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224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螺栓等距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栽培槽,所述固定架顶端设置有滴灌与混合机构,为了对植物进行浇灌,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滴灌与混合机构,通过水泵和抽水管配合,将水箱内部的肥水送入分水箱内部,再通过进水管配合,将肥水送入毛细管内部,方便肥水通过出水口浇灌在栽培槽内部,使每个植物都能被均匀的浇灌,提高了植物生长的效果,避免出现参差不良的现象,同时通过吸水棉板的配合,保证了浇灌的效果。灌的效果。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立体栽培
,具体为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立体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立体化的栽培,这种栽培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条件下,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或者以搭架、吊挂形式按垂直梯度分层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到5培,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到3倍;
[0003]但是现有的立体栽培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植物进行均匀的灌溉,使每个植物的生长效果差异较大,同时容易出现少水干旱、多水烂根的现象,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植物进行均匀的灌溉,使每个植物的生长效果差异较大,同时容易出现少水干旱、多水烂根的现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螺栓等距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栽培槽;
[0006]所述固定架顶端设置有滴灌与混合机构,为了对植物进行浇灌,通过水泵和抽水管配合,将水箱内部的肥水送入分水箱内部,然后再通过进水管配合,便于将肥水送入毛细管内部,并通过出水口浇灌在栽培槽内部;
[0007]所述栽培槽内部底端设置有防涝与排出机构,通过排出槽将多余的水排入容纳箱内部,转动限位卡环解除对定位螺杆的限位后,再转动定位螺杆,使定位螺杆带着齿辊旋转,同时通过齿凸的配合,带着挡水板沿着倾斜隔板滑动,调整了排出槽的高度,
[0008]所述进水管底端设置有分流与均匀进水机构,通过张紧弹簧推着伸缩丝杆上升,并通过推板的配合,将储液箱内部的水通过连通管推入栽培槽内部,对栽培槽内部进行补水;
[0009]所述进水管底端设置有分流与均匀进水机构,通过支撑弹簧与固定板的配合,形成组件,推动挡板和顶杆下降,迫使浮球与通孔紧密贴合,从而使肥水进入分流管,优先向储液箱内部加水。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滴灌与混合机构包括嵌入槽、分水箱、进水管、毛细管、出水口、吸水棉块、水箱、抽水管、水泵、转杆、主动轮、竖板、横杆、搅拌叶、从动轮、转动板和加料管;
[0011]两个所述固定架顶端均开设有嵌入槽,两个所述嵌入槽内部均卡接有分水箱,两
个所述分水箱一端对应放置板一侧位置处均等距熔接有进水管,且两个进水管相邻一端对应栽培槽内部位置处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外侧两端均等距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内壁卡接有吸水棉块;
[0012]所述底板顶端中部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两端均熔接有抽水管,且抽水管外侧安装有水泵,两个所述水泵输出轴对应水箱内部位置处均熔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熔接有主动轮,所述水箱内部通过螺栓等距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内壁转动连接有横杆,且横杆外侧等距熔接有搅拌叶,所述横杆两端均熔铸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水箱一端熔接有加料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4]1、设置了滴灌与混合机构,通过水泵和抽水管配合,将水箱内部的肥水送入分水箱内部,再通过进水管配合,将肥水送入毛细管内部,方便肥水通过出水口浇灌在栽培槽内部,使每个植物都能被均匀的浇灌,提高了植物生长的效果,避免出现参差不良的现象,同时通过吸水棉板的配合,既保证了浇灌,又避免泥土进入毛细管内部;
[0015]另外通过加料管向水箱内部添加肥料,然后在抽水时,通过水泵带动转杆和主动轮旋转,并通过转动板的配合,带动从动轮、横杆和搅拌叶旋转,对水和肥料进行搅拌,使水和肥料充分混合成肥水,为植物提提供足够的营养,防止肥料残留造成浪费。
[0016]2、设置了防涝与排出机构,通过排出槽将栽培槽内部多余的水排入容纳箱内部,避免植物吸水过多,出现烂根的现象,此外转动限位卡环解除对定位螺杆的限位后,再转动定位螺杆,使定位螺杆带着齿辊旋转,并通过齿凸的配合,带着挡水板沿着倾斜隔板滑动,调整了排出槽的高度,方便根据植物需要,改变对水量的限制;
[0017]另外,排出的水,通过竖管送入连接管内部,然后再通过排水管和回流管的配合,将排出的水送回水箱,便于进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0018]3、设置了防旱与补水机构,通过张紧弹簧伸缩的特性,推着伸缩丝杆上升,并与推板的配合,在栽培槽内部的水较少,水压低于张紧弹簧的弹性时,将储液箱内部的水通过连通管推入栽培槽内部,对栽培槽内部进行补水,避免植物出现缺水、干旱的现象,保证了植物的湿润,当栽培槽内部的水量正常时,栽培槽内部的水压与张紧弹簧的弹性平衡,然后再通过压块配合,带着升降滑杆和密封盖板下降,对连通管进行密封,避免栽培槽内部水的流出,此外转动调节转环推着垫环移动,改变张紧弹簧的弹性,进而调整了栽培槽内部水的储存量,提高了储水的适应性。
[0019]4、设置了分流与均匀进水机构,通过支撑弹簧与固定板的配合,形成组件,推动挡板和顶杆下降,迫使浮球与通孔紧密贴合,方便肥水进入分流管,优先向储液箱内部加水,使储液箱在栽培槽干旱时,可以及时补水,保证了植物的湿润,当储液箱内部的水量增多时,推动密封板和套管沿着顶杆上升,迫使密封板对分流管底端进行密封,避免肥水进入储液箱,然后随着分流管内部的水压增加,推动浮球上升,解除对通孔的密封,方便肥水通过通孔流入毛细管内部。
[0020]综合所述,滴灌与混合机构和分流与均匀进水机构方便进行补水和浇灌,保证了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了生长效果同时防涝与排出机构和防旱与补水机构配合,避免出现水过多、过少的现象,防止植物干燥死亡或烂根,增加了植物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滴灌与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防涝与排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防旱与补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分流与均匀进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标号:1、底板;2、固定架;3、放置板;4、栽培槽;
[0031]5、滴灌与混合机构;501、嵌入槽;502、分水箱;503、进水管;504、毛细管;505、出水口;506、吸水棉块;507、水箱;508、抽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两个所述固定架(2)之间通过螺栓等距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栽培槽(4);所述固定架(2)顶端设置有滴灌与混合机构(5),为了对植物进行浇灌,通过水泵(509)和抽水管(508)配合,将水箱(507)内部的肥水送入分水箱(502)内部,然后再通过进水管(503)配合,便于将肥水送入毛细管(504)内部,并通过出水口(505)浇灌在栽培槽(4)内部;所述栽培槽(4)内部底端设置有防涝与排出机构(6),通过排出槽(603)将多余的水排入容纳箱(602)内部,转动限位卡环(608)解除对定位螺杆(607)的限位后,再转动定位螺杆(607),使定位螺杆(607)带着齿辊(609)旋转,同时通过齿凸(606)的配合,带着挡水板(605)沿着倾斜隔板(604)滑动,调整了排出槽(603)的高度;所述栽培槽(4)内部底端设置有防旱与补水机构(7),通过张紧弹簧(711)推着伸缩丝杆(708)上升,并通过推板(712)的配合,将储液箱(702)内部的水通过连通管(703)推入栽培槽(4)内部,对栽培槽(4)内部进行补水;所述进水管(503)底端设置有分流与均匀进水机构(8),通过支撑弹簧(808)与固定板(804)的配合,形成组件,推动挡板(807)和顶杆(805)下降,迫使浮球(806)与通孔(802)紧密贴合,从而使肥水进入分流管(803),优先向储液箱(702)内部加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与混合机构(5)包括嵌入槽(501)、分水箱(502)、进水管(503)、毛细管(504)、出水口(505)、吸水棉块(506)、水箱(507)、抽水管(508)、水泵(509)、转杆(510)、主动轮(511)、竖板(512)、横杆(513)、搅拌叶(514)、从动轮(515)、转动板(516)和加料管(517);两个所述固定架(2)顶端均开设有嵌入槽(501),两个所述嵌入槽(501)内部均卡接有分水箱(502),两个所述分水箱(502)一端对应放置板(3)一侧位置处均等距熔接有进水管(503),且两个进水管(503)相邻一端对应栽培槽(4)内部位置处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毛细管(504),所述毛细管(504)外侧两端均等距开设有出水口(505),且出水口(505)内壁卡接有吸水棉块(506);所述底板(1)顶端中部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箱(507),所述水箱(507)两端均熔接有抽水管(508),且抽水管(508)外侧安装有水泵(509),两个所述水泵(509)输出轴对应水箱(507)内部位置处均熔接有转杆(510),所述转杆(510)一端熔接有主动轮(511),所述水箱(507)内部通过螺栓等距固定连接有竖板(512),所述竖板(512)内壁转动连接有横杆(513),且横杆(513)外侧等距熔接有搅拌叶(514),所述横杆(513)两端均熔铸有从动轮(515),所述从动轮(515)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16),所述水箱(507)一端熔接有加料管(5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508)另一端与分水箱(502)底端相连接,所述水泵(509)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转动板(516)另一端与主动轮(511)一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空间工程的植物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涝与排出机构(6)包括格栅撑板(601)、容纳箱(602)、排出槽(603)、倾斜隔板(604)、挡水板(605)、齿凸(606)、定位螺杆(607)、限位卡环(608)、齿辊(609)、竖管(610)、连接管(611)、排水管(612)和回流管(613);
所述栽培槽(4)内壁卡接有格栅撑板(601),所述栽培槽(4)两端对应格栅撑板(601)两侧位置处均熔接有容纳箱(602),且两个容纳箱(602)一端对应格栅撑板(601)外侧位置处均开设有排出槽(603),所述排出槽(603)内壁熔接有倾斜隔板(604),所述倾斜隔板(604)外侧对应排出槽(603)内部位置处滑动套接有挡水板(605),所述挡水板(605)一端对应容纳箱(602)内部位置处等距熔接有齿凸(606),所述容纳箱(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刘静静刘建功贾雨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古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