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168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电池箱之间通过两动力线的插接连接件插接并电性连接,可以减少导电排与动力连接器的设置,减少接触电阻,降低系统中由接触电阻造成的热损失和电流损耗;设置OT端子,配合螺栓紧固连接在端板顶部,能快速实现稳定的电性连接;电池箱四面敞开,便于散热,配合接线面板上开设的过线槽,便于穿线和后期维护;高压箱及电池箱在机架上的摆放,便于就近通过动力线连接,也便于后期检修和维护。也便于后期检修和维护。也便于后期检修和维护。

A battery cluster power line wiring assembly for lithium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储能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储能系统中,电池簇为能量单元,每个电池簇是由一定数量的电池箱和一个高压箱电性连接而成。具体的,现有的电池箱与高压箱面板上一般设置有动力连接器,电池模组总正极和电池模组总负极分别通过导电排与动力连接器电性连接,电池箱或者电池箱之间的电性连接通过动力导线连接的动力插头与动力连接器插接实现。以上连接方式,零部件繁多,导致系统成本高,装配工序复杂;同时,过多的连接导致接触电阻高,系统中由接触电阻造成的热损失高,电流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能降低零部件数量及接触电阻。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其包括一机架、一高压箱和若干电池箱,其中,机架设置有若干层,层间设置有高压箱或电池箱,还包括若干动力线,所述动力线包括OT端子、导线和插接连接件,导线两端分别固定并电性连接一OT端子和一插接连接件;每一电池箱上分别设置一电池模组总正极和一电池模组总负极,所述电池模组总正极和电池模组总负极分别固定并电性连接一OT端子,电池箱之间通过两动力线的插接连接件插接并电性连接。
[000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螺栓,所述电池模组总正极和电池模组总负极分别与OT端子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000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插接连接件分公插和母插两种,电池模组总正极和电池模组总负极分别连接公插和母插对应的动力线。
[000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机架每一层并排设置有两个高压箱,或者一个高压箱及一个电池箱,电池箱位于机架最底层,上下相邻的高压箱之间通过两动力线插接并电性连接,最上层的两高压箱之间通过两动力线插接并电性连接,与电池箱相邻的两高压箱分别与电池箱电性连接。
[000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电池箱包括接线面板,接线面板上开设有过线槽,与电池箱连接的两导线分别穿过过线槽。
[000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电池箱还包括底板和若干电池,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接线面板垂直设置于底板端部,若干电池并排设置并固定在底板上,电池箱顶面、接线面板相对的侧面、以及接线面板相邻的两侧面敞开设置。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电池箱还包括端板和扎带,并排设置的电池两端分别设置一端板,两端的端板之间通过扎带捆扎,所述螺栓穿过OT端子、电池模组总
正极或电池模组总负极,并与端板顶部紧固连接。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总正极或电池模组总负极采用铝连接排。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插接连接件采用75A 600V单极大电流插接连接件。
[0013]本技术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电池箱之间通过两动力线的插接连接件插接并电性连接,可以减少导电排与动力连接器的设置,减少接触电阻,降低系统中由接触电阻造成的热损失和电流损耗;
[0015](2)设置OT端子,配合螺栓紧固连接在端板顶部,能快速实现稳定的电性连接;
[0016](3)电池箱四面敞开,便于散热,配合接线面板上开设的过线槽,便于穿线和后期维护;
[0017](4)高压箱及电池箱在机架上的摆放,便于就近通过动力线连接,也便于后期检修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单个电池箱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的母插动力线的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的公插动力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其包括一机架1、一高压箱2、若干电池箱3和若干动力线4。
[0025]机架1,为现有技术,主要用于固定高压箱2和电池箱3。其设置有若干层,层间设置有高压箱2或电池箱3。
[0026]高压箱2,为现有技术,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箱3,并管理所述电池箱3。
[0027]电池箱3,如图2,包括一电池模组总正极31、一电池模组总负极32、接线面板33、底板34、若干电池35、端板36和扎带37。
[0028]其中,所述底板34水平设置,为承重件。若干电池35并排设置并固定在底板34上,并排设置的电池35两端分别设置一端板36,两端的端板36之间通过扎带37捆扎。
[0029]接线面板33,用于固定电子器件,并通风散热。接线面板33垂直设置于底板34端部,电池箱3顶面、接线面板33相对的侧面、以及接线面板33相邻的两侧面敞开设置。如此,可便于散热。
[0030]电池模组总正极31和电池模组总负极32,分别为电池箱3的正极连接端子和负极连接端子,通过铝连接排连接电池35上极柱,末端的铝连接排形成电池模组总正极31和电池模组总负极32。
[0031]动力线4,用于电池箱3之间的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动力线4包括OT端子41、导线42和插接连接件43,导线42两端分别固定并电性连接一OT端子41和一插接连接件43;每一电池箱3上分别设置一电池模组总正极31和一电池模组总负极32,所述电池模组总正极31和电池模组总负极32分别固定并电性连接一OT端子41,电池箱3之间通过两动力线4的插接连接件43插接并电性连接。如此,可通过插接连接件43插接,实现两电池箱3之间的快速连接。无须设置导电排与动力连接器,减少接触电阻,降低系统中由接触电阻造成的热损失和电流损耗。
[0032]作为OT端子41与电池模组总正极31和电池模组总负极32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的,还包括螺栓44,所述电池模组总正极31和电池模组总负极32分别与OT端子41通过螺栓44紧固连接。具体的,所述螺栓44穿过OT端子41、电池模组总正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其包括一机架(1)、一高压箱(2)和若干电池箱(3),其中,机架(1)设置有若干层,层间设置有高压箱(2)或电池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动力线(4),所述动力线(4)包括OT端子(41)、导线(42)和插接连接件(43),导线(42)两端分别固定并电性连接一OT端子(41)和一插接连接件(43);每一电池箱(3)上分别设置一电池模组总正极(31)和一电池模组总负极(32),所述电池模组总正极(31)和电池模组总负极(32)分别固定并电性连接一OT端子(41),电池箱(3)之间通过两动力线(4)的插接连接件(43)插接并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44),所述电池模组总正极(31)和电池模组总负极(32)分别与OT端子(41)通过螺栓(44)紧固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连接件(43)分公插和母插两种,电池模组总正极(31)和电池模组总负极(32)分别连接公插和母插对应的动力线(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簇动力线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每一层并排设置有两个高压箱(2),或者一个高压箱(2)及一个电池箱(3),电池箱(3)位于机架(1)最底层,上下相邻的高压箱(2)之间通过两动力线(4)插接并电性连接,最上层的两高压箱(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德明袁榀帆吴细彬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