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自动浇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33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花盆自动浇水装置,可置于花盆中保持土壤湿度以代替人工浇水。其主要结构包括内筒、外筒和环形盖板。内、外两筒插装。其中,内筒顶端封闭,底部敞口;外筒有底,顶端敞口;分别在内筒的下沿、外筒的上沿各开出一个豁口;外筒高度小于内筒,高度差取决于位于外筒上沿以上的内筒容量;环形盖板可套过内筒盖在外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盆自动浇水装置,可置于花盆中保持土壤湿度,代替人工浇水。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养花单位或家庭均采用人工定期浇水的办法,因种种原因一段时间内忘记或不能浇水的事情时有发生。为此,人们设计了种类繁多的自动浇花装置,如CN95115224.6《花盆浇花装置》、CN02108355.X《自润式不浇水花盆》、CN98245746.4《能自动引浇水的花盆》、CN02265058.X《循环浇水花盆》等等。尽管他们的构思都较新颖,但结构未免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花盆自动浇水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应用。花盆自动浇水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内筒、外筒和环形盖板。内、外两筒插装。其中,内筒顶端封闭,底部敞口;外筒有底,顶端敞口;且分别在内筒的下沿、外筒的上沿各开出一个豁口;外筒高度小于内筒,高度差取决于位于外筒上沿以上的内筒容量;环形盖板可套过内筒盖在外筒上。本技术是基于标准大气压下能支撑10米水柱和土壤吸附等基本原理。使用时,在花盆中挖一个与外筒直径、高度相同的坑,并将外筒敞口朝上置于坑中,即筒体上沿与土齐平,灌满水;将内筒口朝上,也灌满水,用手掌或其他板状物品封堵住敞口,倒置于盛水的外筒中,盖好环形盖板,以减少水分蒸发。于是,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内筒中的水位必定高于外筒筒口。由于土壤的吸附作用,外筒中的水将不断地被土壤从豁口中吸出,但内筒中的水又不断地经内筒下沿的豁口补充之,直至外筒中的水位降至外筒豁口以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花盆自动浇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花盆自动浇水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内筒1、外筒3和环形盖板2。内筒1和外筒3插装。其中,内筒1顶端封闭,底部敞口;外筒3有底,顶端敞口;且分别在内筒1的下沿、外筒3的上沿各开出一个豁口5、4;外筒3的高度小于内筒1,高度差取决于位于外筒3上沿以上的内筒1的容量;环形盖板2可套过内筒1盖在外筒3上。本技术是基于标准大气压下能支撑10米水柱和土壤吸附等基本原理。使用时,在花盆中挖一个与外筒3直径、高度相同的坑,并将外筒3敞口朝上置于坑中,即筒体上沿与土齐平,灌满水;将内筒1的敞口朝上,也灌满水,用手掌或其他板状物品封堵住敞口,倒置于盛水的外筒3中,盖好环形盖板2,以减少水分蒸发。于是,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内筒1中的水位必定高于外筒3的筒口。由于土壤的吸附作用,外筒3中的水将不断地被土壤从豁口4中吸出,但内筒1中的水又不断地经下沿的豁口5补充之,直至外筒3中的水位降至外筒豁口5之下。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盆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筒(1)、外筒(3)和环形盖板(2);内筒(1)和外筒(3)插装,其中,内筒(1)顶端封闭,底部敞口;外筒(3)有底,顶端敞口;分别在内筒(1)的下沿和外筒(3)的上沿各开出一个豁口(5、4);外筒(3)的高度小于内筒(1);环形盖板(2)可套过内筒(1)盖在外筒(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盆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筒(1)、外筒(3)和环形盖板(2);内筒(1)和外筒(3)插装,其中,内筒(1)顶端封闭,底部敞口;外筒(3)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