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形流道3D打印冷却水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37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形流道3D打印冷却水路,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底板,所述下模底板的上端中部设有固定设有正八角形凹模,所述凹模的内部设有用于对凹模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弧形冷却通道和正八边形冷却通道能够快速带走原料在凹模中部产生的热量,使得凹模中部的原料快速冷却,同时通过边模冷却组件和V型冷却通道构成的边模异形冷却流道还可以快速的带走凹模侧边产生的热量,当二者同时通入冷却介质时,能够使得凹模和制品整体得到均匀冷却,从而缩短冷却时间,减小制品的变形,防止树脂结晶,保证制品品质。证制品品质。证制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形流道3D打印冷却水路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放射形流道3D打印冷却水路。

技术介绍

[0002]注塑生产过程中,在将原料充填进模具塑形后,需等待原料凝固且温度下降到顶出温度时,注塑过程才基本结束,才能将产品取出。传统模具的冷却系统一般采用直线型冷却水路,当产品的结构和表面形状较为复杂时,传统冷却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冷却效率不佳,不仅生产效率低下,并且这种注塑产品还发生翘曲或凹陷,产生废品,因此注塑模具的冷却效率对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目前出现了异形冷却水路的设计,相较于传统直线水路,异形冷却水路设计时会根据产品表面变化进行制造,使随形冷却水路能均匀贴近于模腔表面,增加散热面积,从而起到提高冷却效率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异形冷却水路也只是采用单一水路进行冷却,冷却时容易发生冷却水路局部过热的现象,无法对模具均匀散热,严重会导致树脂结晶析出,产品变形,为此提出的一种放射形流道3D打印冷却水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放射形流道3D 打印冷却水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放射形流道3D打印冷却水路,包括下模底板,所述下模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正八角形凹模,所述凹模的内部设有用于对凹模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
[0007]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开设于凹模中部的弧形冷却通道和开设于凹模中部且位于弧形冷却通道外侧的正八边形冷却通道,所述下模底板的下端中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弧形冷却通道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弧形冷却通道的另一端通过L型孔道与正八边形冷却通道相互连通,所述正八边形冷却通道的另一端与下模底板下端中部设置的出水管相互连通;
[0008]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开设于凹模侧边内部的八个边模冷却组件,所述边模冷却组件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半矩形冷却通道构成,两个所述半矩形冷却通道之间通过三个矩形孔道相互连通,所述凹模的内部且位于正八边形冷却通道的外侧还均布开设有八个V型冷却通道,所述半矩形冷却通道的自由端通过孔道与相邻的V 型冷却通道相互连通,八个所述边模冷却组件通过八个V型冷却通道构成边模异形冷却水路,所述正八边形冷却通道远离弧形冷却通道的一侧通过连通孔道与一个V型冷却通道相互连通,所述边模冷却组件远离连通孔道的一端开设有回流管。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弧形冷却通道的内径和正八边形冷却通道的内径相同,所述V型冷却通道的内径为弧形冷却通道内径的1/2,所述半矩形冷却通道的内径为弧形冷却通道内径的1/5。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凹模的四周还均布开设有八条散热槽。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回流管与出水管相互连通。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中,通过弧形冷却通道和正八边形冷却通道能够快速带走原料在凹模中部产生的热量,使得凹模中部的原料快速冷却,同时通过边模冷却组件和 V型冷却通道构成的边模异形冷却流道还可以快速的带走凹模侧边产生的热量,当二者同时通入冷却介质时,能够使得凹模和制品整体得到均匀冷却,从而缩短冷却时间,减小制品的变形,防止树脂结晶,保证制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凹模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组件位置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形冷却流道空间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1、下模底板;2、凹模;3、冷却组件;301、弧形冷却通道;302、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3、进水管;304、出水管;305、半矩形冷却通道;306、 V型冷却通道;307、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一种放射形流道3D打印冷却水路,包括下模底板1,下模底板1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正八角形凹模2,凹模2的内部设有用于对凹模2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 3;
[0025]冷却组件3包括开设于凹模2中部的弧形冷却通道301和开设于凹模2中部且位于弧形冷却通道301外侧的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下模底板1的下端中部设有进水管303,进水管303与弧形冷却通道301的一端相互连通,弧形冷却通道301的另一端通过L型孔道与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相互连通,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的另一端与下模底板1下端中部设置的出水管304相互连通;
[0026]冷却组件3还包括开设于凹模2侧边内部的八个边模冷却组件,边模冷却组件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半矩形冷却通道305构成,两个半矩形冷却通道305之间通过三个矩形孔道相互连通,凹模2的内部且位于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的外侧还均布开设有八个V型冷却通道306,半矩形冷却通道305的自由端通过孔道与相邻的V型冷却通道306相互连通,八个边模冷却组件通过八个V型冷却通道306 构成边模异形冷却水路,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远离弧形冷却通道301的一侧通过连通孔道与一个V型冷却通道306相互连通,边模冷却组件远离连通孔道的一端开设有回流管307。
[0027]进一步,弧形冷却通道301的内径和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的内径相同,V 型冷却通道306的内径为弧形冷却通道301内径的1/2,半矩形冷却通道305的内径为弧形冷却通道301内径的1/5。
[0028]进一步,凹模2的四周还均布开设有八条散热槽。
[0029]进一步,回流管307与出水管304相互连通。
[0030]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进水管303往凹模2内部通入冷却液,冷却液首先进入弧形冷却通道301内,冷却液在弧形冷却通道301内流动1圈后进入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这时大量的冷却液通过出口进入出水管304内排出,并带走凹模2中部大量的热量,而一些冷却液则会通过连通孔道进入八个V型冷却通道306 的其中一个V型冷却通道306内,由于边模冷却组件和V型冷却通道306构成了边模异形冷却流道,冷却液则会进入边模异形冷却流道,并带走大量的热从而使得凹模和制品整体得到均匀冷却,最终异形冷却流道的冷却液从回流管307排出后流入出水管304。
[0031]以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形流道3D打印冷却水路,包括下模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底板(1)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正八角形凹模(2),所述凹模(2)的内部设有用于对凹模(2)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3);所述冷却组件(3)包括开设于凹模(2)中部的弧形冷却通道(301)和开设于凹模(2)中部且位于弧形冷却通道(301)外侧的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所述下模底板(1)的下端中部设有进水管(303),所述进水管(303)与弧形冷却通道(301)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弧形冷却通道(301)的另一端通过L型孔道与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相互连通,所述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的另一端与下模底板(1)下端中部设置的出水管(304)相互连通;所述冷却组件(3)还包括开设于凹模(2)侧边内部的八个边模冷却组件,所述边模冷却组件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半矩形冷却通道(305)构成,两个所述半矩形冷却通道(305)之间通过三个矩形孔道相互连通,所述凹模(2)的内部且位于正八边形冷却通道(302)的外侧还均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寿珍陈炳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旋机电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