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875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控制板、覆晶薄膜和阵列基板,控制板通过覆晶薄膜与阵列基板连接,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由多条所述扫描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多个像素;覆晶薄膜上设有源驱动芯片,源驱动芯片与多条数据线连接;控制板上设有栅驱动芯片,栅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设置有多条引线,引线经控制板和覆晶薄膜延伸至阵列基板,多条引线与多条扫描线一一对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栅驱动芯片从侧边转移至控制板上,从而省略了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液晶显示器往无边框、全面屏的方向发展,液晶显示器的有效显示区域在显示器上占比需要越来越大,边框需要做的越来越窄。目前,带有G

IC(栅驱动芯片)的显示面板中,G

IC通常通过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邦定在面板侧边。邦定区域需要用金属材料做一些绑定衬垫,这样邦定衬垫区域是无效的显示区,一般会用黑色的边框遮住,这样导致邦定COF的一侧边框较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G

IC的显示面板通常具有较宽的边框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控制板、覆晶薄膜和阵列基板,控制板通过覆晶薄膜与阵列基板连接,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由多条扫描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多个像素;
[0005]覆晶薄膜上设有源驱动芯片,源驱动芯片与多条数据线连接;控制板上设有栅驱动芯片,栅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设置有多条引线,引线经控制板和覆晶薄膜延伸至阵列基板,多条引线与多条扫描线一一对应连接。
[0006]可选的,覆晶薄膜上的多条引线沿覆晶薄膜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0007]可选的,控制板与阵列基板之间设有多个覆晶薄膜,各覆晶薄膜沿阵列基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外侧覆晶薄膜上的引线所连接的扫描线的距离小于内侧覆晶薄膜上的引线所连接的扫描线的距离,距离为扫描线与覆晶薄膜的垂直距离。
[0008]可选的,覆晶薄膜上的外侧引线所连接的扫描线的距离小于内侧引线所连接的扫描线的距离。
[0009]可选的,源驱动芯片在覆晶薄膜上居中设置,覆晶薄膜上的多条引线分布于源驱动芯片两侧。
[0010]可选的,控制板包括源极控制板和时序控制板,源极控制板通过覆晶薄膜与阵列基板连接,时序控制板与源极控制板连接,时序控制板上设置有时序控制芯片,源极控制板上设置有栅驱动芯片,时序控制芯片分别与源驱动芯片和栅驱动芯片连接。
[0011]可选的,源极控制板上设有多个栅驱动芯片,各栅驱动芯片沿源极控制板中心线对称分布。
[0012]可选的,引线与数据线位于同一金属层。
[0013]可选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内的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设置氧化铟锡层,氧化铟锡层施加有直流电压信号,第一金属层为扫描线所在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为数据线所在金属层。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如上述的显示面板。
[0015]本专利技术中,显示面板包括控制板、覆晶薄膜和阵列基板,控制板通过覆晶薄膜与阵列基板连接,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由多条扫描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多个像素;覆晶薄膜上设有源驱动芯片,源驱动芯片与多条数据线连接;控制板上设有栅驱动芯片,栅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设置有多条引线,引线经控制板和覆晶薄膜伸入阵列基板,多条引线与多条扫描线一一对应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栅驱动芯片从侧边转移至控制板上,从而省略了G

IC的邦定,显示面板两侧不需要设置邦定驱动,使得边框更窄,甚至是无边框,还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引线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0020]附图标号说明:
[002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控制板70源驱动芯片20覆晶薄膜80栅驱动芯片30阵列基板90引线40扫描线100源极控制板50数据线110时序控制板60像素120时序控制芯片
[0022]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
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出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
[0029]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控制板10、覆晶薄膜20和阵列基板30,控制板10通过覆晶薄膜20与阵列基板30连接,阵列基板30上设置有多条扫描线40、多条数据线50和由多条扫描线40和数据线50限定的多个像素60;覆晶薄膜30上设有源驱动芯片70,源驱动芯片70与多条数据线50连接;控制板10上设有栅驱动芯片80,栅驱动芯片80的输出端设置有多条引线90,引线90经控制板10和覆晶薄膜20伸入阵列基板30,多条引线90与多条扫描线40一一对应连接。
[0030]图1所示的像素结构为1G1D结构,每个像素60通过一个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与一条扫描线40和一条数据线50连接,TFT的栅极与扫描线40连接,TFT的源极(或漏极)与像素60连接,TFT的漏极(或源极)与数据线50连接。该结构的像素60在驱动时,在某时刻只开启一行像素60,所有的列传输数据信号到该行像素60上。当然,阵列基板内的像素架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1G2D或2G2D等,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加以限制。
[0031]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板10上设有显示面板控制电路,包括TCON(时序控制电路)、PMIC(电源设管理电路)等部分。以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控制板、覆晶薄膜和阵列基板,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阵列基板连接,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由多条所述扫描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多个像素,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晶薄膜上设有源驱动芯片,所述源驱动芯片与多条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栅驱动芯片,所述栅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设置有多条引线,所述引线经所述控制板和所述覆晶薄膜延伸至所述阵列基板,多条所述引线与多条所述扫描线一一对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晶薄膜上的多条引线沿所述覆晶薄膜的中心线对称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设有多个覆晶薄膜,各覆晶薄膜沿所述阵列基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外侧覆晶薄膜上的引线所连接的扫描线的距离小于内侧覆晶薄膜上的引线所连接的扫描线的距离,所述距离为所述扫描线与所述覆晶薄膜的垂直距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晶薄膜上的外侧引线所连接的扫描线的距离小于内侧引线所连接的扫描线的距离。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驱动芯片在所述覆晶薄膜上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顾卢集晖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