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斜拉桥主塔塔顶伸缩旋转式检修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183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主塔塔顶伸缩旋转式检修平台,包括支腿、升降架、滑移系统、中门架、旋转框架系统、施工平台板和吊篮横梁,所述支腿固定连接于塔顶既有结构上且用于支撑升降架,所述滑移系统沿着所述升降架水平滑移,所述中门架固定于所述滑移系统上,所述旋转框架系统在所述中门架相对的两侧设置一对且与所述中门架转动连接,所述施工平台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底面,所述吊篮横梁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顶面,所述吊篮横梁用于通过吊篮钢丝绳吊装吊篮,所述吊篮设置为从所述旋转框架底面穿过至其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了高空坠物风险,同时有效解决了重复安装的安全风险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源浪费等问题。源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斜拉桥主塔塔顶伸缩旋转式检修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维修养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斜拉桥主塔塔顶伸缩旋转式检修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斜拉桥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其设计使用寿命绝大多数为100年甚至120年。为了实现大桥百年的使用寿命,主塔、斜拉索系统、主梁等大桥的关键承力结构的检修与养护等显得尤为重要。而随着跨度的增大,主塔高度、斜拉索长度也随之增加,人工抵近检查及养护作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0003]对于前期新建的桥梁,由于重视桥梁建设,轻视桥梁管养理念的影响,对于大桥高塔、拉索等重要结构并未考虑设置安全、可靠、可达的检修通道,尤其针对高塔及斜拉索塔端索导管口部位(如索导管口处的PE、楔块式阻尼器等)的检修,目前主要是利用在塔顶搭设简易的挑梁系统和配套的塔外吊篮作为载人平台进行作业。挑梁系统作为临时性结构,一般结构简单,安全性较差;同时需要在塔冠外壁上钻孔植筋,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难以保证,同时容易发生超高空坠物的安全风险,严重影响桥面既有的车辆行车安全;当次养护作业完成后随即进行拆除,未考虑后续的养护作业,造成多次安拆和资源浪费。现有的塔顶挑梁系统+塔外吊篮模式已不满足大跨度斜拉桥主塔、斜拉索系统的百年使用寿命的养护目标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度斜拉桥主塔塔顶伸缩旋转式检修平台,解决了既有大跨度斜拉桥塔顶无检修通道的现状,同时检修平台以塔顶既有的平台范围为基础进行自身的拼接和安装,无需在塔冠外壁上钻孔植筋,有效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了高空坠物风险;塔顶平台主体结构可放置于塔顶重复利用,有效解决重复安装的安全风险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主塔塔顶伸缩旋转式检修平台,包括支腿、升降架、滑移系统、中门架、旋转框架系统、施工平台板和吊篮横梁,所述支腿固定连接于塔顶既有结构上,所述支腿设置多个且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架,所述滑移系统沿着所述升降架顶面水平滑移,所述中门架固定于所述滑移系统上,所述旋转框架系统在所述中门架相对的两侧设置一对且与所述中门架转动连接,一对旋转框架系统转动至打开状态时与所述升降架形成T形结构,一对旋转框架系统转动至回收状态时位于所述升降架上方两侧,所述施工平台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底面,所述吊篮横梁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顶面,所述吊篮横梁用于通过吊篮钢丝绳吊装吊篮,所述吊篮设置为从所述旋转框架底面穿过至其正下方。
[0006]优选的是,所述支腿包括锚板和下立柱,所述支腿通过锚板锚固于塔顶既有结构上,所述下立柱垂直固定于所述锚板的中心。
[0007]优选的是,所述下立柱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腿销轴通孔,所述升降架包括多个上立柱和横梁框架,多个上立柱一一对应套设于多个支腿的多个下立柱上,多个下立柱顶端连接所述横梁框架,所述下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支腿销轴通孔孔径一致的升降架销轴通孔,其内通过穿设销轴将所述上立柱和下立柱连接。
[0008]优选的是,所述升降架还包括杆件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横梁框架两端的上立柱之间,所述杆件组件连接于对应的一对上立柱和横梁框架上,所述升降架其中一端的杆件组件和支腿上还设置有顶升丝杆系统,其包括连接梁、一对丝杠杠体和多个丝杠螺母,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一对支腿的下立柱上,一对丝杠杠体下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梁上,上端分别从所述杆件组件的端横梁竖向穿过,所述丝杠杠体在所述端横梁的上下表面均螺纹套设一个丝杠螺母。
[0009]优选的是,所述横梁框架两侧的纵向梁截面为工字型结构,所述滑移系统包括滑移框架梁和多个C形滑槽,多个C形滑槽固定于所述滑移框架梁下表面且其开口向下并套接于工字型结构的横梁框架翼缘板上。
[0010]优选的是,所述中门架为门式结构且固定于所述滑移框架梁的一端。
[0011]优选的是,所述旋转框架系统包括内旋转桁架、外旋转桁架和端旋转桁架,所述端旋转桁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旋转桁架和外旋转桁架的一端铰接,所述内旋转桁架和外旋转桁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门架的一侧铰接,从而所述内旋转桁架、外旋转桁架、端旋转桁架和中门架的一侧形成角度可调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0012]优选的是,所述内旋转桁架、外旋转桁架和端旋转桁架的底面梁形成所述旋转框架系统的下弦杆,所述施工平台板直接搁置于所述下弦杆上,所述施工平台板为多块板体依次拼接而成的结构。
[0013]优选的是,所述内旋转桁架、外旋转桁架和端旋转桁架的顶面梁形成所述旋转框架系统的上弦杆,所述吊篮横梁为倒U型结构并通过C形连接板在所述上弦杆上固定多个,所述吊篮横梁上设置有吊篮钢丝绳锚固点,其用于锚固吊篮钢丝绳。
[0014]优选的是,所述滑移系统、中门架和旋转框架系统在所述升降架的两端均设置。
[0015]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申请的检修平台仅通过支腿结构与主塔结构连接及受力,支腿结构处于既有塔顶平台内部,避免了在主塔塔顶及塔壁钻孔植筋等施工,安全风险可控;
[0017](2)本申请的检修平台为桁架式结构,顶升和旋转动作通过成熟且可靠的丝杆和铰接实现,无需额外的液压顶升、电动控制等附属系统,结构受力简单、明确,加工制作成本低。
[0018](3)本申请的检修平台当养护作业完成后即可按照拼接使用的逆顺序进行旋转、回收、下放,将整体结构收缩至塔冠内,作为永久结构的附属结构放置在塔顶,后期如需对主塔进行检测维修可直接使用,避免了重复拆装的安全风险。
[0019]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检修平台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支腿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升降架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顶升丝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滑移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申请中门架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申请旋转框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申请旋转框架系统打开后与平台板以及吊篮横梁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申请吊篮横梁与吊篮系统连接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支腿,1

1、锚板,1

2、下立柱,1

3、支腿销轴通孔,2、升降架,2

1、上立柱,2

2、横梁框架,2

3、杆件组件,2

4、升降架销轴通孔,2

5、纵向梁,3、顶升丝杆系统,3

1、连接梁、3

2、丝杠杠体,3

3、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斜拉桥主塔塔顶伸缩旋转式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腿、升降架、滑移系统、中门架、旋转框架系统、施工平台板和吊篮横梁,所述支腿固定连接于塔顶既有结构上,所述支腿设置多个且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架,所述滑移系统沿着所述升降架顶面水平滑移,所述中门架固定于所述滑移系统上,所述旋转框架系统在所述中门架相对的两侧设置一对且与所述中门架转动连接,一对旋转框架系统转动至打开状态时与所述升降架形成T形结构,一对旋转框架系统转动至回收状态时位于所述升降架上方两侧,所述施工平台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底面,所述吊篮横梁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顶面,所述吊篮横梁用于通过吊篮钢丝绳吊装吊篮,所述吊篮设置为从所述旋转框架底面穿过至其正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斜拉桥主塔塔顶伸缩旋转式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锚板和下立柱,所述支腿通过锚板锚固于塔顶既有结构上,所述下立柱垂直固定于所述锚板的中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斜拉桥主塔塔顶伸缩旋转式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立柱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腿销轴通孔,所述升降架包括多个上立柱和横梁框架,多个上立柱一一对应套设于多个支腿的多个下立柱上,多个下立柱顶端连接所述横梁框架,所述下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支腿销轴通孔孔径一致的升降架销轴通孔,其内通过穿设销轴将所述上立柱和下立柱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斜拉桥主塔塔顶伸缩旋转式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还包括杆件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横梁框架两端的上立柱之间,所述杆件组件连接于对应的一对上立柱和横梁框架上,所述升降架其中一端的杆件组件和支腿上还设置有顶升丝杆系统,其包括连接梁、一对丝杠杠体和多个丝杠螺母,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一对支腿的下立柱上,一对丝杠杠体下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芳胡先朋谢海清叶剑平赵恒钎代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