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81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留置胃管,包括胃管本体以及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鼻头防护罩以及设在鼻头防护罩两侧的固定带,两个固定带的自由端均设有挂耳带;鼻头防护罩的前侧开设有与该鼻头防护罩内部相通的槽,槽内左右滑动设有胃管固定块,胃管固定块中间开设有通孔,胃管本体穿插在通孔内,通孔内设有紧固组件,槽内设有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胃管牢牢地穿插在通孔内,避免滑脱,挂耳带能将固定组件挂于耳部,无需胶布固定胃管,有效避免胶布松脱导致的脱出现象,且能避免胶布痕迹残留;同时固定简单、快速,固定效果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未插胃管的鼻孔能通过暴露的槽正常呼吸,避免呼吸困难,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命安全。命安全。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留置胃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留置胃管。

技术介绍

[0002]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现有鼻胃管长度约105cm,经由患者鼻孔、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通常成人需经鼻孔插入45

55cm左右,鼻胃管在患者鼻翼部应粘贴牢固以防脱出,从而避免反复插管和误吸。
[0003]传统的固定胃管的方式是通过胶布固定,然而,采用这种方式来固定鼻胃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胶布常常容易松脱,从而导致胃管向外滑脱,重新插胃管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其次,固定操作繁琐、固定效果不佳,患者鼻翼部的胶布常常因患者出汗而易松脱、需经常更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并且患者脸部的胶布痕迹不易去除、不美观、不舒适,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0004]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留置胃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留置胃管。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留置胃管,包括:
[0007]胃管本体以及固定组件;
[0008]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鼻头防护罩以及设在所述鼻头防护罩两侧的固定带,两个所述固定带的自由端均设有挂耳带;
[0009]所述鼻头防护罩的前侧开设有与该鼻头防护罩内部相通的槽,所述槽内左右滑动设有胃管固定块,所述胃管固定块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胃管本体穿插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内设有紧固组件,所述槽内设有定位组件。
[0010]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槽上下侧壁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胃管固定块的上端通过滑块滑动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胃管固定块和所述滑块之间设有弹簧;
[0012]所述胃管固定块的下端均匀设有第一齿,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均匀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相互啮合的第二齿,所述弹簧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齿与所述第二齿相互啮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粘贴在所述通孔内壁的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通过充气管与手捏充排气气球相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气囊的内壁均匀设有若干防滑颗粒。
[0015]进一步地,所述鼻头防护罩由n型上罩和前围挡一体连接而成,所述n型上罩呈前侧大后侧小的锥形结构。
[0016]进一步地,所述鼻头防护罩的顶壁和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鼻头防护罩与人体面部接触的部位均设有硅胶垫。
[00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内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细固定带,所述细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鼻头防护罩固定连接,所述细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挂耳带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挂耳带由弹性材料制成。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术的留置胃管,其通过设置鼻头防护罩以及位于鼻头防护罩两侧的固定带和挂耳带,使本固定组件能挂于耳部;在鼻头防护罩前侧开设槽,又在槽内设置能左右滑动的胃管固定块,进一步在胃管固定块中间开通孔,并将胃管本体穿插在该通孔内,同时在通孔内设置紧固组件,使胃管本体能牢牢地穿插在通孔内,避免滑脱,同时挂耳带能将固定组件挂于耳部,无需胶布来固定鼻胃管,有效避免胶布松脱导致的胃管脱出现象,且能避免胶布痕迹残留;同时固定简单、快速,固定效果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0022]2、本技术的留置胃管,其通过将胃管固定块左右滑动设在槽内,并在槽内设置定位组件,使胃管固定块的位置能够根据患者鼻孔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用灵活,实用性强;同时未插胃管的鼻孔能通过暴露的槽进行正常呼吸,避免患者呼吸困难,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0023]3、本技术的留置胃管,其将胃管固定块滑动设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在位于槽上端的第一滑槽内设置滑块,在滑块和胃管固定块之间设置一弹簧,同时在胃管固定块下端均匀设置第一齿,在位于槽下端的第二滑槽内设置第二齿,调节胃管固定块的位置时,向上轻推胃管固定块,使第一齿与第二齿脱离啮合,再滑动胃管固定块至通孔与鼻孔位置相对应,然后松开胃管固定块使第一齿和第二齿重新啮合即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留置胃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鼻头防护罩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透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胃管本体;
[0031]2、鼻头防护罩;21、槽;22、胃管固定块;23、通孔;24、紧固组件;241、环形气囊;242、充气管;243、手捏充排气气球;244、防滑颗粒;25、透气孔;26、硅胶垫;
[0032]3、固定带;31、挂耳带;32、细固定带;
[0033]4、定位组件;41、第一滑槽;42、第二滑槽;43、滑块;44、弹簧;45、第一齿;46、第二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5]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留置胃管,其包括:
[0036]胃管本体1以及固定组件;
[0037]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鼻头防护罩2以及设在所述鼻头防护罩2两侧的固定带3,两个所述固定带3的自由端均设有挂耳带31;鼻头防护罩2能罩在鼻头上,用于固定胃管本体1,两侧的固定带3能覆盖在颧骨上并向面部两侧延伸至接近耳部的位置,挂耳带31恰好能挂在耳朵上,将鼻头防护罩2固定在鼻头位置,避免移动;
[0038]所述鼻头防护罩2的前侧开设有与该鼻头防护罩2内部相通的槽21,槽21与鼻孔位置相通,所述槽21内左右滑动设有胃管固定块22,使其能与插管的鼻孔位置相对应,所述胃管固定块22中间开设有通孔23,所述胃管本体1穿插在所述通孔23内,所述通孔23内设有紧固组件24,使胃管本体1能牢牢地穿插在通孔23内,避免滑脱,所述槽21内设有定位组件4,使胃管固定块22的位置固定,避免其带动胃管本体1滑动,能进一步避免松脱和移动,造成患者不适。
[0039]在本技术中,使用时,将鼻头防护罩2罩在患者鼻头上,再将固定组件通过挂耳带31挂在患者的两个耳部,根据患者待插管的鼻孔位置调节胃管固定块22的位置,使通孔23与患者待插管的鼻孔对齐,并通过定位组件4进行定位,然后将胃管经通孔23后实行插管操作,插管结束后,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以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鼻头防护罩(2)以及设在所述鼻头防护罩(2)两侧的固定带(3),两个所述固定带(3)的自由端均设有挂耳带(31);所述鼻头防护罩(2)的前侧开设有与该鼻头防护罩(2)内部相通的槽(21),所述槽(21)内左右滑动设有胃管固定块(22),所述胃管固定块(22)中间开设有通孔(23),所述胃管本体(1)穿插在所述通孔(23)内,所述通孔(23)内设有紧固组件(24),所述槽(21)内设有定位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槽(21)上下侧壁的第一滑槽(41)和第二滑槽(42),所述胃管固定块(22)的上端通过滑块(43)滑动设在所述第一滑槽(41)内,所述胃管固定块(22)和所述滑块(43)之间设有弹簧(44);所述胃管固定块(22)的下端均匀设有第一齿(45),所述第二滑槽(42)的底部均匀设有与所述第一齿(45)相互啮合的第二齿(46),所述弹簧(44)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齿(45)与所述第二齿(46)相互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张海鸽巩青娟崔梦双张静赵依婷崔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