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道装置和玻璃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232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道装置和玻璃生产线,包括供玻璃液流通的料道和搅拌组件,料道的两侧壁由窑壁围设形成,所述料道包括搅拌区和料道区,所述料道区设置至少两个,多个所述料道区延玻璃液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搅拌区设于相邻两所述料道区之间,所述搅拌区设置有搅拌池,所述搅拌池的底壁低于所述料道区的底壁;所述搅拌组件设于所述搅拌区,并部分伸入所述搅拌池。本方案利用搅拌区对玻璃液进行扰流处理,使得玻璃液内部的晶核剂分布是基本均匀的,玻璃液在析晶时晶体成长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因此本方案能有效减少玻璃液的分层现象,进而减少玻璃液中的晶核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生产出的微晶玻璃质量。提高生产出的微晶玻璃质量。提高生产出的微晶玻璃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道装置和玻璃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料道装置和玻璃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微晶玻璃是一种通过对玻璃进行热处理而在玻璃内部析出结晶的材料,具有比常规的玻璃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在玻璃中形成微晶,其抗弯、耐磨以及抗摔等性能相对于常规玻璃都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微晶玻璃还可以通过化学强化,进一步提高机械性能。
[0003]微晶玻璃在生产过程中,熔化好的玻璃液从熔窑经料道进入到成型装置内进行成型,当熔化的玻璃液流经料道时,由于微晶玻璃生产过程时,原料中含晶核剂比较多,晶核剂一般为重金属和易挥发的气体,晶核剂中的重金属容易向下走而沉积在底部,气体容易向上走而浮在顶部,这样就使得料道装置中的玻璃液容易出现上、中、下三层的分层现象,使得玻璃液中的晶核剂分布不均匀,这样就会出现玻璃液在析晶时晶体成长时间不一致的问题,致使生产出的玻璃应力不均,在微晶玻璃中容易出现波筋、条纹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减少玻璃液的分层现象,进而减少玻璃液中的晶核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生产出的微晶玻璃质量的料道装置和玻璃生产线。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料道装置,所述料道装置包括:
[0007]供玻璃液流通的料道,所述料道的两侧壁由窑壁围设形成,所述料道包括搅拌区和料道区,所述料道区设置至少两个,多个所述料道区沿玻璃液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搅拌区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料道区之间,所述搅拌区设置有搅拌池,所述搅拌池的底壁低于所述料道区的底壁;和
[0008]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设于所述搅拌区,并部分伸入所述搅拌池。
[000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熔化的玻璃液从熔窑流入到本方案的料道装置内时,玻璃液先流经料道区,然后经料道区流入到搅拌区内,由于料道区的底壁高于搅拌池的底壁,故搅拌池整体形成下沉式的搅拌池,当玻璃液从料道区流入到搅拌池内时会造成玻璃液液流方向的改变,从而在玻璃液内部产生扰流,此时伸入到搅拌池内的搅拌组件再对玻璃液进行搅拌,通过搅拌组件的搅拌作用进一步促进玻璃液内部的扰流效果,通过这种扰流效果使得玻璃液内部的晶核剂均匀分布在玻璃液中,经过搅拌区扰流处理后的玻璃液再进一步经料道区流动到成型装置处进行成型处理,故此时流动到成型装置处的玻璃液内部的晶核剂分布是基本均匀的,玻璃液在析晶时晶体成长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因此本方案能有效减少玻璃液的分层现象,进而减少玻璃液中的晶核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减少在微晶玻璃中出现波筋、条纹等缺陷,提高生产出的微晶玻璃质量。
[0010]可选的,所述搅拌池由相对设置的第一池壁和第二池壁、两侧的窑壁及搅拌池的
底壁围设形成,所述料道区的底壁与所述搅拌池的底壁通过所述第一池壁进行连接,且所述第一池壁从所述料道区的底壁沿所述搅拌池所在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0011]这样,料道区的底壁与搅拌池的底壁采用第一池壁的结构形式进行连接,第一池壁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死角,减少玻璃液底部重金属的沉积现象。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池壁的坡面与所述搅拌池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θ,且满足:
[0013]125
°
≤θ≤145
°

[0014]这样,第一池壁的坡面与搅拌池的底壁之间的锐角夹角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确定,该角度的具体选择以加工方便且尽可能减少玻璃液底部重金属的沉积现象为宜。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池壁的坡面与所述搅拌池的底壁之间的夹角θ为135
°

[0016]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0017]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沿竖向方向伸入所述搅拌池内;以及
[0018]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桨沿所述搅拌杆的竖向方向间隔设置。
[0019]这样,当需要对搅拌池内的玻璃液进行搅拌时,通过转动搅拌杆,搅拌杆带动搅拌桨转动,多个搅拌桨则沿竖向方向同时对玻璃液进行搅拌,增大玻璃液内部的扰流效果,提高玻璃液的均匀化程度。
[0020]可选的,所述搅拌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的端面倾斜设置;
[0021]相邻所述搅拌杆的自由端的端面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
[0022]或,相邻所述搅拌杆的自由端的端面的延伸方向夹角设置。
[0023]这样,通过将搅拌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自由端设计为端面倾斜的结构样式,并且相邻两个搅拌杆的自由端的端面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或成夹角设置,这样使得玻璃液在多个搅拌桨的作用下上下串动形成特殊的涡流,以此来增加玻璃液的扰流效果和均匀化效果。
[0024]可选的,所述搅拌杆上距离搅拌池底壁最远的搅拌桨的高度低于所述搅拌池内玻璃液的高度。
[0025]这样,搅拌杆最上侧搅拌桨的高度低于搅拌池内玻璃液的高度,使得搅拌杆上的搅拌桨均能有效的作用在玻璃液上,保证对玻璃液的搅动效果。
[0026]可选的,在所述搅拌池的底壁还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轴线位于所述搅拌杆轴线的延长线上。
[0027]这样,溢流孔的设计可以在玻璃液底部有沉积时及时将该沉积物通过溢流孔进行排放,溢流孔的溢流速度跟玻璃液的温度和黏度有关,当玻璃液温度升高,粘度变小时,溢流孔处的溢流速度变快;而当玻璃液的温度下降,粘度变大时,溢流孔处的溢流速度也将变慢。
[0028]同时,溢流孔的轴线位于搅拌杆轴线的延长线,使得在搅拌池内的沉积物能够及时通过溢流孔进行排放。
[0029]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设置至少两个,两所述搅拌组件延玻璃液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
[0030]所述料道装置包括隔挡组件及料道顶壁,所述料道顶壁盖设于所述料道上,所述
隔挡组件设于两所述搅拌组件之间,所述隔挡组件包括第一隔挡部和第二隔挡部,所述第一隔挡部设于所述料道顶壁,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一隔挡部能够对玻璃液进行阻挡,所述第二隔挡部设于所述搅拌区的底壁,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隔挡部和所述第二隔挡部之间形成流液洞,所述第二隔挡部的顶壁低于所述料道区的底壁,且高于所述搅拌区的底壁。
[0031]这样,通过设置隔挡组件,并将隔挡组件设于两个搅拌组件之间,当玻璃液从其中一个搅拌组件处流动到流液洞、再从流液洞流动到另一个搅拌组件处时,上侧的玻璃液由于第一隔挡部的阻挡将整体形成一个高低高的流动趋势,同时上侧玻璃液在形成高低高的流动过程中,一方面形成对上侧玻璃液的扰动,另一方面也将对下侧玻璃液进行挤压,使得下侧玻璃液也出现扰动的效果,以此来进一步提高玻璃液的扰流效果,保证晶核剂在玻璃液内分布的均匀性提高对玻璃液的搅动和均匀化效果,进一步减少沉积现象。
[0032]可选的,所述搅拌区包括:
[0033]第一搅拌分区,所述第一搅拌分区设有第一搅拌池和第一搅拌组件;以及
[0034]第二搅拌分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装置包括:供玻璃液流通的料道,所述料道的两侧壁由窑壁围设形成,所述料道包括搅拌区和料道区,所述料道区设置至少两个,多个所述料道区沿玻璃液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搅拌区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料道区之间,所述搅拌区设置有搅拌池,所述搅拌池的底壁低于所述料道区的底壁;和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设于所述搅拌区,并部分伸入所述搅拌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池由相对设置的第一池壁和第二池壁、两侧的窑壁及所述搅拌池的底壁围设形成,所述料道区的底壁与所述搅拌池的底壁通过所述第一池壁进行连接,且所述第一池壁从所述料道区的底壁沿所述搅拌池所在方向倾斜向下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壁的坡面与所述搅拌池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θ,且满足:125
°
≤θ≤14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壁的坡面与所述搅拌池的底壁之间的夹角θ为135
°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料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沿竖向方向伸入所述搅拌池内;以及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秉捷张延起周士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