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蚕丝4D复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21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羽绒蚕丝4D复合枕,包括复合枕芯,复合枕芯主要由枕皮、羽绒蓬松层、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高分子POE主支撑层、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和蚕丝舒适层组成,复合枕芯为上下分区的多层夹芯结构。该羽绒蚕丝4D复合枕,本产品在使用的时候能有效的支撑颈椎曲度,分散人体头部和颈部的压力,让脖颈得到舒适的支撑,缓解疲劳,增强了枕芯的透气性,能有效的疏散头颈部的热量,保证睡眠的舒适干爽,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填充物能提供不同的回弹性,枕芯可以正反两用,头部能感受到不同的缓压触感,适合在不同的身体状态下,随意切换。随意切换。随意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绒蚕丝4D复合枕


[0001]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
,具体为一种羽绒蚕丝4D复合枕。

技术介绍

[0002]睡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睡眠质量不好,可能会引发抑郁症、颈椎病等一系列的疾病。一个舒适的枕头可以缓解这些亚健康状况,提高睡眠质量。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五星级酒店等对羽绒产品的青睐,广大消费者对羽绒枕的喜爱度也成上升趋势。羽绒枕多是将羽绒填充到整个空腔中,羽绒用量较多,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羽绒容易在枕头填充腔中移动,睡眠中翻动身型,会造成羽绒中间少两边多,蓬松度降低,缺少支撑性,不利于舒适睡眠,此外羽绒枕回弹性不够好,不利于保持良好的枕形。也有用毛片作为填充,提升枕芯的支撑性,但是毛片自带的毛梗,过于硬挺,又会降低枕芯的舒适度。蚕丝业界誉为纤维皇后,蚕丝枕即以蚕丝为填充物的枕芯,蚕丝具有贴身保暖、滑爽透气、轻柔吸湿、抗静电,不刺痒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但是现有蚕丝枕蓬松性差,过于板结,缺少支撑力。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羽绒蚕丝复合枕芯,避免枕芯在使用过程中过于扁平,既能对脖颈起到良好的支撑,减少颈部疲劳,及时透湿散热,又能在使用中保持枕芯的蓬松感、贴身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羽绒蚕丝4D复合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羽绒蚕丝4D复合枕,包括复合枕芯,所述复合枕芯主要由枕皮、 羽绒蓬松层、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高分子POE主支撑层、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和蚕丝舒适层组成,所述复合枕芯为上下分区的多层夹芯结构,且羽绒蓬松层、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高分子POE主支撑层、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和蚕丝舒适层按垂直于枕芯体的延伸方向层叠设于枕皮内。
[0007]优选的,所述羽绒蓬松层设置在枕皮的下方,所述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设置在羽绒蓬松层的下方,所述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设置在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的下方。
[0008]优选的,所述高分子POE主支撑层设置在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的下方,所述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设置在高分子POE主支撑层的下方,所述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设置在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的下方,所述蚕丝舒适层设置在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的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枕皮、 羽绒蓬松层、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高分子POE主支撑层、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和蚕丝舒适层之间均通过中间隔层面料实现连接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复合枕芯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复合枕芯位于开口处固定安装有隐形拉链。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羽绒蚕丝4D复合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羽绒蚕丝4D复合枕,本产品结合了羽绒的轻盈柔软、蚕丝的温润舒适与记忆棉、高分子POE材质、高弹纤维的舒适性和支撑性,且产品设计上考虑了人体颈部工学与曲线结构,当枕芯在使用的时候能有效的支撑颈椎曲度,分散人体头部和颈部的压力,让脖颈得到舒适的支撑,缓解疲劳,高分子POE材质特有的空间感,增强了枕芯的透气性,能有效的疏散头颈部的热量,保证睡眠的舒适干爽,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填充物能提供不同的回弹性,枕芯可以正反两用,头部能感受到不同的缓压触感,适合在不同的身体状态下,随意切换。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侧面剖面图。
[0017]图中:1、枕皮; 2、羽绒蓬松层;3、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4、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5、高分子POE主支撑层;6、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7、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8、蚕丝舒适层;9、中间隔层面料;10、隐形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羽绒蚕丝4D复合枕,包括复合枕芯,符合枕芯可以正反两用,所述复合枕芯主要由枕皮1、 羽绒蓬松层2、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3、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4、高分子POE主支撑层5、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6、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7和蚕丝舒适层8组成,复合枕芯为上下分区的多层夹芯结构,且羽绒蓬松层2、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3、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4、高分子POE主支撑层5、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6、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7和蚕丝舒适层8按垂直于枕芯体的延伸方向层叠设于枕皮1内,复合枕芯为多层层叠设计,利用了不同材质的性能,提升了产品的舒适性,枕皮1采用格子分区绗缝,可直接绗缝格子,也可以采用打裥工艺做立体面包格形式设计。
[0020]羽绒蓬松层2设置在枕皮1的下方,使用羽绒蓬松层2贴合头颈部位时,羽绒的松软保暖能使枕芯更好的包裹头颈部,温暖蓬松却没有压迫感和闷热感,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3设置在羽绒蓬松层2的下方,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4设置在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3的下方,高分子POE主支撑层5设置在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4的下方,高分子POE主支撑层5在使用时可以发挥良好的弹性和支撑性,缓解头部压力,贴合颈椎曲度,保持人体脊柱S型的自然生理弯曲状态,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6设置在高分子POE主支撑层5的下方,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4和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6可保证主支撑区的舒适,起到了缓冲压力的作用,在翻
身以及睡眠时,能缓冲头部以及肩颈的压力,降低睡眠压迫点的产生,且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4和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6材料可为荞麦壳、决明子、软木颗粒、PE颗粒等。
[0021]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7设置在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6的下方,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3和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7可以是慢回弹记忆棉材质、海绵、乳胶、纤维等,蚕丝舒适层8设置在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7的下方,蚕丝舒适层8可以是桑蚕丝,也可以是柞蚕丝等,使用蚕丝舒适层8贴合头颈部位时,蚕丝的滑爽透气、轻柔吸湿,能更好的接触头颈,枕皮1、 羽绒蓬松层2、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3、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4、高分子POE主支撑层5、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6、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7和蚕丝舒适层8之间均通过中间隔层面料9实现连接固定,利用中间隔层面料9形成独立的腔体,填充不同的芯材,立高高度为零至六厘米,复合枕芯可以采用直接对拼的方式,也可以不采用立高边的设计,上下层枕皮1直接对拼,复合枕芯的一侧设有开口,复合枕芯位于开口处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绒蚕丝4D复合枕,包括复合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枕芯主要由枕皮(1)、 羽绒蓬松层(2)、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3)、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4)、高分子POE主支撑层(5)、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6)、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7)和蚕丝舒适层(8)组成,所述复合枕芯为上下分区的多层夹芯结构,且羽绒蓬松层(2)、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3)、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4)、高分子POE主支撑层(5)、第二高弹纤维支撑层(6)、第二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7)和蚕丝舒适层(8)按垂直于枕芯体的延伸方向层叠设于枕皮(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蚕丝4D复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蓬松层(2)设置在枕皮(1)的下方,所述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3)设置在羽绒蓬松层(2)的下方,所述第一高弹纤维支撑层(4)设置在第一慢回弹记忆棉缓冲层(3)的下方。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福青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