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脉宽调制型变频技术死区的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333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脉宽调制型变频技术中死区补偿的方法--用于脉宽调制型变频技术死区的补偿方法。它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的,首先检测出各相的电流信号,并把模拟量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判断,根据电流方向判定功率器件是有效还是无效,然后给有效器件发出正常的、不含死区的驱动信号,而不给无效器件发出驱动信号,这样就完全避免了死区问题,改善了PWM单元的性能。这种方法不需要计算,只需要根据电流方向判定是否发出驱动信号,方法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同时也降低了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提高了逆变器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脉宽调制型变频技术死区的补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脉宽调制型变频技术中死区的补偿方法,能用于电机驱动系统和电源等采用PWM(脉宽调制)技术的电力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PWM(即脉宽调制)技术已经成为变频调速电机驱动系统的必需技术。PWM技术与逆变器结合而成的PWM驱动单元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电机系统的性能。PWM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死区的补偿。死区对PWM的性能影响显著,它对PWM输出电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死区形成的偏差电压使PWM实际输出的基波电压在相位和幅值上与理想情况不同。对于感性的电机负载,只要存在电流的滞后功率因数角,实际输出基波电压的相位一定超前于理想基波电压,幅值则小于理想值。另一方面,死区对输出电压的谐波也有影响。理想的PWM输出电压中不存在低次谐波,谐波只存在于与载波频率成倍数关系的频率附近。死区则带来了一系列的低次谐波,增大了电机输出转矩脉动。同时,PWM调制深度越小死区影响越显著,而调制深度小是对应于电机的低速和/或轻载运行时的情况,死区也就直接影响到电机的调速范围和定位精度。要实现高性能的数字化电机驱动系统,必须对PWM的死区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脉宽调制型变频技术死区的补偿方法,其特征是它是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的,一、用分别串联在电机(1)的(U)相绕组、(V)相绕组回路中的电流检测电阻(R1)、电流检测电阻(R2)分别检测出(U)相电流信号(I1)和(V)相电流信号(I2);二、对(U)相电流信号(I1)、(V)相电流信号(I2)分别通过滤波与放大电路(2-1)、滤波与放大电路(2-2)进行滤波和放大得到信号(X1)、信号(X2);三、分别用模/数转换器(3-1)、模/数转换器(3-2)把模拟量的信号(X1)、信号(X2)转换成数字量的信号(x1′)、信号(x2′);四、根据分别代表(U)相电流信号(I1)和(V)相电流信号(I...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脉宽调制型变频技术死区的补偿方法,其特征是它是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的,一、用分别串联在电机(1)的(U)相绕组、(V)相绕组回路中的电流检测电阻(R1)、电流检测电阻(R2)分别检测出(U)相电流信号(I1)和(V)相电流信号(I2);二、对(U)相电流信号(I1)、(V)相电流信号(I2)分别通过滤波与放大电路(2-1)、滤波与放大电路(2-2)进行滤波和放大得到信号(X1)、信号(X2);三、分别用模/数转换器(3-1)、模/数转换器(3-2)把模拟量的信号(X1)、信号(X2)转换成数字量的信号(x1′)、信号(x2′);四、根据分别代表(U)相电流信号(I1)和(V)相电流信号(I2)的信号(x1′)和信号(x2′),通过(W)相求值运算电路(4)求出代表(W)相电流信号的信号(x3′),(W)相求值运算电路(4)是这样计算的:(W)相电流=-(U)相电流-(V)相电流;五、把信号(x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殿国史敬灼刘汉奎马洪飞贵献国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