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网联车辆环境感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网联车辆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网联车辆环境感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网联车辆依靠自身的感知系统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进而执行相应的动作,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交通信号感知是智能网联车辆进行环境感知的重要方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人驾驶车辆与现有人工驾驶车辆将同步存在行驶,现阶段,交通信号特别是十字路口处信号的感知是行业内的研究热点,在传统研究中,依靠车载摄像机拍摄的交通信号灯图片进行图像识别进而得到当前交通信号信息,申请人在进行车辆实训的过程中发现,该方法的弊端较多,车载摄像机容易受到行人及其他车辆的干扰不能及时准确的采集到包含交通信号灯设备的图片,复杂的路口环境也容易对分析结果造成干扰,增加了图像处理的数据解析任务,导致图像识别结果输出速度降低,并且严重影响识别结果,因而不能通过图像识别得到准确的交通信号信息。当前在部分研究中,提出采用电磁信号进行交通信息的传递,车辆实时获取交通信号信息,将相应的交通信号信息加入到控制决策依据中,但是具体如何实现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联车辆环境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认进入灯控区;S2:接收当前交通信号信息;S3:判断当前交通信号是否可行,如可行,则通过路口;S4:确认驶出灯控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辆环境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中确认进入灯控区具体包括:车辆经过第一感知设备时,唤醒车载设备,当车载设备被唤醒后,车辆确认进入灯控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辆环境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中,交通信号信息包括当前信号灯进程和交通信号时钟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辆环境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3中,还包括:当判断当前交通信号不可行时,进一步解析交通信号时钟信息,判断下一次可通行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辆环境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3中,还包括:当判断当前交通信号不可行时,进一步解析待行区的终点信息,车辆根据解析到的待行区终点信息,进入待行区,在判断得出的下一次可通行时间内通行路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辆环境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4中,具体为:车载控制器对接收到的关闭交通信号接收设备的命令进行解析并控制交通信号接收设备关闭,车辆确认驶出灯控区域。7.一种智能网联车辆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完成前述权利要求1
‑
6中任一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丕华,刘国军,宁纪成,朱立恒,吴得乐,许智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玄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