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集雨水的自清理型格栅景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80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收集雨水的自清理型格栅景亭、格栅和顶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边部安装有集水组件,且顶板的顶部安装有清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集水滤网、集水管、输水管、聚集管、连接短管和集水箱,雨水从顶板的顶部向底部流动,进入凹陷的集水滤网位置处,过滤掉杂质的雨水进入集水管中,再经过输水管进入聚集管内部,最后经过连接短管进入集水箱中进行收集,对雨水进行收集能够减少雨水从顶板边缘滴落的情况,且雨水没有落到地面与泥土混合,使收集的雨水中杂质更好,方便后续使用,水需要排出时,转动单向阀即可从出水管排除,操作简单快速。操作简单快速。操作简单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集雨水的自清理型格栅景亭


[0001]本技术涉及景亭
,具体为一种可收集雨水的自清理型格栅景亭。

技术介绍

[0002]亭子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避雨,乘凉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亭子也是用来点缀园林景观的一种园林小品,在许多小区公园都会建立供观赏休息使用的景亭;
[0003]但是目前建立的格栅景亭,会夹杂较多灰尘杂质,久而久之会造成亭子外部覆盖较多杂质,影响景亭整体观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收集雨水的自清理型格栅景亭,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建立的格栅景亭,会夹杂较多灰尘杂质,久而久之会造成亭子外部覆盖较多杂质,影响景亭整体观赏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收集雨水的自清理型格栅景亭,包括底板、格栅和顶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边部安装有集水组件,且顶板的顶部安装有清理组件;
[0006]所述集水组件包括集水滤网、集水管、连接孔、输水管、定位孔、聚集管、连接短管、集水箱、出水口、出水管和单向阀;
[0007]所述顶板的底部嵌入安装有集水滤网,所述顶板的底部对应集水滤网位置处连接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底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底端连接有输水管,所述格栅顶部对应输水管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顶端对应输水管底端位置处安装有聚集管,所述聚集管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短管,所述连接短管的底端连接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一侧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部嵌入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中部连接有单向阀。
[0008]优选的,所述顶板设置有四块,四块所述顶板侧端面相连接;
[0009]所述集水滤网的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集水滤网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集水滤网分别嵌入于四块顶板的底部位置处。
[0010]优选的,所述集水管为环形结构,所述集水管的顶端敞口设置,所述集水管的顶端敞口处与集水滤网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顶端贯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短管嵌入安装于限位孔内部;
[0012]所述输水管的底部放置于聚集管的内侧。
[0013]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支撑杆、防护盖板、安装孔、弧形管、喷水管、喷水孔、分水盒、分水孔、抽水管和增压水泵;
[0014]所述有顶板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防护盖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对应防护盖板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嵌入安装有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顶端安装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底部开设有喷水孔,所述喷水管的底端连接有分水
盒,所述分水盒的顶端开设有分水孔,所述分水盒的侧端嵌入安装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底端连接有增压水泵。
[0015]优选的,所述增压水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6]所述增压水泵放置于集水箱的内部,所述抽水管的底部穿过聚集管内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8]1、通过设置集水滤网、集水管、输水管、聚集管、连接短管和集水箱,雨水从顶板的顶部向底部流动,进入凹陷的集水滤网位置处,过滤掉杂质的雨水进入集水管中,再经过输水管进入聚集管内部,最后经过连接短管进入集水箱中进行收集,对雨水进行收集能够减少雨水从顶板边缘滴落的情况,且雨水没有落到地面与泥土混合,使收集的雨水中杂质更好,方便后续使用,水需要排出时,转动单向阀即可从出水管排除,操作简单快速。
[0019]2、通过设置支撑杆、防护盖板、弧形管、喷水管、喷水孔、分水盒、抽水管和增压水泵,通过抽水管将集水箱内部的水送入分水盒中,增压后的水喷出后能够快速的冲刷顶板表面,将顶板表面的杂物从顶板顶端冲走,从而起到自动清理的效果,能够保证景亭顶部的干净整洁,使整体更加美观,顶部的防护盖板对弧形管和喷水管进行防护,避免长时间暴露,减缓管道老化损坏。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集水管的剖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输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弧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分水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1、底板;2、格栅;3、顶板;
[0028]4、集水组件;401、集水滤网;402、集水管;403、连接孔;404、输水管;405、定位孔;406、聚集管;407、连接短管;408、集水箱;409、出水口;410、出水管;411、单向阀;
[0029]5、清理组件;501、支撑杆;502、防护盖板;503、安装孔;504、弧形管;505、喷水管;506、喷水孔;507、分水盒;508、分水孔;509、抽水管;510、增压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实施例: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收集雨水的自清理型格栅景亭,包括底板1、格栅2和顶板3,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格栅2,格栅2的顶端安装有顶板3,顶板3设置有四块,四块顶板3侧端面相连接,顶板3的边部安装有集水组件4,且顶板3的顶部安装有清理组件5;
[0032]集水组件4包括集水滤网401、集水管402、连接孔403、输水管404、定位孔405、聚集管406、连接短管407、集水箱408、出水口409、出水管410和单向阀411;
[0033]顶板3的底部嵌入安装有集水滤网401,集水滤网401的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集水滤网401设置有四个,四个集水滤网401分别嵌入于四块顶板3的底部位置处,方便雨水收集,顶板3的底部对应集水滤网401位置处连接有集水管402,集水管402为环形结构,集水管402的顶端敞口设置,集水管402的顶端敞口处与集水滤网401连通,方便雨水进入集水管402中收集,集水管402的底端开设有连接孔403,连接孔403底端连接有输水管404,格栅2顶部对应输水管404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405,底板1顶端对应输水管404底端位置处安装有聚集管406,输水管404的底部放置于聚集管406的内侧,方便收集雨水,聚集管406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短管407,底板1顶端贯穿开设有限位孔,连接短管407嵌入安装于限位孔内部,方便连接短管407的安装,连接短管407的底端连接有集水箱408,集水箱408的一侧端开设有出水口409,出水口409内部嵌入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集雨水的自清理型格栅景亭,包括底板(1)、格栅(2)和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格栅(2),所述格栅(2)的顶端安装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边部安装有集水组件(4),且顶板(3)的顶部安装有清理组件(5);所述集水组件(4)包括集水滤网(401)、集水管(402)、连接孔(403)、输水管(404)、定位孔(405)、聚集管(406)、连接短管(407)、集水箱(408)、出水口(409)、出水管(410)和单向阀(411);所述顶板(3)的底部嵌入安装有集水滤网(401),所述顶板(3)的底部对应集水滤网(401)位置处连接有集水管(402),所述集水管(402)的底端开设有连接孔(403),所述连接孔(403)底端连接有输水管(404),所述格栅(2)顶部对应输水管(404)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405),所述底板(1)顶端对应输水管(404)底端位置处安装有聚集管(406),所述聚集管(406)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短管(407),所述连接短管(407)的底端连接有集水箱(408),所述集水箱(408)的一侧端开设有出水口(409),所述出水口(409)内部嵌入安装有出水管(410),所述出水管(410)中部连接有单向阀(4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雨水的自清理型格栅景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设置有四块,四块所述顶板(3)侧端面相连接;所述集水滤网(401)的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集水滤网(40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集水滤网(401)分别嵌入于四块顶板(3)的底部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雨水的自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古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