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辐条式刀盘正面刀具的耐磨优化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26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辐条式刀盘正面刀具的耐磨优化布置结构,正面刀具包括撕裂刀和切刀,撕裂刀包括高撕裂刀B和低撕裂刀b,切刀包括正面切刀M和外侧切刀m;刀盘采用四根主辐条+四根副辐条的八辐条式刀盘;正面刀具包括撕裂刀和切刀;撕裂刀沿半径由小到大方向布置n级,刀盘的每条半径路径上只布置一把高撕裂刀B;切刀沿半径由小到大方向布置k级,切刀与撕裂刀分半径路径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抛弃传统“切削路径越长布置的刀具越多”的刀盘刀具布置观念,刀具布置的更少,配置更为简洁,达到以较少的刀具配置实现较低的磨损效果,从而实现长距离盾构不换刀,节省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辐条式刀盘正面刀具的耐磨优化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施工设备
,具体是盾构刀盘刀具的设计,尤其是一种大直径盾构辐条式刀盘正面刀具的耐磨优化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盾构在砂卵石、卵漂石层级配不良、石英含量高、磨蚀性强的地层中,刀盘和刀具极易发生磨损,甚至会出现刀具崩坏、脱落,导致刀盘失效等严重情况。在北京、沈阳、成都等典型砂卵石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一般采用开口率大于60%的辐条式刀盘,并且经过长期的工程应用及现场评估也已经证明了这种刀盘选型的正确性。但事实表明,刀具的磨损依然很严重,刀盘的损坏也经常发生,浪费工期开舱及换刀工作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通过长期、大量的工程实践,对刀盘或刀具改造后工程效果表明:因刀具过度磨损导致的严重工程事故问题完全可以依靠合理的刀盘设计和刀具配置来避免。因此,亟需对刀盘进行合理的设计、对刀具进行合理的选型设计及优化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直径盾构辐条式刀盘正面刀具的耐磨优化布置结构,以解决刀具的常规选型和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辐条式刀盘正面刀具的耐磨优化布置结构,所述正面刀具包括撕裂刀和切刀,撕裂刀包括高撕裂刀B和低撕裂刀b,切刀包括正面切刀M和外侧切刀m;其特征在于:刀盘采用四根主辐条+四根副辐条的八辐条式刀盘,刀盘相邻辐条间为一个分块,共划分为八个分块;撕裂刀沿半径由小到大方向布置n级,第1~(n

2)级全部布置在辐条上,第(n

1)级布置在刀盘外缘内侧,第n级布置在刀盘外缘外侧,且刀盘的每条半径路径上只布置一把高撕裂刀B;切刀沿半径由小到大方向布置k级,第1~(k

1)级正面切刀M1~M(k

1)全部布置在辐条上,第k级外侧切刀m(k)布置在刀盘外缘上,且切刀与撕裂刀分半径路径布置,即在同一刀梁的同一半径路径上切刀与撕裂刀不同时存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优化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第1~(n

2)级高撕裂刀B1~B(n

2)的布置方式为:在刀盘半径1.5m范围内,沿第一路径采用交错的方式布置第1~4级高撕裂刀B1~B4;在刀盘半径1.5m范围外,沿第二路径采用沿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沿螺旋线方向顺时针布置第5~(n

2)级高撕裂刀B5~B(n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优化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第1~(n

2)级低撕裂刀b1~b(n

2)的布置方式为:在刀盘半径1.5m范围内,不布置低撕裂刀b1~b4;在刀盘半径1.5m范围外,沿第三路径采用沿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沿螺旋线方向顺时针布置第5~(n

2)级低撕裂刀b5~b(n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优化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第(n

1)级撕裂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华龙营升杨兴昆王振杨志勇杨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