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支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12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板支撑器,该模板支撑器包括:支撑杆;顶托,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用于顶压在固定支撑件上,以对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进行限位;支撑器本体,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器本体的倾斜角,以使所述支撑器本体的角度与待支撑模板相适配,以通过所述支撑器本体顶压在所述待支撑模板上,对所述待支撑模板进行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法简单,施工方便,便于操作,使用便捷,且移动快捷,省时省力,达到节省人工、提高人工效率的目的,并可根据不同模板支撑的需要调节支撑装置角度来满足现场的要求,可实现模板支撑器的重复利用,节省材料避免材料的浪费,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支撑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板支撑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国内建筑行业在城市道路及房屋建造等施工中,模板支撑一般采用方木支撑,人工现场制作。人工采用方木支撑的缺点是:一、浪费材料,重复利用率小。二、施工缓慢,效率低。三、施工费用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板支撑器,旨在解决现有模板采用方木支撑浪费材料且施工效率低费用高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板支撑器,该模板支撑器包括:支撑杆;顶托,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用于顶压在固定支撑件上,以对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进行限位;支撑器本体,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器本体的倾斜角,以使所述支撑器本体的角度与待支撑模板相适配,以通过所述支撑器本体顶压在所述待支撑模板上,对所述待支撑模板进行支撑。
[0005]进一步地,上述模板支撑器,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杆;其中,所述调节杆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杆之间均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所述调节杆之间均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调节杆的外部,并且,所述套筒的两端以能够进行伸缩调节的方式分别与两个所述调节杆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上述模板支撑器,所述调节杆为螺栓杆,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其与所述螺栓杆相适配。
[0007]进一步地,上述模板支撑器,所述套筒上设有把手,用于进行所述套筒与所述调节杆之间的伸缩调节。
[0008]进一步地,上述模板支撑器,所述支撑器本体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为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凸起结构,用于增大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待支撑模板之间的摩擦力。
[0009]进一步地,上述模板支撑器,所述凸起结构为条纹结构或尖刺结构。
[0010]进一步地,上述模板支撑器,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撑器本体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为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通过枢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上述模板支撑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圆环结构。
[0012]进一步地,上述模板支撑器,所述支撑器本体上设有拼接槽,用于进行多个所述支撑器本体之间的拼接,以增大对所述待支撑模板进行支撑的支撑面积。
[0013]进一步地,上述模板支撑器,所述顶托为U型结构,其开口背向所述支撑杆设置,用于顶压在固定支撑件上。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板支撑器,通过顶托顶压固定在固定支撑件上,通过支撑杆对支撑器本体进行支撑,并可根据待支撑模板外壁的角度调节支撑器本体的倾斜角度,使得支撑器本体的角度与待支撑模板相适配,进而通过支撑器本体顶压接触在待支撑模板的外壁上,实现对待支撑模板的支撑和固定。该模板支撑器操作方法简单,施工方便,便于操作,使用便捷,且移动快捷,省时省力,达到节省人工、提高人工效率的目的,并可根据不同模板支撑的需要调节支撑装置角度来满足现场的要求,可实现模板支撑器的重复利用,节省材料避免材料的浪费,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板支撑器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板支撑器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板支撑器的工作原理图;附图说明:1

支撑杆,11

调节杆,12

套筒,13

把手,14

第一连接部,2

顶托,3

支撑器本体,31

凸起结构,32

第二连接部,33

拼接槽,4

固定支撑件,5

待支撑模板,6

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7]参见图1至图3,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板支撑器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模板支撑器包括:支撑杆1、顶托2和支撑器本体3;其中,顶托2设置在支撑杆1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用于顶压在固定支撑件4上,以对支撑杆1的端部(如图1所示的左端)进行限位,进而对支撑器本体3进行支撑。具体地,支撑杆1起到支撑作用,结合左端设置的顶托2顶压固定在固定支撑件4上,以便对支撑器本体3进行支撑固定,使得支撑器本体3顶压固定在待支撑模板5上,进而实现对待支撑模板5的支撑。
[0018]支撑器本体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支撑杆2的第二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相连接,用于调节支撑器本体3的倾斜角,以使支撑器本体3的角度与待支撑模板5相适配,以通过支撑器本体3顶压在待支撑模板5上,对待支撑模板5进行支撑。具体地,支撑器本体3可以为块状结构,该支撑器本体3靠近支撑杆2的侧壁(如图3所示的左侧壁)为连接面,其与支撑杆2的右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相连接,以便进行相互转动,例如可以通过枢轴相连接,以调节如图3所示的倾斜角度,使得支撑器本体3与待支撑模板5相适配,实现待支撑模板5的支撑并可确保对待支撑模板5进行支撑的稳固性;当然,连接面与支撑杆2的右端亦可通过其他方
式相连接,例如通过合页相连接,本事实例中对两者的连接方式不作任何限定,只要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即可。支撑器本体3远离支撑杆2的侧壁(如图3所示的右侧壁)可以为支撑面,用于顶压支撑在待支撑模板5的外壁上,以确保待支撑模板5支撑的稳固性。具体实施时,通过顶托2顶压接触在固定支撑件4上,通过支撑杆1对支撑器本体3进行支撑,并可通过支撑器本体3的转动,使得支撑面的倾斜角与待支撑模板5外壁的倾斜角相适配,进而通过支撑面顶压接触在待支撑模板5的外壁上,实现对待支撑模板5的支撑和固定。
[0019]继续参见图1至图3,该支撑杆1为伸缩杆结构;其中,伸缩杆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杆11;其中,调节杆11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任意相邻两个调节杆11之间均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调节杆11之间均设有套筒12,套筒12的两端(如图1所示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调节杆11的外部,并且,套筒12的两端以能够进行伸缩调节的方式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顶托(2),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的第一端,用于顶压在固定支撑件(4)上,以对所述支撑杆(1)的端部进行限位;支撑器本体(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杆(1)的第二端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倾斜角,以使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角度与待支撑模板(5)相适配,以通过所述支撑器本体(3)顶压在所述待支撑模板(5)上,对所述待支撑模板(5)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为伸缩杆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杆(11);其中,所述调节杆(11)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杆(11)之间均间隔设置;任意两个相邻所述调节杆(11)之间均设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调节杆(11)的外部,并且,所述套筒(12)的两端以能够进行伸缩调节的方式分别与两个所述调节杆(1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1)为螺栓杆,所述套筒(1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其与所述螺栓杆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上设有把手(13),用于进行所述套筒(12)与所述调节杆(11)之间的伸缩调节。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洪旭马占军邱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