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穿戴装置及穿戴手套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494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套穿戴装置及穿戴手套的方法,包括支架以及手模,手模设置在支架上,手模开设有用于放置手的手腔以及与手腔连通的入手口,手腔包括对应五指的指腔和对应手掌的掌腔,手模与入手口相邻的侧面能够形成与指腔和掌腔均连通的出手口,以自出手口将手自手腔内脱离。首先将手套戴在手模上,然后通过入手口可以将手穿入手腔内,由于出手口位于出手口的侧面,进而手指和手掌能自出手口脱离手腔和掌腔,此时手指和手掌的一面抵压在手套上,然后只需要向前伸手,在手对手套的作用下,就可以将手套自手模上取下,并且将手套轻松的戴在了手上,大大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尤其是在医护人员进行大规模的检测时,节省的宝贵时间更弥足珍贵。间更弥足珍贵。间更弥足珍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套穿戴装置及穿戴手套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手套穿戴装置及穿戴手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论在哪个年代,疫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都会造成极大的危险,人们防疫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检测或测量,通常医生需要戴两个或更多的一次性手套,以防止被感染,但是当第一层手套戴上之后,或第一层手套的外壁沾有汗水、消毒液或酒精时,第二层手套往往就非常的难戴上,会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而医生为了安全,又往往需要每戴一层手套就通过酒精或消毒液消毒一次,因此如何快速地戴上手套成了困扰医生很大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套穿戴装置及穿戴手套的方法,通过该手套穿戴装置能够快速穿戴第二层手套,大大节约了时间。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手套穿戴装置,所述手套穿戴装置包括:
[0005]支架;
[0006]手模,所述手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手模开设有用于放置手的手腔以及与所述手腔连通的入手口,所述手腔包括对应五指的指腔和对应手掌的掌腔,所述手模与所述入手口相邻的侧面能够形成与所述指腔和所述掌腔均连通的出手口,以自所述出手口将手自所述手腔内脱离。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模与所述入手口相邻的下侧开设有所述出手口,所述出手口与所述入手口连通。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模与所述入手口相邻的下侧设有若干下压片,所述下压片位于所述手模的手指指尖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模的上侧由硬质材质制成。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模与所述入手口相邻的下侧由柔性橡胶材质制成,且所述手模的下侧开设有延伸至所述入手口的裂缝,所述裂缝受到手的压力后能够形成所述出手口。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套穿戴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手模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手模的上侧上靠近所述入手口的位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套穿戴装置还包括拉杆、设置在所述拉杆一端的第一磁性件以及固设在所述手模上侧面上的第二磁性件,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手模至少可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连接,在第二位置
时,手套可自手模上脱离。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圆环、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圆环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拉杆均连接在所述圆环上,所述手模位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侧板包括左弧形板以及固设在所述左弧形板上的左支撑块,所述左支撑块形成有左内弧面和左支撑面,所述左内弧面与所述圆环同心设置且左内弧面的内径与圆环的外径相同,所述左支撑面垂直于所述左内弧面且位于所述左内弧面朝向所述圆环圆心的一侧;
[0015]所述右侧板包括右弧形板以及固设在所述右弧形板上的右支撑块,所述右支撑块形成有右内弧面和右支撑面,所述右内弧面与所述圆环同心设置且右内弧面的内径与圆环的外径相同,所述右支撑面垂直于所述右内弧面且位于所述右内弧面朝向所述圆环圆心的一侧;
[0016]所述圆环设置在所述左支撑面上和所述右支撑面上。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手套穿戴装置进行穿戴手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手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将手套戴在手模上;
[0019]将手自入手口伸入手腔内;
[0020]将手自出手口脱离手腔;
[0021]向远离入手口的方向移动手以将手套与手模分离。
[0022]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实施例中的手套穿戴装置,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手套穿戴装置,首先将手套戴在手模上,然后通过入手口可以将手穿入手腔内,由于出手口位于出手口的侧面,进而手指和手掌能自出手口脱离手腔和掌腔,此时手指和手掌的一面抵压在手套上,然后只需要向前伸手,在手对手套的作用下,就可以将手套自手模上取下,并且将手套轻松的戴在了手上。通过先将手套轻松戴在手模上,然后将手轻松伸入手腔内,再通过向前移动手,轻松将手套自手模上取下,从而轻松将手套最终戴在了手上,大大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尤其是在医护人员进行大规模的检测时,方便快捷的穿戴手套,节省的宝贵时间更显得弥足珍贵。另外,由于手模的下侧在未受力时是封闭的,从而可以极大的避免手腔内被污染。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手套穿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的手套穿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中的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5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穿戴手套的方法的流程图;
[0031]其中:100、支架;110、底板;120、圆环;130、左侧板;131、左弧形板;132、左支撑块;1321、左内弧面;1322、左支撑面;1323、直滑槽;1324、限位槽;1325、第一限位部;140、右侧板;141、右弧形板;142、右支撑块;1421、右内弧面;1422、右支撑面;1423、第二限位部;151、转轴;152、滑杆;153、圆柱滑块;200、手模;210、手腔;211、指腔;212、掌腔;220、入手口;230、出手口;300、下压片;410、弹性件;420、拉杆;430、第一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穿戴装置包括:支架;手模,所述手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手模开设有用于放置手的手腔以及与所述手腔连通的入手口,所述手腔包括对应五指的指腔和对应手掌的掌腔,所述手模与所述入手口相邻的侧面能够形成与所述指腔和所述掌腔均连通的出手口,以自所述出手口将手自所述手腔内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与所述入手口相邻的下侧开设有所述出手口,所述出手口与所述入手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与所述入手口相邻的下侧设有若干下压片,所述下压片位于所述手模的手指指尖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的上侧由硬质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与所述入手口相邻的下侧由柔性橡胶材质制成,且所述手模的下侧开设有延伸至所述入手口的裂缝,所述裂缝受到手的压力后能够形成所述出手口。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穿戴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手模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手模的上侧上靠近所述入手口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穿戴装置还包括拉杆、设置在所述拉杆一端的第一磁性件以及固设在所述手模上侧面上的第二磁性件,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邱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