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纳米晶金属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粉末冶金
,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纳米晶金属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粉体材料是金属3D打印的原材料,其粉体的基本性能对最终的成型产品品质有着很大的关系。金属3D打印对于粉体的要求主要在化学成分、颗粒形状、粒度及粒度分布、流动性、循环使用性等这几个方面。其中粉体的流动性直接影响铺粉的均匀性或送粉的稳定性。粉末流动性太差,易造成粉层厚度不均,扫描区域内的金属熔化量不均,导致产品内部结构不均,影响成形质量。而高流动性的粉末易于流化,沉积均匀,粉末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3D打印成形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均匀致密化。因此目前用于3D打印的金属粉末要求球形度尽可能的高。
[0003]各种制备金属微球的传统方法如喷雾干燥法、悬浮聚合法、离子交联法和乳液蒸发法存在外力不稳定,不同相混合时剪切力不均匀,内部活性物流失等弊端。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微球粒径分布不均匀、粒径差异明显、小至十几微米,大至几百微米。尽管金属微球在能源领域有着大量需求,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纳米晶金属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该方法室温下将稳定的金属盐溶液混合成不稳定的前驱体溶液,再利用微流控技术将前驱体溶液分散成液滴,得到凝胶微球,再经过处理后得到纳米晶金属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配置不稳定的前驱体溶液;S2)将S1)得到的不稳定的前驱体溶液作为分散相,硅油作为连续相,采用微流控技术处理,得到直径为40~300μm的微球液滴;S3)将S2)微球液滴置于硅油中,用紫外线照射硅油中的微球液滴,激发微球液滴中的光固化剂固化,形成凝胶微球坯体;S4)对S3)得到用凝胶微球坯体进行除杂,干燥后,再进行锻烧还原,即得到用于3D打印的纳米晶金属微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步骤为:S1.1)称取适量金属硝酸盐粉末,加入溶剂中,配制得到硝酸盐溶液,冷却至0~5℃,记为A溶液,S1.2)称取适量六亚甲基四胺、尿素和光固化剂,配制混合溶液,冷却至0~5℃,记为B溶液,S1.3)将S1.1)得到的A溶液与B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不稳定的前驱体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中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所述硝酸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40%;所述S1.2)中所述混合溶液中六亚甲基四胺和尿素的摩尔浓度均为2~5mol/L;混合的体积比为六亚甲基四胺:尿素=1:3,所述光固化剂的加入量为A溶液和B溶液的二者质量之和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起,方青青,程继贵,台运霄,杨建,许荡,魏邦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