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136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包括内衬软管和连接台,所述内衬软管的外表面贴合有橡胶垫,所述连接台的左右两侧上端前后均对称插接有插接柱,所述连接台的左右两侧上端前后均对称开设有插接孔,所述连接台的底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插接柱的外表面插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端均对称插接有连接杆。通过橡胶垫、气囊和橡胶垫自身的弹性缓冲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内衬软管,避免内衬软管运输牵引至待修复供水管道附近位置前,在运输牵引途中发生褶皱、扭曲、破损等情况,进而导致内衬软管无法正常使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费。费。

Lining hose traction device for Trenchless Pipeline Repair Wor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
,具体为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城市老旧供水管网的改造,普遍还是以开槽埋管方式为主,但对于人、车流量较大且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的道路,非开挖修复工艺明显能够减少施工过程对道路通信及周边居民的影响,且施工周期短,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水。供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艺主要有两大类:内衬法和涂层法。采用内衬法修复的供水管道不仅可以防腐、防渗且可根据需要增加管道结构强度。内衬法施工速度快,可靠性强,因此已经成为供水管道非开挖整体修复的主流,但造价相对较高。采用涂层法修复的供水管道是以防腐、防渗为修复目的,虽然造价相对较低,但施工速度较慢且可靠性不高。
[0003]内衬软管普遍采用人工操作方式拉入待修复的供水管道内,然而内衬软管运输牵引至待修复供水管道附近位置前,在运输牵引途中容易使得内衬软管发生褶皱、扭曲、破损等情况,进而导致内衬软管无法正常使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包括内衬软管和连接台,所述内衬软管的外表面贴合有橡胶垫,所述连接台的左右两侧上端前后均对称插接有插接柱,所述连接台的左右两侧上端前后均对称开设有插接孔,所述连接台的底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插接柱的外表面插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端均对称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外表面转动安装有螺母,所述橡胶垫的外表面贴合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前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充气嘴,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贴合有泡沫垫,所述泡沫垫的外表面上下前后四个位置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栓。
[0006]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内径等于内衬软管的外径,所述气囊的内径等于橡胶垫的外径,所述泡沫垫的内径等于气囊的外径。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长度等于连接台上端凹槽的长度,所述插接孔与插接柱相适配,所述支撑柱的两端中心位置均开设有与插接孔的槽孔,且支撑柱通过插接柱依次穿插插接孔和槽孔与连接台相卡接。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上表面两端均对称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连接槽,且支撑柱上下之间通过连接杆插接在连接槽内部从而相互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外表面和螺母的内壁均对称开设有相互适配的螺纹,所述螺母通过螺纹在连接杆的外表面转动,且螺母的上端与支撑柱的下表面相挤压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与转动连接后的固定块和螺栓相互适配,且泡沫垫通过转动连接后的固定块和螺栓以及限位槽从而与支撑柱相卡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橡胶垫的内表面贴合内衬软管的外表面,然后通过充气嘴将气囊的内部充满气体,使得气囊完全舒张,再将气囊的内表面贴合橡胶垫的外表面,再将泡沫垫的内表面贴合气囊的外表面,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橡胶垫的内径等于内衬软管的外径,气囊的内径等于橡胶垫的外径,泡沫垫的内径等于气囊的外径,使得橡胶垫更好地贴合内衬软管,气囊更好地贴合橡胶垫,泡沫垫更好地贴合气囊,橡胶垫、气囊和橡胶垫通过自身的弹性缓冲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内衬软管,避免内衬软管运输牵引至待修复供水管道附近位置前,在运输牵引途中发生褶皱、扭曲、破损等情况,进而导致内衬软管无法正常使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台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插接柱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橡胶垫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内衬软管;2、连接台;3、插接柱;4、橡胶垫;5、万向轮;6、插接孔;7、连接杆;8、限位槽;9、支撑柱;10、螺母;11、固定块;12、螺栓;13、充气嘴;14、泡沫垫;15、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包括内衬软管1和连接台2,内衬软管1的外表面贴合有橡胶垫4,连接台2的左右两侧上端前后均对称插接有插接柱3,连接台2的左右两侧上端前后均对称开设有插接孔6,连接台2的底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插接柱3的外表面插接有支撑柱9,支撑柱9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8,支撑柱9的左右两端均对称插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端外表面转动安装有螺母10,橡胶垫4的外表面贴合有气囊15,气囊15的前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充气嘴13,气囊15的外表面贴合有泡沫垫14,泡沫垫14的外表面上下前后四个位置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栓12。
[0019]参阅图4,橡胶垫4的内径等于内衬软管1的外径,气囊15的内径等于橡胶垫4的外径,泡沫垫14的内径等于气囊15的外径,使得橡胶垫4更好地贴合内衬软管1,气囊15更好地贴合橡胶垫4,泡沫垫14更好地贴合气囊15,橡胶垫4、气囊15和橡胶垫4通过自身的弹性缓冲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内衬软管1。
[0020]参阅图1

3,支撑柱9的长度等于连接台2上端凹槽的长度,插接孔6与插接柱3相适
配,支撑柱9的两端中心位置均开设有与插接孔6的槽孔,且支撑柱9通过插接柱3依次穿插插接孔6和槽孔与连接台2相卡接,方便使用者安装拆卸,有利于增强装置的便捷性。
[0021]参阅图3,支撑柱9上表面两端均对称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杆7相适配的连接槽,且支撑柱9上下之间通过连接杆7插接在连接槽内部从而相互连接,进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
[0022]参阅图3,连接杆7的底端外表面和螺母10的内壁均对称开设有相互适配的螺纹,螺母10通过螺纹在连接杆7的外表面转动,且螺母10的上端与支撑柱9的下表面相挤压贴合,有利于增强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0023]参阅图1

4,限位槽8与转动连接后的固定块11和螺栓12相互适配,且泡沫垫14通过转动连接后的固定块11和螺栓12以及限位槽8从而与支撑柱9相卡接,通过限位槽8的限位作用,防止在运输内衬软管1的过程中,装置的内部产生晃动。
[0024]工作原理:使用者通过将橡胶垫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包括内衬软管(1)和连接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软管(1)的外表面贴合有橡胶垫(4),所述连接台(2)的左右两侧上端前后均对称插接有插接柱(3),所述连接台(2)的左右两侧上端前后均对称开设有插接孔(6),所述连接台(2)的底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所述插接柱(3)的外表面插接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支撑柱(9)的左右两端均对称插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外表面转动安装有螺母(10),所述橡胶垫(4)的外表面贴合有气囊(15),所述气囊(15)的前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充气嘴(13),所述气囊(15)的外表面贴合有泡沫垫(14),所述泡沫垫(14)的外表面上下前后四个位置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4)的内径等于内衬软管(1)的外径,所述气囊(15)的内径等于橡胶垫(4)的外径,所述泡沫垫(14)的内径等于气囊(15)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武阳沈强男林小弟沈胜男陶蓉陶三坤莫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顺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