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油生产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97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油生产灌装机,属于食用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灌装瓶输送辊机、灌装机构、旋紧机构和瓶盖输送带机,所述瓶盖输送带机设置在灌装瓶输送辊机的旁侧,所述旋紧机构设置在瓶盖输送带机和灌装瓶输送辊机之间,所述灌装瓶输送辊机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对灌装瓶进行限位的定位机构,所述灌装瓶输送辊机上安装有龙门架,所述灌装机构安装在龙门架上且与一个定位机构相配合,所述旋紧机构与另一个定位机构相配合,所述瓶盖输送带机上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用于对瓶盖进行限位的限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满足食用油的自动化注油灌装以及瓶盖旋紧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A filling machine for edible oi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生产灌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油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用油生产灌装机。

技术介绍

[0002]食用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它在增进食物的色、香、味和形方面有很大的作用,食油,又称脂肪,一般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动物油通常是指猪油,其次是牛油、羊油和鸡油等,植物油包括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豆油、棉籽油、玉米油、向日葵油和米糠油等,一般地,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食油在人体生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供给人体热量及必需的脂肪酸,以维持体温。
[0003]目前,食用油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灌装设备进行注油,现有食用油的灌装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工人将油管与油桶通口连接,人工控制注入油桶的油量,导致每个油桶中的油量不均衡,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油生产灌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灌装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工人将油管与油桶通口连接,人工控制注入油桶的油量,导致每个油桶中的油量不均衡,且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油生产灌装机,包括灌装瓶输送辊机、灌装机构、旋紧机构和瓶盖输送带机,所述瓶盖输送带机设置在灌装瓶输送辊机的旁侧,所述旋紧机构设置在瓶盖输送带机和灌装瓶输送辊机之间,所述灌装瓶输送辊机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对灌装瓶进行限位的定位机构,所述灌装瓶输送辊机上安装有龙门架,所述灌装机构安装在龙门架上且与一个定位机构相配合,所述旋紧机构与另一个定位机构相配合,所述瓶盖输送带机上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用于对瓶盖进行限位的限位柱。
[0006]进一步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供油罐、抽油泵、连接管、输液头座和用于驱动输液头座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端的升降组件,所述供油罐和抽液泵均设置在龙门架的顶部,所述供油罐、抽油泵和输液头座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靠近输液头座的一端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龙门架的内侧壁上且升降组件的输出端与输液头座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气缸、承托板和载板,所述承托板呈水平安装在龙门架的内侧壁上,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承托板的顶部且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载板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输液头座固定在载板的底部,所述载板的两端与龙门架的两内侧壁滑动。
[000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灌装瓶输送辊机上的推动组件,每个推动组件均包括伸缩气缸、L型板、连接架和两个限位夹辊,所述L型板安装在灌装瓶输送辊机的外侧壁上,所述伸缩气缸呈水平固定在L型板上且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连接架相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夹辊间隔固定在连接架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旋紧机构包括支撑柱、旋转电机、转动板和两个夹持组件,所述支
撑柱设置在灌装瓶输送辊机和瓶盖输送带机之间,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板的中端部相连接,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呈对称安装在转动板的两端上。
[001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驱动气缸、安装框、驱动电机和气夹,所述驱动气缸安装在转动板的一端顶部上且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安装框的顶部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安装壳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气夹的顶部相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当灌装瓶在灌装瓶输送辊机工作下带动其移动至输液头座的正下方时,通过两个伸缩气缸同步驱动带动两个连接架上的四个限位夹轮相对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对灌装瓶在注油过程中的定位,防止灌装瓶与输液头座的不对接,造成注油失败,并且还能够对灌装瓶的瓶盖旋紧过程中对灌装瓶进行夹持定位,实现灌装瓶的瓶盖自动稳定旋紧操作,其次,抽油泵工作使供油罐内的食用油经过连接管进入输液头座,其中,控制阀能够控制连接管的连通状态,以此达到控制进入灌装瓶内的食用油量,完成食用油的自动注油灌装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利用升降组件不仅能够使输液头座的输出端与灌装瓶的瓶口无缝对接,且还能够满足不同大小的灌装瓶对接操作,提高了设备性能;最后,当灌装瓶内已经注完油后并在灌装瓶输送辊机工作下带动其移动至气夹的正下方时,通过驱动气缸带动安装框上的驱动电机以及气夹下移,利用气夹工作将位于瓶盖输送带机上的瓶盖夹持,在旋转电机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板转动下,随即使瓶盖对应灌装瓶上,在驱动电机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气夹转动,完成灌装瓶的瓶盖自动旋紧操作,其整体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满足食用油的自动化注油灌装以及瓶盖旋紧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灌装瓶输送辊机1,灌装机构2,供油罐21,抽油泵22,连接管23,输液头座24,升降组件25,升降气缸251,承托板252,载板253,控制阀26,旋紧机构3,支撑柱31,旋转电机32,转动板33,夹持组件34,驱动气缸341,安装框342,驱动电机343,气夹344,瓶盖输送带机4,定位机构5,推动组件51,伸缩气缸511,L型板512,连接架513,限位夹辊514,龙门架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
[0022]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生产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瓶输送辊机(1)、灌装机构(2)、旋紧机构(3)和瓶盖输送带机(4),所述瓶盖输送带机(4)设置在灌装瓶输送辊机(1)的旁侧,所述旋紧机构(3)设置在瓶盖输送带机(4)和灌装瓶输送辊机(1)之间,所述灌装瓶输送辊机(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对灌装瓶进行限位的定位机构(5),所述灌装瓶输送辊机(1)上安装有龙门架(6),所述灌装机构(2)安装在龙门架(6)上且与一个定位机构(5)相配合,所述旋紧机构(3)与另一个定位机构(5)相配合,所述瓶盖输送带机(4)上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用于对瓶盖进行限位的限位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生产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机构(2)包括供油罐(21)、抽油泵(22)、连接管(23)、输液头座(24)和用于驱动输液头座(2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端的升降组件(25),所述供油罐(21)和抽液泵均设置在龙门架(6)的顶部,所述供油罐(21)、抽油泵(22)和输液头座(24)通过连接管(23)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23)靠近输液头座(24)的一端上安装有控制阀(26),所述升降组件(25)安装在龙门架(6)的内侧壁上且升降组件(25)的输出端与输液头座(24)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生产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5)包括升降气缸(251)、承托板(252)和载板(253),所述承托板(252)呈水平安装在龙门架(6)的内侧壁上,所述升降气缸(251)固定在承托板(252)的顶部且升降气缸(251)的输出端与载板(253)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腾许永霖
申请(专利权)人:富达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