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523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废弃物处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摄录获取主控制器许可进入权限,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废弃物盛装;S2:盛装完成后进行许可权限校验,主控制器校验完成后离开施工现场并获得车辆定位权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施工现场与处理现场出入口的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和数据采集装置相结合,记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并且设置了无线模块便于连接看管人员外接终端,从而将纸质化记录转换成电子记录,最后将建筑拆除的产废端与利废端数据上链。最后将建筑拆除的产废端与利废端数据上链。最后将建筑拆除的产废端与利废端数据上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建筑废弃物处理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建筑物层出不穷,然而新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均是需要对原先地面的老建筑进行拆除处理,因此建筑废弃物应运而生,就2016年深圳市罗湖棚改民生工程为例,对二线插花地建筑进行拆除,产生200万吨的建筑废弃物,而现有技术对建筑废弃物一般均是进行拉送或者填埋无法进行后期追溯,这样就导致建筑废弃物的使用无法查证,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较大。
[0003]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特征,单个模块无法篡改数据,各方可以获得一个透明可靠的统一信息平台,可以追溯物品运送的整个过程,当发生纠纷时,举证和追查也变得更加清晰和容易。
[0004]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公路工程建设同步、持续、快速发展,将建筑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加以综合开发利用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因此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而使建筑废弃物真正实现废物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通过施工现场与处理现场出入口的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和数据采集装置相结合,记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并且设置了无线模块便于连接看管人员外接终端,从而将纸质化记录转换成电子记录,最后将建筑拆除的产废端与利废端数据上链,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建筑废弃物一般均是进行拉送或者填埋无法进行后期追溯,这样就导致建筑废弃物的使用无法查证,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摄录获取主控制器许可进入权限,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废弃物盛装;
[0008]S2:盛装完成后进行许可权限校验,主控制器校验完成后离开施工现场并获得车辆定位权限;
[0009]S3:主控制器实时定位车辆位置并记录车辆运输废弃物的行走路线,车辆路线错误发出警报,直至到达废弃物处理现场;
[0010]S4:废弃物处理现场对车辆进行摄录获取主控制器许可,废弃物交接后进行数据以及处理画面上传,上传后车辆进行许可验证后离开废弃物处理现场;
[0011]S5:主控制器对建筑物的处理轨迹进行压缩标的完成,并进行上传至云端存储,控
制单元可对标的文件进行提取查验。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有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监测模块、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所述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分别对车辆进出施工现场进行许可与校验,所述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分别对车辆进出废弃物处理现场进行许可与校验。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模块在施工现场校验模块校验完成后自动启动对车辆的形式路线进行定位监测,车辆所行驶的位置是否为所预定的线路,或终点是否为所规定的废弃物处理现场。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有警报器,所述监测模块发现车辆行驶路线与所预设的线路有偏差,发送报警信号至警报器,此时警报器启动报警至系统控制人员,此时系统控制人员联系驾驶人员进行提醒,保证废弃物运送至规定地点处理。
[0015]进一步地,在S1

S2以及S4中,车辆所获得许可权限与许可权限校验均是设置在施工现场或处理现场的数据采集装置进行采集,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上分别设置有许可采集单元、校验采集单元,所述许可采集单元对车辆的车牌号进行采集,所述校验采集单元对已经许可的车牌号进行校验,以消除原进入施工现场的记录,通过车辆进入装载驶出完成建筑废弃物的输送循环。
[0016]进一步地,在S5中,车辆对建筑废弃物完成一个完整的处理步骤后,主控制器将所处理的流程进行记录,记录后并进行数据包的压缩,并且对压缩包上的信息进行提炼标的,最后再上传至云端,便于其余用户在云端直接获取压缩包信息。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内设置有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有加压模块与解压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将处理的流程进行记录,完成后发送至加压模块进行加压处理,加压处理后直接发送至云端,其余用户在进行云端下载后,处理模块下载完成后发送至解压模块进行唯一解压后便可查验压缩资料。
[0018]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侧与栏杆相贴合,为栏杆提供局部支撑力,在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上侧设置有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便于数据采集装置与看管人员终端连接,看管人员终端可以在现场停电时进行人工记录上传,使得每车的废弃物形成相互印证、责任清晰、追溯方便。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还设置有读取模块,所述读取模块发送读取信号至主控制器识别从而实现在云端进行资料查验,且所述读取模块上连接有外接终端。
[0020]进一步地,所述外接终端包括住建局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建筑废弃物综合企业,且所述外接终端基于Hyperledger技术进行升级对整个区块链数据进行监管,实现废弃物的可追溯性。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在拆除运输过程中,通过施工现场与处理现场出入口的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和数据采集装置相结合,记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并且设置了无线模块便于连接看管人员外接终端,从而将纸质化记录转换成电子记录,最后将建筑拆除的产废端与利废端数据上链,包括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计量数据、交易数据、运输轨迹、认证数据、现场图片等,形成相互印证、责任清晰、追溯方便、无法
篡改的标准化大数据体系;
[0023]2、在数据上采用区块链的技术架构,选择基于Hyperledger技术进行升级,采用包括住建局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等多个联盟会员节点,对整个区块链数据进行监管,保证不可篡改,同时在拆除运输过程中将实现实时跟踪、实时分析数据,对不规范数据进行预警,如不按规定路线运输,随意倾倒,沿途丢弃建筑垃圾等情况会在区块链平台上实现自动监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的系统连接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中主控制器的内部连接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中数据采集装置与栏杆的布置图。
[0028]图中:11

数据采集装置、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摄录获取主控制器许可进入权限,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废弃物盛装;S2:盛装完成后进行许可权限校验,主控制器校验完成后离开施工现场并获得车辆定位权限;S3:主控制器实时定位车辆位置并记录车辆运输废弃物的行走路线,车辆路线错误发出警报,直至到达废弃物处理现场;S4:废弃物处理现场对车辆进行摄录获取主控制器许可,废弃物交接后进行数据以及处理画面上传,上传后车辆进行许可验证后离开废弃物处理现场;S5:主控制器对建筑物的处理轨迹进行压缩标的完成,并进行上传至云端存储,控制单元可对标的文件进行提取查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有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监测模块、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所述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分别对车辆进出施工现场进行许可与校验,所述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分别对车辆进出废弃物处理现场进行许可与校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在施工现场校验模块校验完成后自动启动对车辆的形式路线进行定位监测,车辆所行驶的位置是否为所预定的线路,或终点是否为所规定的废弃物处理现场。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有警报器,所述监测模块发现车辆行驶路线与所预设的线路有偏差,发送报警信号至警报器,此时警报器启动报警至系统控制人员,此时系统控制人员联系驾驶人员进行提醒,保证废弃物运送至规定地点处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

S2以及S4中,车辆所获得许可权限与许可权限校验均是设置在施工现场或处理现场的数据采集装置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军乐刘铁军宋扬江建徐东梁志峰麻晓琦徐亚非徐炜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