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线收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13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杆斜拉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拉线收紧设备,用于收紧拉线,包括第一收紧件、第二收紧件以及第一限位块。第二收紧件滑动设置于第一收紧件并具有安装位置和分离位置,当第二收紧件位于安装位置或分离位置时,第二收紧件均能够与第一收紧件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能够同时穿过两根拉线,即能够同时穿过拉线的本体以及拉线的弯折部分;第一限位块能够固定设置于第一收紧件或第二收紧件,当第二收紧件位于安装位置时,第一限位块与第二收紧件或第一收紧件形成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被配置为仅允许一根拉线穿过,从而使拉线的弯折部分无法穿过第二容纳腔,以防止拉线的弯折部分的线头暴露在外。在外。在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线收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杆斜拉线
,尤其涉及一种拉线收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用于架设电力线路的电杆需要通过斜拉线进行固定,即斜拉线一端连接电杆,另一端连接地面,并将斜拉线张紧以保证斜拉线的固定作用,斜拉线一般由硬度很高的钢绞线组成。
[0003]目前张紧斜拉线的方法一般为将斜拉线的一端弯折,并将弯折的部分通过铝芯线或者其它在户外不易腐蚀的线绑扎在斜拉线主体上。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在斜拉线主体以及斜拉线的弯折部分上缠绕很多圈铝芯线或其它用于绑扎的线,安装过程繁琐;此外,绑扎的过程中难以将斜拉线弯折部分的线头也进行绑扎,导致线头裸露在外,由于斜拉线的硬度较高,裸露在外的线头容易划伤进行电力施工作业的工作人员,或行人、农田耕种人员等社会人员。
[0004]因此,亟需一种拉线收紧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线收紧设备,能够防止拉线的线头暴露在外,避免其划伤路过人员,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
>[0006]为达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收紧设备,用于收紧拉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紧件(1);第二收紧件(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紧件(1)并具有安装位置和分离位置,当所述第二收紧件(2)位于安装位置和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二收紧件(2)均能够与所述第一收紧件(1)形成第一容纳腔(51),所述第一容纳腔(51)能够同时穿过两根所述拉线(100);第一限位块(3),能够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紧件(1)或所述第二收紧件(2),当所述第二收紧件(2)位于安装位置时,若所述第一限位块(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紧件(1),所述第一限位块(3)与所述第二收紧件(2)形成第二容纳腔(52),若所述第一限位块(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收紧件(2),所述第一限位块(3)与所述第一收紧件(1)形成第二容纳腔(52),所述第二容纳腔(52)与所述第一容纳腔(51)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52)被配置为仅允许一根所述拉线(100)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收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紧件(1)具有第一容纳槽(11),所述第二收紧件(2)具有第二容纳槽(21),所述第一限位块(3)能够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或所述第二容纳槽(21)的槽壁,当所述第二收紧件(2)位于安装位置或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二容纳槽(21)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连通,且所述第二容纳槽(21)的槽壁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槽壁形成第一容纳腔(51),当所述第二收紧件(2)位于安装位置时,若所述第一限位块(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槽壁,所述第二容纳槽(21)的槽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块(3)形成第二容纳腔(52),若所述第一限位块(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21)的槽壁,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槽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块(3)形成第二容纳腔(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收紧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晖黎嘉达习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