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37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底壳。底壳用于清洁机器人,底壳上设有容置口、安装部和枢接部,容置口位于底壳的底部且用于容置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安装部位于容置口的前侧并用于将清洁机器人的拖地模块可拆卸安装在底壳的前侧,枢接部位于安装部的后侧以与清洁机器人的盖体可转动地连接。如此,安装部可以实现与拖地模块的可拆卸安装,而枢接部则可与清洁机器人的盖体转动连接,在需要对拖地模块进行拆装时,可通过转动盖体以将拖地模块露出以便于对拖地模块进行更换。块进行更换。块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壳


[0001]本申请涉及清洁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底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器越来越智能化。其中,清洁机器人能够自主地执行清洁操作,智能化程度更高,能够有效减轻人们在家居清洁方面的工作负担,缓解人们在进行家居清洁过程中的劳累程度。
[0003]在相关技术中,拖地模块通常由清洁机器人的底部安装在底壳上,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安装或拆卸拖地模块时,要将清洁机器人翻转再进行安装或拆卸,步骤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底壳。
[0005]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底壳上设有容置口、安装部和枢接部,所述容置口位于所述底壳的底部且用于容置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容置口的前侧并用于将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拖地模块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壳的前侧,所述枢接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后侧以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盖体可转动地连接。
[0006]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底座中,底壳上设有容置口、枢接部和安装部,容置口位于底壳的底部且用于容置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枢接部位于底壳的两侧,安装部位于容置口的前侧,安装部与清洁机器人的拖地模块可拆卸地连接以将拖地模块安装在底壳的前侧。如此,安装部可以实现与拖地模块的可拆卸安装,而枢接部则可与清洁机器人的盖体转动连接,在需要对拖地模块进行拆装时,可通过转动盖体以将拖地模块露出以便于对拖地模块进行更换。
[000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壳包括底壁和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围壁,所述围壁向上凸设于所述底壁,所述容置口设在所述底壁上且贯穿所述底壁的底部,所述枢接部设在所述围壁上。
[00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壁包括环形部和直板部,所述直板部连接在所述环形部的前侧,所述枢接部设在所述直板部上。
[000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板部设置在所述环形部的两端,所述直板部包括连接部和凸出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凸出部连接所述环形部且沿左右方向凸出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枢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00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环形部的外侧面平滑过渡连接,在左右方向上,所述枢接部未超出所述凸出部的外侧面。
[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壳包括底壁和端壁,所述容置口形成在所述底壁上,所述端壁凸设在所述底壁上且连接在所述底壁的前侧,所述安装部设在所述端壁上。
[00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底壳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
穿所述底壳的前侧,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与所述拖地模块可拆卸连接的锁定模块,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与所述锁定模块的形状相匹配。
[00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的底壁上凹陷形成有第一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底壳的前侧。
[00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导槽贯穿所述底壳的前侧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切角,所述第一切角用于与所述锁定模块配合以限制所述锁定模块与所述底壳的相对位置。
[00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的顶壁上形成有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二引导槽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底壳的前侧。
[00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引导槽贯穿所述底壳的前侧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切角,所述第二切角用于与所述锁定模块配合以限制所述锁定模块与所述底壳的相对位置。
[00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的顶壁上形成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安装孔的底壁上形成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同轴线设置,所述锁定模块通过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锁定模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第一紧固元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上。
[00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的底壁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二紧固元件,所述第二紧固元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紧固元件配合以将所述锁定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上。
[00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壳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朝所述底壳的前侧凸设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导向部用于对所述拖地模块的安装进行导向和支撑。
[00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壳上还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用于与所述拖地模块上的从动齿轮啮合。
[0021]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机器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枢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枢接部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图3中底壳在VI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底壳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0030]图8是图7中底壳在VIII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锁定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机器人的俯视图;
[0033]图11是图10中的清洁机器人沿线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是图11中底壳在XII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5]图13是图10中的清洁机器人沿线B

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7]清洁机器人1000;
[0038]底壳100、底壁10、容置口11、围壁20、环形部21、直板部22、连接部221、第二枢接孔2211、凸出部222、端壁30、安装腔室40;
[0039]安装部50、安装凸部51、安装孔511、第一引导槽512、第一切角513、第二引导槽514、第二切角515、第一固定孔516、第二固定孔517、第一紧固元件518、第一安装槽519、第二紧固元件520、第二安装槽521、驱动齿轮522;
[0040]电机60、导向部70、盖体500、第一枢接孔510;
[0041]枢接部90、枢转轴91、端盖部911、转轴部912、弹性部913、弹臂9131、限位凸起9132、第一挡边轴承92、第一档边921、第二挡边轴承93、第二挡边931、第三挡边轴承94、第三挡边941;
[0042]锁定模块200、固定部210、紧固孔211、锁定部220、第一限位部230、第二限位部240;
[0043]拖地模块300、从动齿轮310;
[0044]驱动轮400;
[0045]盖体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有容置口、安装部和枢接部,所述容置口位于所述底壳的底部且用于容置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容置口的前侧并用于将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拖地模块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壳的前侧,所述枢接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后侧以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盖体可转动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底壁和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围壁,所述围壁向上凸设于所述底壁,所述容置口设在所述底壁上且贯穿所述底壁的底部,所述枢接部设在所述围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包括环形部和直板部,所述直板部连接在所述环形部的前侧,所述枢接部设在所述直板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部设置在所述环形部的两端,所述直板部包括连接部和凸出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凸出部连接所述环形部且沿左右方向凸出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枢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环形部的外侧面平滑过渡连接,在左右方向上,所述枢接部未超出所述凸出部的外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底壁和端壁,所述容置口形成在所述底壁上,所述端壁凸设在所述底壁上且连接在所述底壁的前侧,所述安装部设在所述端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底壳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底壳的前侧,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与所述拖地模块可拆卸连接的锁定模块,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与所述锁定模块的形状相匹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立刚柯辉张舒良钱晨阳赖德键黄宏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