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298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17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包括:气悬浮压缩机及其所在的冷媒循环回路,气悬浮压缩机具有供气口和补气口;供气管路,与供气口相连通,被配置为向气悬浮压缩机的轴承供气;补气管路,与补气口相连通,被配置为向气悬浮压缩机补气;调节管路,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与供气管路和补气管路相连通,被配置为通过进气口引入冷媒,并通过出气口将冷媒补充至供气管路和补气管路;在气悬浮压缩机具有喘振风险的情况下,先将冷媒补充至供气管路;在向供气管路补充的冷媒流量达到最大且气悬浮压缩机仍具有喘振风险的情况下,再将冷媒补充至补气管路。结合气悬浮压缩机供气特性可降低其发生喘振的可能。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冷媒循环系统。种冷媒循环系统。种冷媒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制冷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离心式冷水机组由于效率高、制冷量大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场合。离心式冷水机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末端负荷太小,压缩机系统内冷媒呈逆压力梯度流量,同时流场恶化,引发冷媒回流,而出现“喘振”现象。喘振不仅会周期性地增大噪音和振动,且高温气体倒流冲入压机也会引起压缩机壳体和轴承温度的升高,甚至会损坏压缩机和整个制冷设备。
[0003]现有的技术方案中,以常规离心式冷水机组为例,喘振的预防多以调节进口导叶和电机转速为主。同时在整个空调系统中,配置一个小冷量的螺杆式冷水机组,通过在低负荷时开启螺杆式冷水机组,也可以避免离心机的喘振。而对于磁悬浮冷水机组而言,由于单压缩机和常规离心机相比冷量小,故多采用多磁悬浮压缩机组合冷水机组。当处于低负荷区间时,会通过关闭压缩机的数量来避开“喘振”。当压缩机数量只有一个时,再采用“进口导叶+电机调速”的方法,避免喘振。
[0004]由于气悬浮压缩机刚兴起不久,关于气悬浮冷水机组的喘振预防和控制方案目前也只是采用和普通离心机相同的处理方式,即采用“进口导叶+调整电机转速”的方法。但对于气悬浮压缩机具有需要供气的特性而言,这种适用于常规离心式冷水机组的预防方法局限性比较大,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以降低气悬浮压缩机发生喘振的可能。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包括:气悬浮压缩机及其所在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气悬浮压缩机具有供气口和补气口;供气管路,与所述供气口相连通,被配置为向所述气悬浮压缩机的轴承供气;补气管路,与所述补气口相连通,被配置为向所述气悬浮压缩机补气;调节管路,与所述供气管路和所述补气管路相连通,被配置为引入冷媒,并将冷媒补充至所述供气管路和所述补气管路;其中,在所述气悬浮压缩机具有喘振风险的情况下,所述调节管路先将冷媒补充至所述供气管路;在所述调节管路向所述供气管路补充的冷媒的流量达到最大且所述气悬浮压缩机仍具有喘振风险的情况下,所述调节管路再将冷媒补充至所述补气管路。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前述的用于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系统;
其中,冷媒循环回路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与调节管路的进气口相连通,以向所述调节管路提供冷媒。
[000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0]增设调节管路。调节管路与供气管路和补气管路相连通。在气悬浮压缩机具有喘振风险的情况下,先控制调节管路向供气管路补充冷媒,从而提高供气参数,以降低气悬浮压缩机发生喘振的可能性。而如果调节管路向供气管路补充的冷媒达到上限,但气悬浮压缩机仍然具有喘振风险,则向补气管路补充冷媒以在提高供气参数的同时还提高补气参数。这样,结合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特性,通过提高供气参数和补气参数,能够在保证供气稳定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气悬浮压缩机发生喘振的可能性。
[0011]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2]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13]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媒循环系统中,气悬浮压缩机内传感器环12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媒循环系统中,当气悬浮压缩机处于稳定运行时,转子轴心位置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媒循环系统中,当气悬浮压缩机处于高转速时,转子轴心位置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媒循环系统中,气悬浮压缩机的补气口、第一换热器的出气口与经济器的出气口之间的高度关系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0、气悬浮压缩机;11、径向静压轴承;12、传感器环;20、供气管路;21、第一过滤器;22、齿轮泵;23、供气罐;30、补气管路;40、调节管路;41、第一支路;411、第一管路;412、第一调节阀;42、第二支路;421、第二管路;422、第二调节阀;43、主管路;44、三通阀;50、冷凝器;60、旁通管路;70、蒸发器;80、第三调节阀;90、经济器;100、第三管路;110、第四管路;120、第二过滤器;130、主液路;131、第一电子膨胀阀;140、第二电子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0021]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
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2]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3]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悬浮压缩机(10)及其所在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气悬浮压缩机(10)具有供气口和补气口;供气管路(20),与所述供气口相连通,被配置为向所述气悬浮压缩机(10)的轴承供气;补气管路(30),与所述补气口相连通,被配置为向所述气悬浮压缩机(10)补气;调节管路(40),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供气管路(20)和所述补气管路(30)相连通,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进气口引入冷媒,并通过所述出气口将冷媒补充至所述供气管路(20)和所述补气管路(30);其中,在所述气悬浮压缩机(10)具有喘振风险的情况下,所述调节管路(40)先将冷媒补充至所述供气管路(20);在所述调节管路(40)向所述供气管路(20)补充的冷媒的流量达到最大且所述气悬浮压缩机(10)仍具有喘振风险的情况下,所述调节管路(40)再将冷媒补充至所述补气管路(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路(40)包括:第一支路(41),具有引入冷媒的第一入口,以及与所述供气管路(20)相连通的第一出口;第二支路(42),具有引入冷媒的第二入口,以及与所述补气管路(30)相连通的第二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41)包括:第一管路(411);第一调节阀(412),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411),被配置为在所述气悬浮压缩机(10)具有喘振风险的情况下开启,以将冷媒补充至所述供气管路(2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42)包括:第二管路(421);第二调节阀(422),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421),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支路(41)向所述供气管路(20)冷媒的流量达到最大且所述气悬浮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邓善营王书森张捷张晓锐毛守博顾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