电路连接结构是:以市场上出售的MJYS--JL型大功率集成电路模块IC为核心器件,它的一端经交流互感器与本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电动机相连。除了大功率集成电路模块IC外,本技术还设置了取样、放大、电源电路、保护等电路。取样电路由交流互感器LH组成,它置于电路板外,是一通用的交流互感器。电源电路的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D4,电容C1-C12,集成块IC1构成。交流互感器通过插头I2的1、2、4脚通过电阻R3与集成电路IC2A相连,IC2A的输出端与电子开关IC3A相连。IC3A与开关K1、电阻R8-R15组成开关电路。电阻R8-R15相并联依次与开关K1的1-8脚相连。IC3A的2脚通过电阻R16与集成块IC4A相连,IC3A的1脚与开关k1的16-9脚相连并经电阻R20、二极管D5、电阻R21与集成电路IC4B相连。交流互感器通过插头的I2的3、4脚通过电阻R5与集成电路IC2B相连,IC2B的输出端的7脚通过电阻R20、二极管D5、电阻R21与集成电路IC4B相连。其中IC2A、IC2B、IC4A、IC4B的作用是放大信号。二极管D5的作用是检波,它的正端与电容C15相连,电容C15与电阻R22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与集成电路IC4B的6脚相连。IC3A与开关IC3A、放大器IC4A、IC4B等共同组成相位检测电路。放大器IC5B的7脚与二极管D10相连,D10-->通过电阻R13与电压输出端相连。电压输出端与插头I3相连,I3与大功率集成电路模块IC相连。放大器IC5B的5脚通过电阻R30、R28、R29、R31,电容C16、C17构成回路,其中电阻R30、R28相串联与IC5B的5脚相连,电容C16、C17、电阻R31相串联与IC5B的6脚相连。电阻R29的一端与电容C17相连,电容C17的另一端与集成电路IC5A相连。集成电路IC5A的1脚与二极管D6相连,二极管D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1相连。由集成电路IC6A、IC6B、IC7A、IC7B、IC8A、IC8B构成保护电路。其中IC6A的1脚经二极管D13、电阻R45与IC6B的5脚相连。IC6B的7脚与电阻R47相连,IC6B的6脚与电阻R47、R46相连。IC7A的2脚与电阻R50、R48相连,R48的另一端连接在回路上。回路上还连接有三极管T2、集成电路NE555。三极管T2的基极与集成电路NE555的3脚相连。IC7A的1脚通过二极管D15、电阻R51与IC7B的5脚相连。IC8A的1脚通过二极管D17、电阻R57与IC8B的5脚相连,IC8B的7、6脚与电阻R59、R54相连并构成回路。IC6A、IC6B、IC7A、IC7B、IC8A、IC8B组成三路放大电路用于保护。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三相电动机D启动后由电流互感器LH不断探测其工作电流,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每一型号的电动机均有其对应的额定电流,当电动机进入稳态运转后,电流互感器LH形成的二次电流在电阻R5上形成微弱的信号电压,该电压经IC2B进行约10倍的交流放大后进入二极管D5检波,且在电容C15上形成直流电压,该电压再经IC4B、IC5B进行两级放大经D10输出控制电压,这个控制电压随交流电动机运行电流而变化,电动机电流大时,信号电压也高,电动机电流小时,控制电压则低,这个信号电压最终变成控制电压,直接输入到大功率集成电路交流模块IC内部,起到交流调压,降低输入到电动机内的功率,起到非满负荷时节电的作用。当电动机处于满负荷时,控制电压升高到极限值即10伏,可控硅交流模块处于全导通状态,全载输出,以满足机械负荷的需要。图中IC3A是电子开关,它与其它器件配合形成相位检测电路,检出无功电流用于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相式电动机节电器,由取样电路、放大电路、整流电路构成,取样电路由置于电路板外的交流互感器LH构成,其特征在于:a、大功率集成电路模块IC的一端与电动机、交流互感器LH相连,另一端与电压输入端相连;b、交流互感器的L1与二极管D 1-D4,电容C1-C12,集成块IC1构成整流电路;c、交流互感器与电阻R5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放大器IC2B相连,IC2B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5相连,二极管D5的输出端与电容C15、电阻R21相连,电阻R21与放大器IC4B相连; d、交流互感器的L2的1脚通过电阻R5与放大器IC2A相连,IC2A的1脚与开关IC3A相连,IC3A与开关K1、集成块IC4A相连,并构成开关电路;e、放大器IC5B与二极管D10相连,D10通过电阻R33与电压输出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式电动机节电器,由取样电路、放大电路、整流电路构成,取样电路由置于电路板外的交流互感器LH构成,其特征在于:a、大功率集成电路模块IC的一端与电动机、交流互感器LH相连,另一端与电压输入端相连;b、交流互感器的L1与二极管D1-D4,电容C1-C12,集成块IC1构成整流电路;c、交流互感器与电阻R5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放大器IC2B相连,IC2B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5相连,二极管D5的输出端与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海华陶瓷有限公司海华节能新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