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417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管桩,所述混凝土管桩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结构与第二固定装置相同,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上弧板和底板,所述上弧板底部两端均焊接有底板,所述上弧板两侧均安装有侧夹具,所述上弧板顶部安装有上夹具,所述上弧板上部两侧均安装有夹耳且通过夹耳和连杆连接有开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可快速固定住超声波检测仪的探头,节约时间,且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各种管径的混凝土管桩,适用范围广,且无需人工手动拿持,节约人力。节约人力。节约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管桩是现阶段基础建设中最为常用的建筑构件,桩径主要在Φ400mm,每节长度8m、10m、12m不等,因其生产成本低、施工简单以及单方混凝土的承载力很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施工工程中,预制的混凝土管桩多为圆柱形,在使用前需要对预制桩的桩身完整性、结构内部缺陷等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设备是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主要包括主机,以及两个探头,主机和探头之间通过电缆相连接,其中一个探头发射超声波,另一个探头接收超声波,主机上会显示出超声波的波形,超声波穿过管桩内部,遇到缺陷时波形会出现异样,进而检测分析管桩的内部缺陷,测试过程中先在混凝土管桩的两端选几个对称的测试点并做标记,在两个探头抵接于管桩的面涂上凡士林等耦合剂,避免空气对超声波波形的影响,两个人分别将探头抵紧于管桩的两个端面,并且需要分别抵紧于两端对称的测试点,打开主机即可进行测试。
[0003]传统的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有以下缺点:1、传统的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不可快速夹持探头,浪费时间;2、传统的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需要人工手动拿持,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本技术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可快速固定住超声波检测仪的探头,节约时间,且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各种管径的混凝土管桩,适用范围广,且无需人工手动拿持,节约人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包括混凝土管桩,所述混凝土管桩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结构与第二固定装置相同,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上弧板和底板,所述上弧板底部两端均焊接有底板,所述上弧板两侧均安装有侧夹具,所述上弧板顶部安装有上夹具,所述上弧板上部两侧均安装有夹耳且通过夹耳和连杆连接有开环。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底部粘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包括垫片和凸点,所述垫片底部固定连接有凸点。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耳包括第一端片、第一滑杆、第一弹簧和固定耳,所述固定耳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外侧壁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杆端部焊接有第一端片。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夹具包括第三端片、第三滑杆、第三弹簧和第三侧片,所述第三滑杆外侧壁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滑杆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三端
片和第三侧片。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夹具包括第二端片、第二滑杆、第二弹簧和底片,所述第二滑杆外侧壁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杆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二端片和底片。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侧片、底片和开环表面均粘接有橡胶片。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可快速固定住超声波检测仪的探头,节约时间,安装前,先将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分别安装到待检测混凝土管桩的两端,安装第一固定装置时,将第一固定装置通过开口处缓缓沿着混凝土管桩外侧壁向下滑,直到底板通过底部的防滑垫稳固的站立在地面上,混凝土管桩外侧壁挤压侧夹具和上夹具,侧夹具的第三滑杆向外滑,第三弹簧受压缩短,上夹具的第二滑杆顺着第一固定装置向上滑,第二弹簧受压缩短,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回弹的力分别使第二端片和第三端片通过橡胶片夹紧混凝土管桩,此时将其中一个探头放入开环内,由于探头有一定的长度,故探头自身的长度使开环向着远离固定耳的方向移动,第一滑杆在固定耳内侧壁滑动,第一弹簧受压缩短且通过其回弹的趋势夹紧开环和探头,使探头端部始终紧贴混凝土管桩,接着将另一个探头安装到第二固定装置上,原理同上,解决传统的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不可快速夹持探头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各种管径的混凝土管桩,适用范围广,且无需人工手动拿持,节约人力,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相同,均采用侧夹具和上夹具来夹持混凝土管桩,侧夹具和上夹具有一定的弹性活动空间,可夹持一定范围内所有管径的混凝土管桩,使用范围广且无需人工手动拿持,十分方便,解决传统的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需要人工手动拿持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中:1、第一固定装置;101、上弧板;102、底板;2、混凝土管桩;3、第二固定装置;4、侧夹具;401、第三端片;402、第三滑杆;403、第三弹簧;404、第三侧片;5、夹耳;501、第一端片;502、第一滑杆;503、第一弹簧;504、固定耳;6、上夹具;601、第二端片;602、第二滑杆;603、第二弹簧;604、底片;7、防滑垫;701、垫片;702、凸点;8、连杆;9、开环;10、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包括混凝土管桩2,混凝土管桩2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1和第二固定装置3,第一固定装置1结构与第二固定装置3相同,第一固定装置1包括上弧板101和底板102,上弧板101底部两端均焊接有底板102,上弧板101两侧均安装有侧夹具4,上弧板101顶部安装有上夹具6,上弧板101上部两侧均安装有夹耳5且通过夹耳5和连杆8连接有开环9,本技术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可快速固定住超声波检测仪的探头,节约时间,且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各种管径的混凝土管桩2,适用范围广,且无需人工手动拿持,节约人力。
[0022]其中,底板102底部粘接有防滑垫7,防滑垫7包括垫片701和凸点702,垫片701底部固定连接有凸点702,防滑效果好。
[0023]其中,夹耳5包括第一端片501、第一滑杆502、第一弹簧503和固定耳504,固定耳504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502,第一滑杆502外侧壁套接有第一弹簧503,第一滑杆502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包括混凝土管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桩(2)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1)和第二固定装置(3),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结构与第二固定装置(3)相同,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包括上弧板(101)和底板(102),所述上弧板(101)底部两端均焊接有底板(102),所述上弧板(101)两侧均安装有侧夹具(4),所述上弧板(101)顶部安装有上夹具(6),所述上弧板(101)上部两侧均安装有夹耳(5)且通过夹耳(5)和连杆(8)连接有开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2)底部粘接有防滑垫(7),所述防滑垫(7)包括垫片(701)和凸点(702),所述垫片(701)底部固定连接有凸点(7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金属超声检测仪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耳(5)包括第一端片(501)、第一滑杆(502)、第一弹簧(503)和固定耳(504),所述固定耳(5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超王开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超音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