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弯曲吸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63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弯曲吸液管,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尾端连接外部负压设备;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可弯曲或/和伸缩,并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首端;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尾端连接所述波纹管;吸取部,所述吸取部与所述第二管体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前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吸液孔。解决现有技术中要对口腔和气管进行吸液时,吸液管来回移动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风险的问题。了患者的感染风险的问题。了患者的感染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弯曲吸液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吸液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弯曲吸液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生在很多诊治过程中,如经鼻气管镜检查,会导致患者口鼻中存在大量分泌物,如不清理则会降低患者配合程度,造成窒息,但是清理时需要将吸液管退回口腔吸取,来回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风险,容易将上呼吸道菌群带入下呼吸道,也会增加患者痛苦和配合程度。因此采用普通吸液管进行对分泌物进行吸取时,要么将吸液管置于口腔内只对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吸取,要么伸入到气管更深的位置进行吸取。并不能同时对口腔和气管进行吸取。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弯曲吸液管,解决现有技术中要对口腔和气管进行吸液时,吸液管来回移动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风险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弯曲吸液管,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尾端连接外部负压设备;
[0007]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可弯曲或/和伸缩,并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首端;
[0008]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尾端连接所述波纹管;
[0009]吸取部,所述吸取部与所述第二管体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前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吸液孔。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管体为刚性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为柔性管体。
[0011]进一步,所述吸取部包括:伸缩调节组件,以及喇叭口部,所述喇叭口部连接在所述伸缩调节组件上,并通过所述伸缩调节组件的调节而使。
[0012]进一步,所述喇叭口部包括锥形杯,以及开设在所述锥形杯的侧壁上有多个通孔。
[0013]进一步,所述通孔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锥形杯的延伸方向同向;
[0014]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锥形杯的侧壁的圆周均匀分布。
[0015]进一步,所述伸缩调节组件包括:
[0016]外管,所述外管的尾端套接在所述第二管体上,所述外管的首端与所述喇叭口部相连通;
[0017]压紧管,所述压紧管连接在所述外管的尾端,所述压紧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锥螺纹;
[0018]锁紧帽,所述锁紧帽螺接在所述压紧管的外锥螺纹上。
[0019]进一步,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套设在所述第二管体上并抵靠所述第二管体外。
[0020]进一步,所述压紧管上开设有让位槽。
[0021]进一步,所述可弯曲吸液管还包括外延支撑部,所述外延支撑部连接在所述锥形杯的首端并位于所述锥形杯的外壁外侧,所述外延支撑部朝向所述锥形杯的尾端延伸;
[0022]进一步,所述外延支撑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避空孔,多个所述避空孔沿所述外延支撑部的侧壁的圆周均匀分布。
[002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弯曲吸液管,通过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设置波纹管,形成管路,通过在第二管体上设置吸取部,并将第二管体和吸取部设置为可伸缩连接。当进行吸液时,将吸取部置于患者的口腔中可对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吸取,同时将第二管体朝向吸取部的外部进行伸出,使第二管体的前端伸入到气管,从而能吸取到更深的位置,在第二管道的外壁上开设有吸液孔,吸液孔与吸取部是相连通的。同时通过第二管道对气管进行吸液,通过吸液部对口腔进行吸液,实现同时吸液的目的。从而使用本可弯曲吸液管在清理时不需要将吸液管在口腔和气管来回移动,从而降低了患者的感染风险,不容易将上呼吸道菌群带入下呼吸道,降低了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弯曲吸液管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弯曲吸液管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26]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弯曲吸液管的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弯曲吸液管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各标号:100、第一管体;200、波纹管;300、第二管体;310、密封部;320、吸液孔;400、吸取部;410、伸缩调节组件;411、外管;412、压紧管;413、锁紧帽;414、让位槽;420、喇叭口部;421、锥形杯;422、通孔;430、外延支撑部;431、避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弯曲吸液管,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现有的吸液管或其他吸液设备在使用时,如经鼻气管镜检查,会导致患者口鼻中存在大量分泌物,如不清理则会降低患者配合程度,造成窒息,但是清理得操作助手进行吸痰或者气管镜退回鼻腔口腔吸取,来回移动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风险,容易上呼吸道菌群带入下呼吸道,也会增加患者痛苦率和配合程度,同时也降低的标本的阳性率。但同时检查时患者口腔中分泌物过多,采用小口的管道式吸痰管就难以快速清理掉口腔中分泌物。
[003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中提出多种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一如下: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可弯曲吸液管,将本方案中的可弯曲吸液管的一端与外部的负压设备相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患者口腔内,进行自动吸液操作,例如吸痰,吸口水等。为方便结构描述,本实施例中以伸入到患者口腔内的一端为首端,以连接到外部负压设备的一端为尾端。所述可弯曲吸液管包括:第一管体100,波纹管200,第二管体300,以
及吸取部400。所述第一管体100的尾端连接外部负压设备,易于想到第一管体100的尾端设计有标准接头,使其可以通过软管与外部负压设备更方便进行可拆装连接,便于与各种标准管进行适配,增强其实用性。所述波纹管200可弯曲或/和伸缩,并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100的首端,具体为,波纹管200弯曲后可以保持弯曲形状,不会由于变形而恢复成原来形状。所述第二管体300的尾端连接所述波纹管200。所述吸取部400与所述第二管体300可伸缩连接,参考图2、图4,所述第二管体300的外壁上开设有吸液孔320。
[0035]通过上述实施例方案,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弯曲吸液管,通过在第一管体100和第二管体300之间设置波纹管200,形成管路,通过在第二管体300上设置吸取部400,并将第二管体300和吸取部400设置为可伸缩连接。当进行吸液时,将吸取部置于患者的口腔中可对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吸取,同时将第二管体朝向吸取部的外部进行伸出,使第二管体的前端伸入到气管,从而能吸取到更深的位置,在第二管道的外壁上开设有吸液孔,吸液孔与吸取部是相连通的。同时通过第二管道对气管进行吸液,通过吸液部对口腔进行吸液,实现同时吸液的目的。从而使用本弯曲吸液管在清理时不需要将吸液管在口腔和气管来回移动,从而降低了患者的感染风险,不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弯曲吸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尾端连接外部负压设备;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可弯曲或/和伸缩,并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首端;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尾端连接所述波纹管;吸取部,所述吸取部与所述第二管体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吸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曲吸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为刚性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为柔性管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曲吸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部包括:伸缩调节组件,以及喇叭口部,所述喇叭口部连接在所述伸缩调节组件上,并通过所述伸缩调节组件的调节而使所述第二管体伸出或缩回所述喇叭口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弯曲吸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部包括锥形杯,以及开设在所述锥形杯的侧壁上有多个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弯曲吸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锥形杯的延伸方向同向;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锥形杯的侧壁的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江凤饶枝敏申亭亭唐慧敏胥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