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03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所述卡件包括中间体,所述中间体的两侧分别设有U型卡头和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内嵌入磁铁,所述中间体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周壁上设有纹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卡件的两侧分为磁吸结构和U型卡结构,针对过长的引流管或其他软管时,可以将若干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卡件套在软管上,并通过若干卡件将整个引流管分段回折方式整齐摆放,卡件之间可以通过磁铁相互吸附,也可以通过U型卡相互卡接,或者通过U型卡将引流管整理的卡在安全位置。卡将引流管整理的卡在安全位置。卡将引流管整理的卡在安全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


[0001]本技术属于引流管收纳整理
,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

技术介绍

[0002]引流管是护理中常用的软管,引流管长度较长,尤其患者携带引流袋和引流管行动时,过长的引流管容易缠绕患者腿部,多管路者翻身时也容易与其他物体缠绕,存在牵拉脱管的风险。
[0003]目前,医护人员通过对引流管折叠方式收纳解决引流管过长问题,但是这样方式使得引流管引流不通畅,存在堵管的问题。此外,部分特殊患者身体上还有其他软管也需要妥善整理,也没有对应的卡件或约束装置有效收纳,通常采用系带方式系上,一是不美观,二是容易污染不方便清洁,三是软管管壁光滑容易滑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能够将同一根引流管呈弯曲收纳不存在打折情况,也可以将若干软管之间并联排列整齐,对软管整理有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所述卡件包括中间体,所述中间体的两侧分别设有U型卡头或/和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内嵌入磁铁,所述中间体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周壁上设有纹路。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U型卡头和连接体均采用塑料材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内径与引流管或其他软管外径尺寸一致。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呈方形结构。
[0010]进一步的,相邻的卡件之间通过磁铁相互吸附。
[0011]进一步的,所述U型卡头的前端设有引导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分为上块和下块,上块和下块一端铰接,另外一端通过锁件对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采用开放C型状,C型状一端延伸出张紧件,张紧件通过齿与C型状另外一端外侧壁咬合。
[0014]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结构简单,卡件的两侧分为磁吸结构和U型卡结构,针对过长的引流管或其他软管时,可以将若干个本技术卡件套在软管上,并通过若干卡件将整个引流管分段回折方式整齐摆放,卡件之间可以通过磁铁相互吸附,也可以通过U型卡相互卡接,或者通过U型卡将引流管整理的卡在安全位置。
[0016]本技术还可以将若干个引流管或软管直接并列排列,减少各种管线相互缠绕的问题,使得软管均整体美观。有利于清洁和临床观察,还可减少差错事故发生,卡件外表可粘贴管路相应的标识,或使用不同颜色的卡件进行区分。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卡件示意图。
[0018]图2是铰接方式的卡件示意图。
[0019]图3是具体使用状态图。
[0020]图4是若干软管并联示意图。
[0021]图5是引流管盘成圈体状态图。
[0022]图6是卡箍形式的卡件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图中:1、中间体;2、通孔;3、U型卡头;4、连接体;5、磁铁;6、引导结构;7、纹路,8、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如图1

3所示,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所述卡件包括中间体1,所述中间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U型卡头3和连接体4,所述连接体4内嵌入磁铁5,所述中间体1中间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的内周壁上设有纹路7。所述中间体1、U型卡头3和连接体4均采用塑料材料。所述通孔2的内径与引流管或其他软管外径尺寸一致。所述中间体呈方形结构。相邻的卡件之间通过磁铁5相互吸附。所述U型卡头3的前端设有引导结构6。所述中间体1分为上块和下块,上块和下块一端铰接,另外一端通过锁件8对接。所述中间体1采用开放C型状,C型状一端延伸出张紧件9,张紧件9通过齿与C型状另外一端外侧壁咬合。
[0027]实施例1:
[0028]在具体使用中,以导尿管为例,现有患者均是手提着引流袋,引流管长度均与地面接触,采用本技术结构的卡件,在引流管置入人体之前,前后无要求,任意时间均可使用将若干个卡件通过通孔穿入直接卡入到引流管上,由于引流管外径与卡件通孔内径尺寸一致,卡件能够很牢固套在引流管上,根据实际需要移动卡件位置,将引流管盘成螺旋的圆圈或设置成S型,使得螺旋圈体的引流管之间通过卡件的磁铁5相互吸附,或也可以通过U型卡头3卡住固定(图3和图5所示)。
[0029]上述实施例中, S型固定时管路打折角度比绕圈固定小,一定程度上管路打折、堵管风险大,最优选方式采用绕圈盘放形式收纳。
[0030]上述实施例中,一般情况下,引流管只需要绕圈2

3次即可缩短整个引流的长度,这样引流管就不会与地面接触,减少引流管与腿部缠绕,或绊倒患者的情况发生。患者下床活动时好用衣服挡尿管,保护隐私和自尊。
[0031]实施例2:
[0032]有的软管两端均有连接头或插头结构,无法像实施例1中的方式通过卡件直接套入,因此,图2展示中间体1可以设计成上块和下块,上块和下块均有半圆缺口,上块和下块闭合时,即可夹住软管,具体上块和下块采用铰接方式连接,然后通过锁件8对接扣合,锁件8结构不唯一,可以是卯榫结构对接,也可以是搭扣形式。
[0033]实施例3:
[0034]实施例1中展示的针对一根引流管实现多次折叠方式,而在实际护理中,有的患者
有引流管、尿管、腹腔引流以及鼻导管等,很多软管会有一致的线路,就会存在相互缠绕,通过本技术卡件可以将若干软管并联并列整理齐全,减少缠绕,方便护理,具体如图4所示,并列排列若干个软管。
[0035]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将U型卡头3设计成不同型号,满足不同类型的软管。
[0036]实施例4:
[0037]图6所示,卡件的中间体1通孔部分设计成活动结构,具体结构呈开放C型状,C型状一端延伸出张紧件9,张紧件9通过齿与C型状另外一端外侧壁咬合,需要卡住引流管时,搬开张紧件9,将引流管置入C型状内,松开张紧件9,张紧件的齿与C型状另外一端外侧壁上的齿相互咬合。
[0038]上述实施例中,可随引流管管径大小随意调节卡件大小,此卡件还可手动打开,并且不影响下次使用,针对不同引流管,卡件颜色也可不同,并且可以粘贴相关标识提示医护人员各管路名称,减少差错。
[0039]以上所述均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前提下,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包括中间体(1),所述中间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U型卡头(3)或/和连接体(4),所述连接体(4)内嵌入磁铁(5),所述中间体(1)中间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的内周壁上设有纹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1)、U型卡头(3)和连接体(4)均采用塑料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的内径与引流管或软管外径尺寸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管整理收纳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宝香李东亮韩美乐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