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241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隔音技术领域,解决吊顶空调机组隔音处理的技术问题,包括与吊顶吊挂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包裹式设置在空调机组外围,支撑架上两层的柔性隔音毯,以及围绕空调机组风道口设置的复合隔音毡,以及形成隔音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搭建支撑架;步骤二,风道处以复合隔音毡密封;步骤三,铺设内层柔性隔音毯;步骤四,风道处以复合隔音毡密封,步骤五,铺设外层柔性隔音毯;步骤六,测试噪音。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施工方法,能够保证支撑架结构牢固支撑,同时保证风道处的隔音毡密封紧密,并且保证包覆的柔性隔音毯牢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隔音结构施工便捷,隔音效果好。隔音效果好。隔音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隔音
,涉及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调系统的风道和机组均在装修时均已完成在房顶的吊挂,那么对产生噪音的空调机组设备进行隔音,则需要考虑在固有结构上进行施工,这样的施工难度增大。
[0003]对于空调技术进行隔音处理,需要设计隔音结构,为了保证隔音效果最优,再结合施工的难度,则需要设计出便捷快速的施工方式,以及容易安装的结构。
[0004]再考虑影响隔音棉吸音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厚度、密度和空气流阻等;密度是每立方米材料的重量;空气流阻是单位厚度时材料两侧空气气压和空气流速之比;空气流阻是影响隔音棉的隔音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流阻太小,说明材料稀疏,空气振动容易穿过,隔音性能下降;流阻太大,说明材料密实,空气振动难于传入,隔音性能亦下降。对于隔音棉来讲,隔音性能存在最佳流阻。在实际工程中,测定空气流阻比较困难,但可以通过厚度和容重粗略估计和控制,所以需要对空气。
[0005]1、随着厚度增加,中低频隔音系数显著地增加,但高频变化不大(高频吸收总是较大的)。
[0006]2、厚度不变,容重增加,中低频隔音系数亦增加;但当容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变得密实,流阻大于最佳流阻,隔音系数反而下降。
[0007]对于厚度超过5cm的容重为16Kg/m3的隔音棉,低频125Hz隔音系数约为0.2,中高频(>500Hz)的隔音系数已经接近于1了。当厚度由5cm继续增大时,低频的隔音系数逐渐提高,当厚度大于1m以上时,低频125Hz的吸声系数也将接近于1。
[0008]当厚度不变,容重增大时,隔音棉的低频隔音系数也将不断提高,当容重接近110kg/m3时隔音性能达到最大值,50mm厚、频率125Hz处接近0.6

0.7。容重超过120kg/m3时,隔音性能反而下降,是因为材料变得致密,中高频隔音性能受到很大影响,当容重超过300kg/m3时,隔音性能减小很多。建筑声学中常用的吸音棉的厚度有2.5cm、5cm、容重有16、24、32、48、80、96、112kg/m3。通常使用5cm厚,28

38kg/m3的隔音棉。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吊顶空调机组设计便捷快速的施工方式,以及容易安装的结构。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包括与吊顶吊挂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包裹式设置在空调机组外围,支撑架上两层的柔性隔音毯,以及围绕空调机组风道口设置的复合隔音毡。
[0012]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架为立体方形钢结构体,其前端面和后端面的面部结构相同,其中间部位具有中线结构。
[0013]具体的,所述的面部结构是在端面的方框结构中焊接两根相互平行的竖向钢管,并且在这两根竖向钢管之间焊接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钢管。
[0014]具体的,所述的中线结构围绕支撑架一周设置,中线结构位于侧平面内。
[0015]具体的,所述的柔性隔音毯是由防火布包覆的三层复合结构,三层复合结构为两层柔性的隔音毡夹着一层吸音棉。
[0016]优选的,所述的复合隔音毡为四层复合的隔音毡密封结构。
[0017]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的施工方法,以形成上述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一,搭建支撑架
[0019]通过四根镀锌方管形成支撑架的顶面方框结构,接着通过四根镀锌方管形成与顶面方框结构相同的底面方框结构,通过六根镀锌方管在对应位置连接顶面方框结构和底面方框结构形成立体方形钢结构体,完善立体方形钢结构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面部结构;
[0020]步骤二,风道处以复合隔音毡密封
[0021]在前端面及后端面的面部结构内侧分别连接隔音毡,隔音毡围绕风道密封连接;
[0022]步骤三,铺设内层柔性隔音毯
[0023]在支撑架的立体方形钢结构体内壁上连接形状适合的柔性隔音毯,第一柔性隔音毯、第二柔性隔音毯、第四柔性隔音毯和第三柔性隔音毯之间相互接触的边缘进行紧塞形变处理,使得柔性隔音毯之间没有缝隙;
[0024]步骤四,风道处以复合隔音毡密封
[0025]在前端面及后端面的面部结构外侧分别连接隔音毡,隔音毡围绕风道密封连接;
[0026]步骤五,铺设外层柔性隔音毯
[0027]在支撑架的立体方形钢结构体内壁上连接形状适合的柔性隔音毯;
[0028]步骤六,测试噪音
[0029]围绕整个隔音结构,在接缝处用分贝仪测试,使得噪音降低至40~60分贝,若降噪效果不佳,调整柔性隔音毯层级厚度或者材质容重,拆除柔性隔音毯再进行铺设。
[003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本专利技术中隔音结构能够良好的包裹噪音源,即空调机组结构,阻碍噪音的传出,达到良好的隔音效果;钢架结构上附加内外两层柔性隔音毯,比单层隔音结构的隔音效果好,并且内层柔性隔音毯之间相互挤压,封堵缝隙,进一步增强了隔音效果;并且围绕风道采用隔音毡密封处理,谨防缝隙处空气流动和音波借助空气进行传播。
[0032]2、本专利技术中隔音结构端面的面部结构能够更好的满足隔音毡密封处理需求,对隔音毡进行良好支撑,以避免空调机组风道结构振动时,与支撑架进行刚性碰撞,或者振动过程中产生缝隙,进一步加强了隔音效果。
[0033]3、本专利技术中的中线结构能够很好对面积大的柔性隔音毯进行支撑和加固,例如第一柔性隔音毯和第二柔性隔音毯,谨防塌陷,造成包裹不严密。
[0034]4、本专利技术中的施工方法,能够保证支撑架结构牢固支撑,同时保证风道处的隔音毡密封紧密,并且保证包覆的柔性隔音毯牢固;最后一步的检测方式,能够保证最终的施工效果,使得分贝降低到噪音分贝等级下。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中支撑架的关系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隔音结构支撑架架设示意图;
[0037]图3为图2中A

A视角的俯视示意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隔音结构的支撑架示意图;
[003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隔音结构的支撑架+柔性隔音毯的剖面示意图;
[004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隔音结构的支撑架+柔性隔音毯+复合隔音毡的示意图;
[0041]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柔性隔音毯的示意图;
[004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柔性隔音毯的示意图;
[0043]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三柔性隔音毯的示意图;
[0044]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第四柔性隔音毯的示意图;
[0045]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柔性隔音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6]图中标记:1

吊顶,2

空调机组,3

支撑架,30

立体方形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吊顶吊挂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包裹式设置在空调机组外围,支撑架上两层的柔性隔音毯,以及围绕空调机组风道口设置的复合隔音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为立体方形钢结构体,其前端面和后端面的面部结构相同,其中间部位具有中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部结构是在端面的方框结构中焊接两根相互平行的竖向钢管,并且在这两根竖向钢管之间焊接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线结构围绕支撑架一周设置,中线结构位于侧平面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隔音毯是由防火布包覆的三层复合结构,三层复合结构为两层柔性的隔音毡夹着一层吸音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隔音毡为四层复合的隔音毡密封结构。7.一种吊顶空调机组隔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波宇刘孝晨郑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远航隔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