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低信息新鲜度的物联网状态更新系统的乘积编包发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227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信息新鲜度的物联网状态更新系统的乘积编包发送方法,采用传感器、中继和服务器端两段三点架构,多个传感器每个都具有独立的检测与发送能力,将数据经过中继转发至服务器端进行接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乘积编码与发送方法利用了乘积编码可以单独解码合并解码的两次解码特性,让中继对单个数据进行直接转发后,再对多个数据进行乘积编码并转发编码冗余,使得服务器端能够先后进行两次解码,降低了处理延时,提升了物联网状态更新系统的信息新鲜度性能。系统的信息新鲜度性能。系统的信息新鲜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信息新鲜度的物联网状态更新系统的乘积编包发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乘积编包的编码技术,特别是涉及物联网状态更新系统下的低信息新鲜度短包通信编码方法,属于无线通信


技术介绍

[0002]一、信息新鲜度
[0003]实现物联网等新一代移动通信应用时,信息新鲜度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性能指标。一方面,新鲜准确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帮助决策端快速准确地响应远程监视。未来的物联网应用的领域将会十分广泛,许多领域如无人驾驶汽车和智能医疗等涉及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都会对信息新鲜度有极高的要求,因而获得较低的信息新鲜度也就成了实现这些应用的关键所在。
[0004]信息新鲜度的基本定义是自最近一次接收更新的时间戳记起经过的时间。与目前较常用于评估信道状态的参量如延迟、吞吐量等等侧重于发送端不同,信息新鲜度关注于接收端接收的信息的新鲜程度。
[0005]假设第i个更新是在时刻t
i
生成的,并且在时刻t
i

被目标接收到。设系统的起始观察时间为t=0,此时队列为空,且此时接收端处的信息新鲜度的值为Δ(0)=Δ0。对于任意的时刻t,最后收到的状态更新的角标表示为:
[0006]N(t)=max{i|t

i
≤t},
[0007]而最近一次收到的更新数据的时间戳可以表示为:
[0008]U(t)=t
N(t)
.
[0009]因此,U(t)就是最新的数据更新的生成时刻。信息新鲜度的定义如下所示:
[0010]定义一(信息新鲜度
‑‑
AoI):目的地处源的信息新鲜度定义为随机过程:
[0011]Δ(t)=t

U(t)
[0012]此处U(t)为最近一次收到的更新数据的时间戳。显然,Δ(t)是时刻t的瞬时信息新鲜度。在时间间隔(0,T)中观察信息新鲜度,可以引入以下定义:
[0013]定义二(平均信息新鲜度—平均AoI):在时间间隔(0,T)中,实时状态更新系统的平均信息新鲜度为
[0014][0015]如图1所示,ΔT可以被看作是时间间隔(0,T)中Δ(t)曲线下的面积的平均值。当T

∞时,可得:
[0016][0017]二、乘积编码
[0018]乘积编码是并行级联编码,其解码过程可以很容易地并行化。现有的研究已经可以使用两次系统极化码进行乘积编码,其具有良好的纠错性能。
[0019]乘积码具体的编解码过程如下:
[0020]给定两个系统线性分组码C
r
和C
c
,它们的码长和维数分别为(N
r
,K
r
)和(N
c
,K
c
)。利用乘积编码构造一个码字P=C
c
×
C
r
,它的码长为N=N
r
N
c
,维数为K=K
r
K
c
。从包含K个信息位的K
c
×
K
r
矩阵U开始执行编码。行最初使用C
r
独立编码,然后生成的K
c
×
N
r
矩阵U
r
的列使用C
c
进行编码。结果是N
c
×
N
r
码字矩阵X,其中行是码C
r
的码字,列是码C
c
的码字。值得注意的是,颠倒编码顺序并不会改变得到的码字矩阵。该编码过程在数学上可以描述为其中G
r
和G
c
分别是代码C
r
和C
c
的生成矩阵。P的生成矩阵可以通过两个分量代码的生成矩阵的Kronecker积计算为通过在两个解码器之间交换信息的同时顺序地解码行和列分量代码来执行解码。由于行(列)之间没有直接交换信息,因此可以同时执行行(列)组件代码解码。软输入/软输出算法可以通过交换软信息来提高解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物联网多传感器状态更新系统的传输与编码方法,以提高该系统下的信息新鲜度指标的性能。
[00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23]检测端按每M(设M可整除N)个传感器分为一组,共分为N/M组,记组号为g=1,2,

,N/M。检测端以时分的方式依次执行第g组(g=1,2,

,N/M)组内M个传感器状态更新、数据编码和向中继的传输,以及中继对接收到的组内M个传感器数据的乘积编包和向服务器端的传输。
[0024]对于第g组(g=1,2,

,N/M),组内的M个传感器状态更新,编码传输和中继编包传输也采用时分复用方式,即当检测端该组中的一个传感器在状态更新、编码和发送数据给中继时,该传感器占有系统全部频带资源,其他传感器和中继均进行等待,不进行发送;当中继在发送编包数据给服务器端时,中继占有全部频带资源,检测端的所有传感器均进行等待,不进行发送。
[0025]检测端与中继、中继与服务器端之间的传输信道均为AWGN信道。各检测端发送数据到中继的接收信噪比为SNR1,中继发送数据到服务器端的接收信噪比为SNR2。中继接收各检测端发送数据的误包率为PER1,服务器端接收中继转发单个终端编码数据的误包率为PER2,服务器端接收中继的M个检测端数据整体编包的误包率为PER3。
[0026]第g组(g=1,2,

,N/M)组内M个传感器的数据更新编码传输和中继对M个传感器数据的编包处理传输具体步骤如下,假定从该组第i=1个传感器开始检测:
[0027]步骤A,第g组的第i个传感器进行检测,得到一个长度为L1的状态更新数据。传感器将该数据以达到或接近有限长度编码极限误包率公式的编码方式(例如:极化码,咬尾卷积码,BCH码等)进行编码得到长度为m1的码字m
i1
,其中有限长度编码极限误包率公式为:
[0028][0029][0030]其中p
packet
为误包率,此处设定p
packet
=PER1;P为信噪比,此处设定P=SNR1;L为信息位长度,此处设定L=L1;T为包长,此处取T=m1。随后传感器将长度为m1的终端编码m
i1
发送至中继。
[0031]步骤B,中继在接收到终端编码m
i1
经过信道的接收信号y
i1
后进行解码以(1

PER1)的概率恢复出长度为L1的第g组第i个终端状态更新数据。随后中继将该数据继续以达到或接近有限长度编码极限误包率公式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得到长度为m2的码字m
i2
。其中p...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信息新鲜度的物联网状态更新系统的乘积编包发送方法,所述的状态更新系统由N个传感器组成的检测端、一个中继和一个服务器端组成,其乘积编包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检测端按每M个传感器分为一组,M可整除N,共分为N/M组,记组号为g=1,2,

,N/M;各检测端发送数据到中继的接收信噪比为SNR1,中继发送数据到服务器端的接收信噪比为SNR2;中继接收各检测端发送数据的误包率为PER1,服务器端接收中继转发单个终端编码数据的误包率为PER2,服务器端接收中继的M个检测端数据整体编包的误包率为PER3;第g组组内M个传感器的数据更新编码传输和中继对M个传感器数据的编包处理传输具体步骤如下,假定从该组第i=1个传感器开始检测:步骤A,第g组的第i个传感器进行检测,得到一个长度为L1的状态更新数据;传感器将该数据以达到或接近有限长度编码极限误包率公式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此处设定p
packet
=PER1,P=SNR1,L=L1,T=m1,得到长度为m1的码字m
i1
;随后传感器将长度为m1的终端编码m
i1
发送至中继;步骤B,中继在接收到终端编码m
i1
经过信道的接收信号y
i1
后进行解码以(1

PER1)的概率恢复出长度为L1的第g组第i个终端状态更新数据;随后中继将该数据继续以达到或接近有限长度编码极限误包率公式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得到长度为m2的码字m
i2
;其中p
packet
=PER2;P=SNR2;T=m2;中继将该终端的编码数据m
i2
发送到服务器端,同时也将m
i2
保存在中继缓存中;步骤C,服务器端接收到中继转发的第g组中第i个终端编码m
i2
经过信道的接收信号y
i2
后进行解码,以(1

PER2)的概率恢复成第i个终端的状态更新数据,同时也将y
i2
存在服务器端的缓存;步骤D,若i<M,则对第g组传感器的处理序号i=i+1跳转执行步骤A,否则执行步骤E;步骤E,此时中继端的寄存器中存有M

个编码数据m
12
、m
22
、m
32

、m
M
’2,中继将这M

个编码数据按行存储,M

<=M,并以达到或接近有限长度编码极限误包率公式的编码方式进行列向编码,得到一个系统形式的乘积码长度为m3的码字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张文睿徐悦还冬锐赵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