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沙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通风式吊顶及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91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式吊顶及房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中柱结构、横梁结构、采光结构、膜结构和若干拉结系梁,中柱结构的上端与横梁结构连接,横梁结构用于与房屋的承重柱连接,采光结构位于横梁结构的下方,采光结构与房屋的承重柱连接,采光结构中心处设置有开口,中柱结构的下端穿过开口,若干拉结系梁的一端与中柱结构连接,若干拉结系梁的另一端与膜结构连接,中柱结构能够驱动拉结系梁运动进而带动膜结构运动,使得膜结构能够封闭或打开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风式吊顶能够为传统建筑增加采光通风功能,膜结构封闭采光结构的开口时,可以开启房屋内的空调,以改善当地热湿居住环境的影响。热湿居住环境的影响。热湿居住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式吊顶及房屋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风式吊顶及房屋。

技术介绍

[0002]土家族传统建筑原有的层高和檐下、侧墙镂空等设计,可以很好解决夏天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问题,并形成“烟囱效应”进一步改善室内热环境。但近年来,该类建筑室内开始流行吊顶改善居住条件,高度在2.5米左右,当前传统村落或仿古建筑一般采用木板吊顶,或以木板木条对侧边进行遮挡,全封或部分遮挡,使得建筑采光弱,同时当地气候湿热,阻碍原有挑高设计通风散热,由此造成原有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功能破坏殆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式吊顶及房屋,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为传统建筑增加采光通风功能,膜结构封闭采光结构的开口时,可以开启房屋内的空调,以改善当地热湿居住环境的影响。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式吊顶,包括中柱结构、横梁结构、采光结构、膜结构和若干拉结系梁,所述中柱结构的上端与所述横梁结构连接,所述横梁结构用于与房屋的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式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柱结构、横梁结构、采光结构、膜结构和若干拉结系梁,所述中柱结构的上端与所述横梁结构连接,所述横梁结构用于与房屋的承重柱连接,所述采光结构位于所述横梁结构的下方,所述采光结构与房屋的承重柱连接,所述采光结构中心处设置有开口,所述中柱结构的下端穿过所述开口,若干所述拉结系梁的一端与所述中柱结构连接,若干所述拉结系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膜结构连接,所述中柱结构能够驱动所述拉结系梁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膜结构运动,使得所述膜结构能够封闭或打开所述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式吊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拉结系梁沿所述中柱结构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中柱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连接结构、第一中柱、动力结构、第二中柱和把手,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横梁结构连接,所述拉结系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柱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式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柱和所述第二中柱均包括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外层结构包裹在所述内层结构的外侧,所述内层结构采用钢材制成,所述外层结构采用木材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式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结构包括两个横梁,两个所述横梁交叉设置,两个所述横梁的交叉处采用榫卯结构连接,且两个所述横梁的交叉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中柱结构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各所述横梁的端部均用于与房屋的承重柱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式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结构包括外框架、内框架和采光玻璃,所述外框架用于与房屋的承重柱连接,所述内框架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内侧,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内框架的内侧,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邓琼莉刘文李勇刘沛林练超高亮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