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和移动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58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管和移动空调器,其中,风管包括:管本体,一端设有第一管口,另一端设有第二管口;以及隔温层,设于所述管本体,以减小所述风管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热传递速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避免风管的外表面形成凝露。面形成凝露。面形成凝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管和移动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别涉及一种风管和移动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常见的移动空调器,其设有室外侧进风口、室外侧出风口、及位于室外侧进风口和室外侧出风口之间的室外侧换热器,室外侧进风口和室外侧出风口通常均需要通过风管来与室外空间连通。在移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下,室外侧换热器是作为蒸发器而存在的,且通常室外空气的温度比制热后的室内空气温度要低,导致风管内的空气温度比风管外的空气温度要低,如此,容易在风管的外表面上形成凝露,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风管,旨在避免风管的外表面形成凝露。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风管包括:
[0005]管本体,一端设有第一管口,另一端设有第二管口;以及
[0006]隔温层,设于所述管本体,以减小所述风管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热传递速率。
[0007]可选地,所述隔温层设于所述管本体的外表面。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管口连接有第一管接头。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管口连接有第二管接头。
[0010]可选地,所述管本体配置为波纹管。
[0011]可选地,所述隔温层配置为与所述管本体的表面相结合的植绒层。
[0012]可选地,所述植绒层包括第一底涂剂层、第二底涂剂层、植绒胶层和绒毛,所述第一底涂剂层、第二底涂剂层和植绒胶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绒毛设于所述植绒胶层,所述第一底涂剂层连接于所述管本体的表面。<br/>[0013]可选地,所述隔温层配置为套设于所述管本体的隔温套筒。
[0014]可选地,所述隔温层配置为缠绕所述管本体的隔温片。
[0015]可选地,所述隔温片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隔温片缠绕于所述管本体,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
[0017]可选地,所述隔温层的靠近所述第一管口的一端、及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一端均通过扎带或绑带紧固在所述管本体上或者通过魔术贴与所述管本体粘接。
[0018]可选地,所述隔温层的隔温材质配置为隔温棉或者充气垫。
[0019]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移动空调器,包括前述的风管。
[002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风管的管本体上设有隔温层,如此,即使风管内所流通的是较低温的空气,其冷量也难以传递至风管的外表面,从而使得风管的外表面始终保持与风管外空气温度相当的温度,也即能避免风管的外表面温度也较低,进而避免风管的外表面形成凝露,改善用户体验;另外,同样由于风管的管本体上设有隔温层,能使得风
管外空气的热量(也即室内空气的热量)也难以传递至风管的内部,从而能避免室内空气的热量被风管内的流动空气带到室外,减少风管对室内热量的负效应。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风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风管的隔温层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3为图1中风管的隔温层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00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管本体101第一管接头102第二管接头20隔温层201绒毛202植绒胶层203第一底涂剂层204第二底涂剂层205气腔
ꢀꢀ
[0027]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本技术提出一种风管。
[0032]参照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风管包括:
[0033]管本体10,一端设有第一管口,另一端设有第二管口;以及
[0034]隔温层20,设于所述管本体10,以减小所述风管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热传递速率。
[0035]在本技术中,该风管可应用于移动空调器,以使得移动空调器的室外侧进风口与室外空间连通、及使得移动空调器的室外侧出风口与室外空间连通,从而使得室外空气能经由一风管从所述室外侧进风口流经移动空调器的室外侧换热器,再从所述室外侧出风口经另一风管回流至室外空间,进而完成室外空气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的换热。
[0036]不失一般性,所述移动空调器通常是同时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冷暖式移动空调器。当所述风管所应用的移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下,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室外空气的温度通常比室内空气的温度低,且所述室外侧换热器是作为蒸发器而存在的,流经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之后的空气的温度会进一步降低,如此,会使得与移动空调器连接的两个风管内的空气温度都比风管外的空气温度低。
[003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风管的管本体10上设有隔温层20,如此,即使风管内所流通的是较低温的空气,其冷量也难以传递至风管的外表面,从而使得风管的外表面始终保持与风管外空气温度相当的温度,也即能避免风管的外表面温度也较低,进而避免风管的外表面形成凝露,改善用户体验;另外,同样由于风管的管本体10上设有隔温层20,能使得风管外空气的热量(也即室内空气的热量)也难以传递至风管的内部,从而能避免室内空气的热量被风管内的流动空气带到室外,减少风管对室内热量的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本体,一端设有第一管口,另一端设有第二管口;以及隔温层,设于所述管本体,以减小所述风管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热传递速率;所述隔温层配置为与所述管本体的表面相结合的植绒层;或者,所述隔温层配置为缠绕所述管本体的隔温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层设于所述管本体的外表面;和/或所述第一管口连接有第一管接头;和/或所述第二管口连接有第二管接头;和/或所述管本体配置为波纹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温层配置为所述植绒层时,所述植绒层包括第一底涂剂层、第二底涂剂层、植绒胶层和绒毛,所述第一底涂剂层、第二底涂剂层和植绒胶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绒毛设于所述植绒胶层,所述第一底涂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铭升赵阿立倪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