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68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包括机壳、安装于该机壳内的电容、安装于该机壳内置于其一端的控制装置、以及安装于该机壳上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该自动匹配器还包括水平设于机壳中且一端与电容电性连接同时另一端与输出端口电性连接的渐变电感线圈结构,渐变电感线圈结构包括呈螺旋状旋绕的电感线圈,电感线圈旋绕的方向与机壳的一相对侧之间的方向一致;定义电感线圈的旋绕起始圈为首圈,电感线圈的旋绕末圈为尾圈;由首圈至尾圈的方向,电感线圈的节距逐渐变大且电压逐渐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感线圈的节距逐渐增加,且电感线圈上的电压逐渐降低,使得机壳到电感安全绝缘距离不必以最大电感线圈外径为基准设计,整体机壳可以缩小。体机壳可以缩小。体机壳可以缩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
,具体为一种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中的电感线圈多是均匀绕制,使得到机壳安全绝缘距离必须按照最大电压计算,机壳体积需要增大。而且对于这种均匀绕制的电感线圈的散热来说,其在风道上横截面的散热表面积较低,散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包括机壳、安装于该机壳内的电容、安装于该机壳内置于其一端的控制装置、以及安装于该机壳上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该自动匹配器还包括水平设于所述机壳中且一端与所述电容电性连接同时另一端与输出端口电性连接的渐变电感线圈结构,所述渐变电感线圈结构包括呈螺旋状旋绕的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旋绕的方向与所述机壳的一相对侧之间的方向一致;定义所述电感线圈的旋绕起始圈为首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包括机壳、安装于该机壳内的电容、安装于该机壳内置于其一端的控制装置、以及安装于该机壳上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匹配器还包括水平设于所述机壳中且一端与所述电容电性连接同时另一端与输出端口电性连接的渐变电感线圈结构,所述渐变电感线圈结构包括呈螺旋状旋绕的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旋绕的方向与所述机壳的一相对侧之间的方向一致;定义所述电感线圈的旋绕起始圈为首圈,所述电感线圈的旋绕末圈为尾圈;由所述首圈至所述尾圈的方向,所述电感线圈的节距逐渐变大且电压逐渐降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首圈至所述尾圈的方向,所述电感线圈的中径逐渐变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的绕线呈片状,且该电感线圈整体呈台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渐变电感线圈的自动匹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的首圈和尾圈均具有安装段,所述首圈的安装段包括可与所述电容连接的第一段以及可与所述机壳安装定位的第二段,所述尾圈的安装段包括可与输出端口连接的第三段以及可与所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培晏赵彦娟沈爱国熊珍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