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和预制该构件的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78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所述构件中包括混凝土层和设在混凝土层中的钢丝网,钢丝网包括横向和纵向设置的钢丝,所述钢丝网的位置使得与构件厚度方向垂直的两个混凝土侧表面最接近的钢丝与该钢丝最接近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构件包括用于定位和固定横向钢丝与纵向钢丝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使得钢丝网的网眼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表面裂纹,为后续高质量的涂饰工程提高良好的可装配式内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预制该构件的模板。型还涉及预制该构件的模板。型还涉及预制该构件的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和预制该构件的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本技术还涉及预制该构件的模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室内装饰装修环境的要求提高,使用建筑涂料来装饰建筑物的内外墙体已经越来越广泛,随着建筑抹灰、涂饰工程量越来越大,其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结构可实现流水化作业,其构件尺寸、质量易于控制,且成型模具、模板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与成本费用;另外,通过现场装配与连接,可减少对周边建筑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能够缩短施工周期,机械化与工业化施工程度高,是当前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体现。不足的是,装配式施工存在以下问题:生产的构件不能现场精准安装,尺寸偏差过大,通过装配、连接与部分现浇作业而形成的内墙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度较差,内墙墙面平整度不够致涂饰施工时抹灰层和腻子层厚度不均匀,使得涂饰墙体会出现开裂、脱落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首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表面平整度的内墙构件,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预制上述构件的模板。
[0004]为此,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包括混凝土层和设在混凝土层中的钢丝网,钢丝网包括横向和纵向设置的钢丝,所述钢丝网的位置使得与构件厚度方向垂直的两个混凝土侧表面最接近的钢丝与该钢丝最接近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构件包括用于定位和固定横向钢丝与纵向钢丝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使得钢丝网的网眼形状相同。
[0005]进一步的,纵向钢丝包括设在预定位置的限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供纵向钢丝穿过的孔和设在定位部一端与限位部配合用于固定定位部的凹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包括供横向钢丝卡入的卡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构件还包括与钢丝端面连接的垫块,所述垫块嵌入构件中。
[0008]进一步的,所述垫块包括与钢丝连接的套筒,套筒上设有灌浆口,所述套筒与底座连接,底座适用于与模板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和/或底座上设有剪力键。
[0010]本技术还包括一种上述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的模板,包括钢底模板和钢侧模板,所述钢侧模板设有加强肋,所述钢底模板与钢侧模板以及钢侧模板与钢侧模板间固定有L形型钢。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钢底模板和钢侧模板固定有薄膜。
[0012]进一步的,所述钢底模板和厚度方向上的钢侧模板固定有所述垫块,所述垫块上固定钢丝,横向钢丝和纵向钢丝的交点设有定位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钢底模板和钢侧模板可重复使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包括混凝土层和设在混凝土层中的钢丝网,钢丝网包括横向和纵向设置的钢丝,钢丝网的位置使得与构件厚度方向垂直的两个混凝土侧表面最接近的钢丝与该钢丝最接近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构件还包括用于定位和固定横向钢丝与纵向钢丝的定位部,定位部使得钢丝网的网眼形状相同。本技术设置的钢丝网和使钢丝网均衡的布设在混凝土墙体的中部,使得构件两侧表面与该侧表面与钢丝网的距离相同,从而提高该构件表面平整度,使得涂饰工程进行时减少或避免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纹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现本技术的钢丝网和定位部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垫块左视示意图;
[0018]图3为垫块与钢丝网和模板结合示意图;
[0019]图4为纵向钢丝的限位部的示意图;
[0020]图5为定位部的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0021]图6为定位部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0022]图7为图5的俯视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模板示意图;
[0024]图9为构件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层;2、钢丝网;201、网眼;3、侧表面;4、定位部;401、孔;402、凹槽;403、卡槽;5、限位部;6、垫块;601、套筒;602、灌浆口;603、底座;604、剪力键;7、钢底模板;8、钢侧模板;9、加强肋;10、L形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7]参照图1、图9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构件中包括混凝土层1和设在混凝土层1中的钢丝网2,钢丝网2包括横向和纵向设置的钢丝,钢丝网2的位置使得与两个混凝土侧表面3最接近的钢丝与该钢丝最接近的侧表面3之间的距离相等,侧表面3为与构件厚度方向垂直的构件表面,构件还包括用于定位和固定横向的钢丝与纵向的钢丝的定位部4,定位部4使得钢丝网2的网眼201形状相同,定位部4可采用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制作。在本实施例中,构件的厚度为50mm,主要用于非承重内墙的构筑,当然也可以用于其他类似场所,构件沿厚度方向的中间面即距离侧表面25mm处设有钢丝网2,钢丝网2包括横向和纵向的钢丝,相邻的钢丝间距相等,使得钢丝网2的网眼201形状相同,利用钢丝网2与混凝土的固结,使钢丝网2均衡得与构件形成一个整体,减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收缩量,并使侧表面3各处的收缩量均衡,从而提高构件的表面平整度。在本实施例中,当构件厚度提升时,钢丝网2可以设有多层,钢丝网2的位置使得与两个混凝土侧表面3最接近的钢丝与该钢丝最接近的侧表面3之间的距离相等即最外层的钢丝网2的钢丝与该钢丝最接近的侧表面3之间的垂向距离相等,也可认为当钢丝网2有多层时,多层钢丝网2以中间平面镜像对称。
[0028]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5、图6所示,纵向的钢丝包括设在预定位置的限位部5,定位部4包括供纵向钢丝穿过的孔401和设在定位部4一端与限位部5配合用于固定定位部4的凹槽402。定位部4可沿纵向钢丝穿过上方的限位部移动至预定位置并固定在预定位置上的限位部上,纵向钢丝上设有多个定位部4,其数量与横向钢丝的数量相同,其位置也与横向的钢丝的位置匹配,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5可以预先固定在纵向钢丝上或预成型在纵向钢丝上,设在纵向的钢丝上的定位部4可以用以准确定位并固定横向钢丝在钢丝网2中的空间位置,防止横向钢丝由于自重下垂,避免钢丝在构件平面上分布不均衡引起混凝土层1与钢丝网2间距厚薄不一。
[0029]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6所示,定位部4包括供横向钢丝卡入的卡槽403,图5示出了一种与横向钢丝配合的L形卡槽403,图6示出了一种与横向钢丝配合的圆形卡槽403,传统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移位和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卡槽403可以取代传统的电焊作业,确保横向的钢丝与纵向的钢丝位置准确。
[0030]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所示,构件还包括与钢丝端面连接的垫块6,所述垫块6嵌入构件中,该垫块6用于定位钢丝网2的位置使其处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中部和确定横向和纵向的钢丝相对位置。
[0031]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所述构件中包括混凝土层和设在混凝土层中的钢丝网,钢丝网包括横向和纵向设置的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的位置使得与构件厚度方向垂直的两个混凝土侧表面最接近的钢丝与该钢丝最接近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构件包括用于定位和固定横向钢丝与纵向钢丝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使得钢丝网的网眼形状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纵向所述钢丝包括设在预定位置的限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供纵向钢丝穿过的孔和设在定位部一端与限位部配合用于固定定位部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供横向钢丝卡入的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还包括与钢丝端面连接的垫块,所述垫块嵌入构件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体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冰红叶利庚季若琦卢盛宏胡君
申请(专利权)人:百盛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