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植物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室内植物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光温室已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但在封闭环境中栽培植物,随着光合作用时间延长,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会快速下降,极大影响植物的光合效率,换气又会造成热能损失。
[0003]目前在塑料大棚中较多采用的是二氧化碳吊袋投放法和二氧化碳发生器投放法。这些方法虽然补充了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却伴随着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问题,封闭环境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会使二氧化碳沉积在地表和渗透进入基质中,抑制植物根的呼吸。
[0004]室内植物栽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光照不足,会进一步影响对碳素的吸收,人工补光会大幅增加成本。
[0005]自然界中的植物通过空气流动,也就是风实现二氧化碳、气态水和氧气的动态平衡,有光照时风会吹开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聚集在叶片气孔周围的氧气,使二氧化碳能够进入,以进行光合作用;无光照时风会吹开由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聚集在叶片气孔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栽培箱,用于盛放植物栽培基质;湿风制备装置,用于提供带有气态水的风;氧气投放箱,一端与所述湿风制备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植物栽培箱的底部连通;二氧化碳投放箱,一端与所述湿风制备装置连通,另一端与二氧化碳吹送管和/或二氧化碳吹送头连通;所述二氧化碳吹送管和二氧化碳吹送头均用于向所述植物栽培箱内种植的植物叶片输送湿风;光控开关,用于根据光照情况控制二氧化碳吹送管和二氧化碳吹送头处的湿风是否混入二氧化碳;所述植物栽培基质中施用了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碳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投放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连通设置的第一上层腔和第一下层腔,所述第一上层腔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层腔的上端,所述第一上层腔用于提供氧气,所述第一下层腔用于氧气与湿风混合;所述第一下层腔的一端与所述湿风制备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植物栽培箱的底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投放箱包括连通设置的第二上层腔和第二下层腔,所述第二上层腔设置在所述第二下层腔的上端,所述第二上层腔用于提供二氧化碳,所述第二下层腔用于二氧化碳与湿风混合,所述第二上层腔和第二下层腔连通与否由所述光控开关控制;所述第二下层腔的一端与所述湿风制备装置连通,另一端与二氧化碳吹送管和/或二氧化碳吹送头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吹送管包括外管体,所述外管体内设置有轴向设置的螺旋风挡结构,所述外管体的底端与所述二氧化碳投放箱连通,顶端连接有用于密封的顶端封口盖;所述外管体的外表面沿管体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外管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的设置位置与植物叶片的位置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风挡结构包括中轴及连接在所述中轴上的挡风扇叶,所述挡风扇叶螺旋状缠绕固定在所述中轴上,所述中轴的轴线与所述外管体的轴线重合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封口盖为伞状管帽,所述伞状管帽靠近所述外管体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通气孔的气流入口端靠近所述外管体的轴线设置,气流出口端远离所述外管体的轴线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培箱包括栽培箱体,所述栽培箱体的底端连接有氧气投放夹层,所述氧气投放夹层与所述栽培箱体通过支撑隔板间隔开,所述支撑隔板上设置有第三通气孔;所述氧气投放夹层与所述氧气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