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式直角顶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58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式直角顶杆机构,包括固定平台;导向座,导向座设置于固定平台上,导向座中设置有L形的通孔,其包括水平通孔段和竖直通孔段,且导向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水平通孔段连通的通槽;屏蔽体,屏蔽体设置于固定平台的顶部,屏蔽体上设置有第一中心通孔,第一中心通孔与竖直通孔段相接组成内部轨道;柔性链,柔性链活动设置于内部轨道中,柔性链连接有顶杆;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柔性链沿内部轨道运动,以带动柔性链端部的顶杆完成往复的顶升及接取回收的动作。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在行程一定的情况下,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高度,节约了高度空间,能够满足仪器可以适用于桌面的要求,适于实用。适于实用。适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式直角顶杆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顶杆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链式直角顶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顶杆机构是常用的一种顶出机构,具有顶出效果好、制造简单、更换方便等特点;其中直线顶杆机构经常当做举升结构被应用于多种生产设备中;
[0003]但是,现有的直线式顶杆结构在竖直平面内应用时,通常会占用较大的高度空间,造成设备的整体高度过高,无法满足桌面级设备的定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式顶杆结构在竖直平面内应用时,通常会占用较大的高度空间,造成设备的整体高度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链式直角顶杆机构,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并且能够降低设备的整体高度,便于安装在工作台上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链式直角顶杆机构,包括,固定平台;
[0006]导向座,所述导向座设置于固定平台的底部,所述导向座中设置有L形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水平通孔段和竖直通孔段,所述水平通孔段和竖直通孔段的连接处设有弧形段过渡,且所述导向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水平通孔段相连通的通槽;
[0007]屏蔽体,所述屏蔽体设置于固定平台的顶部,所述屏蔽体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中心通孔,所述第一中心通孔与所述竖直通孔段相接以组成内部轨道;
[0008]柔性链,所述柔性链活动设置于所述内部轨道中,所述柔性链靠近屏蔽体的一端连接有顶杆;
[0009]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移动板、丝杆和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导向座的底部,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连接移动板,且所述移动板穿过所述通槽与柔性链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座,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支撑座上,所述移动板通过丝杆螺母活动设置于丝杆位于两支撑座之间的区段上,所述驱动源驱动丝杆转动,转动的所述丝杆带动移动板沿通槽运动以带动柔性链沿内部轨道运动。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链包括多节首尾依次活动连接的关节件,所述关节件包括圆柱状的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部设置有在其直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主体部分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部呈圆弧状,所述凸起上设置有腰型孔,且所述主体部分上设置有与腰型孔相对应的水平通孔。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杆为圆杆状,所述顶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凸起相匹配,所述顶杆上设置有贯穿第二凹槽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腰型孔相对应。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分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圆弧切角。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水平容置孔,所述水平容置孔中设置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上设置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与第一中心通孔同轴设置并相互连通。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体的顶部水平设置有顶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上设置有第二中心通孔,所述第二中心通孔与第一中心通孔同轴设置。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杆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沿其半径方向延伸的矩形槽。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柔性链远离屏蔽体的一端连接。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体的外侧设置有壳体。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链式直角顶杆机构,设置有L形的内部轨道,并在内部轨道中设置相匹配的柔性顶杆,柔性顶杆包括顶杆及连接顶杆的柔性链,驱动源通过丝杆组件驱动柔性链沿内部轨道运动,使柔性链端部的顶杆完成往复的顶升及接取回收的动作;本专利技术将原有的I形的内部轨道改变为L形的内部轨道,在行程一定的情况下,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高度,节约了高度空间;同时设置的柔性链能够适应L形的内部轨道,能够避免在内部轨道的弧形段发生卡顿或卡死的情况,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占用空间小,能够满足仪器在桌面适用的要求,适于实用。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链式直角顶杆机构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链式直角顶杆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的链式直角顶杆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1所示的链式直角顶杆机构的柔性链的立体图;
[0026]图5为图1所示的链式直角顶杆机构的柔性链的剖视图;
[0027]图6为图1所示的链式直角顶杆机构的柔性链的关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1所示的链式直角顶杆机构的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平台;2、导向座;21、通孔;211、水平通孔段;212、竖直通孔段;213、弧形段;214、通槽;22、支撑座;3、屏蔽体;31、第一中心通孔;32、顶部平台;4、柔性链;41、顶杆;411、第二凹槽;42、关节件;421、主体部分;422、第一凹槽;423、凸起;424、腰型孔;425、水平通孔;426、圆弧切角;5、驱动装置;51、驱动源;52、移动板;53、丝杆;54、丝杆螺母;6、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1]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链式直角顶杆机构,包括,固定平台1;
[0032]导向座2,导向座2设置于固定平台1的底部,导向座2中设置有L形的通孔21,通孔21包括水平通孔段211和竖直通孔段212,水平通孔段211和竖直通孔段212的连接处设有弧形段213过渡,且导向座2的底部设置有与水平通孔段211相连通的通槽214;
[0033]屏蔽体3,屏蔽体3设置于固定平台1的顶部,屏蔽体3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中心通孔31,第一中心通孔31与竖直通孔段212相接以组成内部轨道;
[0034]柔性链4,柔性链4活动设置于内部轨道中,柔性链4靠近屏蔽体3的一端连接有顶杆41;
[0035]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源51、移动板52、丝杆53和丝杆螺母54,丝杆53转动设置于导向座2的底部,驱动源51的输出端连接丝杆53,丝杆53上设置有丝杆螺母54,丝杆螺母54连接移动板52,且移动板52穿过通槽214与柔性链4连接。
[0036]进一步的,导向座2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座22,丝杆53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支撑座22上,移动板52通过丝杆螺母54活动设置于丝杆53位于两支撑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式直角顶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导向座,所述导向座设置于固定平台的底部,所述导向座中设置有L形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水平通孔段和竖直通孔段,所述水平通孔段和竖直通孔段的连接处设有弧形段过渡,且所述导向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水平通孔段相连通的通槽;屏蔽体,所述屏蔽体设置于固定平台的顶部,所述屏蔽体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中心通孔,所述第一中心通孔与所述竖直通孔段相接以组成内部轨道;柔性链,所述柔性链活动设置于所述内部轨道中,所述柔性链靠近屏蔽体的一端连接有顶杆;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移动板、丝杆和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导向座的底部,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连接移动板,且所述移动板穿过所述通槽与柔性链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直角顶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座,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支撑座上,所述移动板通过丝杆螺母活动设置于丝杆位于两支撑座之间的区段上,所述驱动源驱动丝杆转动,转动的所述丝杆带动移动板沿通槽运动以带动柔性链沿内部轨道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直角顶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链包括多节首尾依次活动连接的关节件,所述关节件包括圆柱状的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部设置有在其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骏陆勤伟黄艳郭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泰瑞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