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座舱教学实训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座舱实训设备
,尤其涉及智能座舱教学实训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座舱内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座舱实训课程将逐渐成为汽车工程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座舱内完成各种智能化的实训操作,然而由于智能座舱实训设备兴起不久,目前的实训设备更多的聚焦于实训内容的多样性,却鲜有考虑实训过程中学生操作是否方便、舒适等体验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智能座舱教学实训设备,在增强设备智能化程度的同时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座舱教学实训平台。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座舱教学实训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框,所述底框的内底壁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侧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座舱教学实训平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框(2),所述底框(2)的内底壁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的侧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柱(7),所述转动柱(7)向上贯穿底框(2),且转动柱(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8);所述螺纹套(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9),所述螺纹块(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框(11),所述缓冲框(1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4),所述连接座(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座凳(15);所述座凳(15)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的中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靠背(18)。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纪成,尹大明,吴得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玄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