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瓣膜支架、瓣膜支架组件和瓣膜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00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瓣膜支架和一种瓣膜假体,其中一种瓣膜支架,包括用以固定瓣膜裙布的冠状体、与冠状体连接的若干彼此间隔的支撑体、设置于相邻支撑体之间的至少一个用以定位一密封体的第一类定位体和/或第二类定位体。类定位体和/或第二类定位体。类定位体和/或第二类定位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瓣膜支架、瓣膜支架组件和瓣膜假体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瓣膜支架、瓣膜支架组件和瓣膜假体。

技术介绍

[0002]心脏系统包括左心房和左心室,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有二尖瓣,二尖瓣随着心跳打开和关闭,在二尖瓣打开的状态下,血液通过左心房流向左心室。一旦二尖瓣出现异常或病变,左心室收缩时无法完全闭合,左心室的血液反流至左心房,医学称为二尖瓣反流,二尖瓣反流易引起心脏病理改变,产生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力减低等症状,如果反流比较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二尖瓣修复术或二尖瓣置换手术。在瓣膜置换手术中,在不能正常工作的二尖瓣上增加一个瓣膜假体,瓣膜假体替代人体原生二尖瓣工作,以治疗或改善原生二尖瓣病变导致的反流。目前已有的瓣膜假体在植入到人体心脏中,时常出现瓣周漏,导致降低病变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缺陷,本申请公开一种可以改善瓣周漏的瓣膜支架、瓣膜支架组件和一种瓣膜假体,具体地。
[0004]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瓣膜支架,其中:包括用以固定瓣膜裙布的冠状体、与冠状体连接的若干彼此间隔的支撑体、设置于相邻支撑体之间的至少一个用以定位一密封体的第一类定位体和/或第二类定位体。
[0005]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一类定位体具有与支撑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及远离支撑体的第一凸伸端,所述第一凸伸端位于第一连接端的上方或者所述第一凸伸端与第一连接端平齐。
[0006]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凸伸端与第一连接端通过向下凸起的弧形臂连接。
[0007]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以定位一密封体的第二类定位体,且所述第二类定位体位于第一类定位体的上方。
[0008]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类定位体具有与支撑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及远离支撑体的第二凸伸端,所述第二凸伸端位于第二连接端的下方或者所述第二凸伸端与第二连接端平齐。
[0009]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凸伸端与第二连接端通过向上凸起的弧形臂连接。
[0010]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所述每两个相邻的支撑体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类定位体及所述第二类定位体。
[0011]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所述瓣膜支架包括用以顶抵密封体内侧的限位体。
[0012]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所述限位体设置于相邻两支撑体之间;且该限位体的一端连接第一类定位体,另一端连接第二类定位体。
[0013]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所述限位体的两连接端之间设有增抵部。
[0014]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所述冠状体包括第一类冠状分体和第二类冠状分体,所述第一类冠状分体、所述第二类冠状分体分别具有开口端部和闭合端部,所述第二类冠状分体的闭合端部与所述第一类冠状分体的闭合端部沿圆周相邻排列、且朝远离所述贯穿通道方向延伸。
[0015]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一类冠状体的闭合端部设置一封闭圆环。
[0016]另一方面,本申请再提供一种瓣膜支架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瓣膜支架上的密封体。
[0017]再一方面,本申请再提供一种瓣膜假体,其中,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瓣膜支架,还包括:
[0018]裙布,所述裙布沿所述瓣膜支架固定设置;
[0019]瓣膜结构,所述瓣膜结构与所述裙布连接。
[0020]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假体,其中,所述瓣膜支架包括六个所述支撑体,且所述支撑体均匀分布。
[0021]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瓣膜假体,其中,包括设置于所述瓣膜假体上的密封体。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3]1、所述第一类定位体或第二类定位体旨在用于对一密封体进行定位,所述密封体膨胀扩张以覆盖瓣周漏区域;通过密封体以防止含氧血液通过瓣膜支架与心房或心室之间的缝隙(即瓣周漏)形成反流路径。
[0024]2、采用上下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类定位体和第二类定位体,使得与心脏组织抵接触或刺入接触的接触点减少,减少心脏组织内的异物接触。
[0025]3、所述限位体旨在限制所述密封体膨胀区域,避免所述密封体过度膨胀。一旦密封体过度膨胀容易导致贯穿通道狭窄,干扰含氧血液的流动。
[0026]4、封闭圆环内可穿入牵引绳,在手术过程中,瓣膜支架的位置放置不合适,可以通过拉紧牵引绳以将所述瓣膜支架做压缩处理,压缩完成后再次进行放置操作以使得瓣膜支架布置于合适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瓣膜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设置有密封体的瓣膜支架剖切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设置有密封体的瓣膜支架剖切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设置有密封体的瓣膜支架剖切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设置有密封体的瓣膜支架剖切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瓣膜支架设置密封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图6所示瓣膜支架的剖切示意图;
[0034]图8为图6所示瓣膜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0035]图9为图6所示瓣膜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7]实施例一
[0038]一种瓣膜支架,其中:包括用以固定瓣膜裙布的冠状体、与冠状体连接的若干彼此间隔的支撑体、设置于相邻支撑体之间的至少一个用以定位一密封体的第一类定位体,其中,所述若干支撑体之间形成容血液流通的贯穿通道。
[0039]于所述第一类定位体与所述冠状体之间的设置有密封体,在应用过程中,第一类定位体抵接触心脏组织,基于瓣膜支架形成的瓣膜假体放置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冠状体位于心房底部,第一类定位体位于人体瓣环附近。密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类定位体与所述冠状体之间,通过瓣膜假体内的瓣叶覆盖所述贯穿通道以阻止含氧血液通过贯穿通道形成反流路径,密封体可以防止含氧血液通过瓣膜支架与心房或心室之间的缝隙形成反流路径。
[0040]如图1、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瓣膜支架,其中:包括用以固定瓣膜裙布的冠状体1、与冠状体1连接的若干彼此间隔的支撑体2、设置于相邻支撑体2之间的至少一个用以定位一密封体5 的第一类定位体31和/或第二类定位体32,所述若干支撑体2之间形成容血液流通的贯穿通道4。所述第一类定位体31和/或第二类定位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固定瓣膜裙布的冠状体、与冠状体连接的若干彼此间隔的支撑体、设置于相邻支撑体之间的至少一个用以定位一密封体的第一类定位体和/或第二类定位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定位体具有与支撑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及远离支撑体的第一凸伸端,所述第一凸伸端位于第一连接端的上方或者所述第一凸伸端与第一连接端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伸端与第一连接端通过向下凸起的弧形臂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二类定位体,所述第二类定位体位于第一类定位体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定位体具有与支撑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及远离支撑体的第二凸伸端,所述第二凸伸端位于第二连接端的下方或者所述第二凸伸端与第二连接端平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伸端与第二连接端通过向上凸起的弧形臂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体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类定位体及所述第二类定位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包括用以顶抵密封体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伟王松朱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以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