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降水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80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区间降水施工工法,包括:根据井位平面布置示意图测放井位;埋设护口管;安装钻机;钻进成孔;下套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用于破坏井孔孔壁泥皮的破壁组件,采用破壁组件破坏井孔孔壁泥皮;下井管,所述井管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井壁管、滤水管和沉砂管,所述井壁管、滤水管和沉砂管在下井管前连接成为一体,下井管后起拔护口管;向井管与套管间填滤料,滤料填至井口下1m时起拔套管,并继续投放滤料填充套管占用空间,再向井管与套管间填粘性土至井孔口;洗井;向井管内放入潜水泵进行抽水,直至达到设计降水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破除降水井井孔泥皮,提高地下水向井管内的渗透率,缩短降水工期。缩短降水工期。缩短降水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区间降水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盾构区间降水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修建地铁工程的城市越来越多,地铁区间常见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施工就是暗挖法的一种,它是将盾构机在地下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撑四周围岩防止发生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全机械化施工方法。采用盾构法施工时,首先要在隧道的始端和终端开挖基坑或者建造竖井,用作盾构及其设备的拼装井和拆卸井,特别长的隧道,还设置有中间检修工作井。而盾构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始端和终端的基坑施工还是盾构隧道施工,均在地下进行,地下含水地层尤其是承压含水层中水压高,容易在基坑和构筑好的隧道内形成渗漏,因此,需要在施工前进行降水作业,以疏干施工区间的地下水,保证施工安全。现有的降水施工方法中一般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多个降水井,通过潜水泵抽吸地下水实现降低施工区间地下水位,然现有的降水井施工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区间降水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根据井位平面布置示意图测放井位;步骤二、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插入原状土层中,护口管上部高出地面0.3~0.5m;步骤三、安装钻机,确定井位后将钻机移动至井位,调直钻杆,让钻杆中心与井孔中心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步骤四、钻进成孔,一径到底,钻进过程中采用黏土或膨润土制备泥浆护壁,防止塌孔,在钻至设计深度以后停钻,用清水置换井孔内泥水,并测定孔深、直径和倾斜度,确保孔底沉渣厚度小于300mm,满足孔深、直径和倾斜度要求之后撤掉钻机;步骤五、下套管,所述套管外径与井孔孔径相同,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用于破坏井孔孔壁泥皮的破壁组件,采用破壁组件破坏井孔孔壁泥皮;步骤六;下井管,所述井管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井壁管、滤水管和沉砂管,所述井壁管、滤水管和沉砂管均为成品钢筋混凝土管,且在下井管前连接成为一体,下井管时保证井管与井孔同轴,下井管后起拔护口管;步骤七、向井管与套管间填滤料,投放滤料前将滤料冲洗干净,投放滤料时保持均匀连续,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井管偏移或滤料在井管与套管间架桥现象,滤料填至井孔口下1m时起拔套管,并继续投放滤料填充套管占用空间,再向井管与套管间填粘性土至井孔口;步骤八、洗井,向井管内放入潜水泵进行试抽,检测出水中含砂量,不满足要求时提出潜水泵,再次洗井,直至出水含砂量满足要求为止;步骤九、向井管内放入潜水泵进行抽水,直至达到设计降水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区间降水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十、将井内水位降至最低,再将潜水泵提起,将井孔口以下0.5m深范围内井管用铁锤击破,露出外侧原状土层,向井底至井孔口6m以下范围内回填砂砾石料,井孔口以下6m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长春陈德权张海旺王洪松何金星饶飞曹士臣赵祎周杰叶至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