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煤泥水浓缩过滤装置及煤水分离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29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浓缩过滤装置及煤水分离系统,煤泥水浓缩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搅拌机构、电动分水阀和电控机构;罐体内部包括上下分层设置的煤泥浓缩过滤室和浓缩煤泥沉淀搅拌室,煤泥浓缩过滤室包括多个通过分隔立板依次密闭分隔的、相对于罐体中心对称设置的煤泥浓缩过滤单元,每个煤泥浓缩过滤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入料Ⅰ室、滤液室和入料Ⅱ室;搅拌机构包括搅拌主轴和搅拌驱动电机;电动分水阀的输出端包括分别与每个煤泥浓缩过滤单元的入料Ⅰ室连通的送料端口Ⅰ以及分别与每个煤泥浓缩过滤单元的入料Ⅱ室连通的送料端口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煤泥进行浓缩脱水,进而利于后续的压滤作业,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原煤的煤水分离。矿井下原煤的煤水分离。矿井下原煤的煤水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煤泥水浓缩过滤装置及煤水分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系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对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煤泥水进行浓缩过滤的过滤装置及煤水分离系统,属于煤矿井下原煤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在开拓巷道和采煤工作面生产时,常伴生大量的砂岩裂隙水、地层中的奥灰水、冲积层水及老空积水等,特别针对含水层赋存水量大的煤矿矿井,当涌水较大时,采落的原煤或矸石与水混合在一起,且原煤中的矸石具有遇水泥化的特性,当原煤含水量大于20%左右时,煤水混合物就呈现为粘稠状态的两相流体,俗称“水煤”。水煤进入皮带运输系统中时,将会减少煤与皮带的粘着力,造成皮带打滑,皮带倾角较大时,还会发生水煤逆流,运输非常困难,甚至淤积运输巷道和运输设备;而一旦水煤进入煤仓,打开闸门放仓时极难控制,极易造成溃仓、拉仓事故,如果煤仓容积大,大量水煤泥窜出甚至会掩埋设备和人员,不但制约煤矿生产而且对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0003]传统的煤水分离方式通常是采用振动分级脱水筛对含水量大的原煤在破碎后先进行煤水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浓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搅拌机构(2)、电动分水阀(3)和电控机构;立式密闭结构的罐体(1)内部包括上下分层设置的煤泥浓缩过滤室(11)和浓缩煤泥沉淀搅拌室(12);煤泥浓缩过滤室(11)包括多个通过分隔立板依次密闭分隔的、相对于罐体(1)中心对称设置的煤泥浓缩过滤单元,每个煤泥浓缩过滤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入料Ⅰ室(13)、滤液室(14)和入料Ⅱ室(15),且入料Ⅰ室(13)与滤液室(14)之间设有滤网Ⅰ(16)、滤液室(14)与入料Ⅱ室(15)之间设有滤网Ⅱ(17),入料Ⅰ室(13)底部设有对应浓缩煤泥沉淀搅拌室(12)的Ⅰ室排料门以及Ⅰ室排料门启闭控制机构、滤液室(14)底部设有排水口以及滤液电磁阀、入料Ⅱ室(15)底部设有对应浓缩煤泥沉淀搅拌室(12)的Ⅱ室排料门以及Ⅱ室排料门启闭控制机构,滤液电磁阀与伸出至罐体(1)外部的排水管路连接;浓缩煤泥沉淀搅拌室(12)底部设有浓缩煤泥排料口;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主轴(21)和与搅拌主轴传动连接的搅拌驱动电机(22),贯穿位于浓缩煤泥沉淀搅拌室(12)内部的搅拌主轴(21)上设有搅拌杆(23);电动分水阀(3)的输入端与稀煤泥入料泵的输出端连接,电动分水阀(3)的输出端包括分别与每个煤泥浓缩过滤单元的入料Ⅰ室(13)连通的送料端口Ⅰ以及分别与每个煤泥浓缩过滤单元的入料Ⅱ室(15)连通的送料端口Ⅱ;电控机构包括控制器、入料控制回路、浓缩过滤控制回路和搅拌控制回路,控制器分别与电动分水阀(3)、Ⅰ室排料门启闭控制机构、滤液电磁阀、Ⅱ室排料门启闭控制机构和搅拌驱动电机(2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煤泥水浓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煤泥浓缩过滤单元的滤液室(14)顶部均设有入水口以及入水电磁阀,入水电磁阀通过管路与压力水源连接;电控机构还包括滤网清洁控制回路,控制器与入水电磁阀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煤泥水浓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水源是包括冲洗泵(41)的滤清机构(4),滤清机构(4)还包括滤清箱(42)和自清过滤器(43),滤清箱(42)承接设置在伸出至罐体(1)外部的排水管路上、且滤清箱(42)内还设有伸出至滤清箱(42)外部的溢流管(44),与滤清箱(42)连通设置的冲洗泵(41)通过自清过滤器(43)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军李志王坤耿磊傅振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特矿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