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关节康复训练驱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驱动器。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它负重多且运动量大,属于滑车关节,是下肢活动的枢纽。因此,其伤病率也居所有关节之首。其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就是骨性关节炎,它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磨损以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长期和增大的关节负载是其致病的主要外。
[0003]膝关节治疗后康复训练器械有多种,主要进行相应的膝关节弯曲练习和膝关节压直练习。但是,患者双腿的膝关节受到的损伤不同,其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双腿的训练力度也不相同,这就导致康复训练器能够双腿的训练力度也不能够相同,而现有康复训练器对双腿的训练力度使相同的,这就导致其中患者的其中一条腿打不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驱动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驱动器,以解决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竖直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平躺支架(2)和两个腿部支架(3),两个所述腿部支架(3)均固定在平躺支架(2)的左端,所述平躺支架(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康复训练的训练组件,所述训练组件延伸到腿部支架(3)的内部;所述训练组件包括摩擦组件、下压组件、调转机构和传动机构;两个所述腿部支架(3)相离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通孔(4),所述平躺支架(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动通孔(5),所述传动机构、调转机构、摩擦组件和下压组件由左至右依次排列,所述摩擦组件和调转机构均安装在平躺支架(2)的内部,摩擦组件在调转机构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摩擦,传动机构延伸到腿部支架(3)的内部在受到患者施加的力时带动调转机构进行传动;所述下压组件滑动安装在平躺支架(2)的内部并延伸到平躺支架(2)的外侧,推动下压组件向摩擦组件移动,下压组件就会与摩擦组件啮合带动下压组件下压,增加摩擦组件的摩擦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训练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组件包括固定在平躺支架(2)内底壁上的外套筒(6),所述外套筒(6)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中套筒(7),所述中套筒(7)的外侧设置有一个轮齿,所述中套筒(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转动柱(8),所述外套筒(6)、中套筒(7)和内转动柱(8)的高度依次增加,所述内转动柱(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9),当内转动柱(8)顺时针旋转使通过摩擦组件带动中套筒(7)顺时针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训练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筒(7)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沿中套筒(7)周向分布的限位槽孔(10),每两个所述限位槽孔(10)之间的距离均布不相同;所述摩擦组件包括多个开设在内转动柱(8)外侧且沿内转动柱(8)周向分布的安装凹槽(11),所述安装凹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逆时针方向向外倾斜的导向杆(12),所述导向杆(12)的外侧可滑动的套接有承力块(13),所述承力块(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中套筒(7)接触的摩擦板(14),形成内转动柱(8)在顺时针旋转时摩擦板(14)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应导向杆(12)逆时针移动并在导向杆(12)的导向下向安装凹槽(11)的外侧延伸,当其中一个摩擦板(14)与限位槽孔(10)相对应时就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外延伸并卡入限位槽孔(10)的内部带动中套筒(7)旋转,当内转动柱(8)逆时针旋转时,承力块(13)位于安装凹槽(11)的内侧,摩擦板(14)与中套筒(7)接触摩擦,并无法卡入限位槽孔(10)内部带动中套筒(7)旋转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训练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转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平躺支架(2)内部的下转动盘(15)和上转动盘(16),所述下转动盘(15)和上转动盘(16)之间安装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小云,刘强,邢勇胜,张娟娟,姚浩然,李永珍,张雪玲,朱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